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7篇
地球科学   2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韩国是连接黄海和日本海重要的通道口,其地理位置有着特殊的地缘作用。中韩关系的发展对于保障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防安全、地缘战略政策的实施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事件数据分析法对2006—2017年中韩双边关系事件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归纳出两国双边关系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对中韩双边关系发展的建议与展望。结论表明:①2006—2017年,中韩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波动调整阶段和波动下滑阶段;②中韩双边关系受国家综合实力和权力优势的改变、韩国领导人的政治倾向与对外政策、地缘作用、域外大国的干涉、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③中韩两国应积极加深中韩间的复合依赖关系、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基于均势秩序建立多边合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2.
基于SBM模型的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也出现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制约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提高海洋产业生态效率。文章以海水养殖排污总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SBM模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2006—2015年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波动式下降趋势;沿海各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差异显著,且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沿海各地区的海洋渔业生态效率水平可分为高效型、中效型和低效型3个类型,其中广东省和江苏省从中效型下降至低效型,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生态恢复滞后性。  相似文献   
6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发展格局演变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是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新兴驱动力,对提高发展质量至关重要。研究使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中国沿海1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06?2014年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结合核密度估计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再从投入规模和创新效率2个维度,划分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类型区。结果表明:① 从效率变化角度来看,2006?2014年间研究区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小幅增长,但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地区之间效率差异先缩小后扩大,最终形成以辽宁、上海、广东三地为主的北、中、南三方向的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核心。② 从海洋科技创新投入规模和创新效率双维度综合来看,进一步将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划分成 4种类型:引领区(广东、上海、辽宁)、追赶区(广西)、突破区(天津、山东、福建、江苏、浙江)、落后区(河北、海南)。  相似文献   
64.
中国海洋观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海洋观内涵,阐述不同时期中国海洋观的特征;结合世界海洋发展的潮流,联系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强调更新海洋观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新海洋观应该具备的特征.  相似文献   
65.
大连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港口物流和港口经济对腹地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促进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利用港口这个切入点发展腹地经济以及如何发展港口物流业来提升港口竞争力已成为各大港口的重要课题.文章利用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物流竞争力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大连港物流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大连港物流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基于产业体系的辽宁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是实现沿海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基于产业体系角度,总结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指出育苗业、海水增养殖业、水产加工业、海盐业及盐化工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滨海造船业、滨海旅游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并指出海洋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的核心是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加快辽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培育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7.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物流绩效评价对于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评价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可以应用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在总结国内外对于物流绩效的指标选择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我国物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沿海十一个省、市物流业的绩效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给出了其物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数值,建立了一个可以应用的物流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8.
承载力研究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关于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以及区域等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量方面.从海洋可持续发展角度,借鉴有关承载力研究的部分成果,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海域承载力的内涵、研究内容以及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展开海域承载力研究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69.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集装箱运输作为对世界杂货运输的一场革命,实现了运输的全球化、信息化、高效化和门对门。港口作为联接集装箱海向腹地和陆向腹地的重要节点,在整个集装箱运输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集装箱运输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集装箱港口功能的分异,即枢纽港与支线港的分离。本文在论述了世界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世界集装箱枢纽港的成长模式,并探讨了中国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0.
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以及海洋产业空间集聚的变动趋势。得出以下结论,90年代前半期,我国海洋经济的相对地区差距缩小,后半期有所扩大。90年代多种海洋产业在同一地区的空间集聚减弱。其中,1995年到2000年多种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加剧。我国海洋经济地区差异与多种海洋产业的同一空间集聚表现为相同的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