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7篇
地球科学   2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大连在“十一五”时期的集装箱吞吐量,并对影响集装箱吞吐量的集装箱枢纽港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2.
扩大海水在工业上直接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是缓解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工业集中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直接利用海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海水在工业上直接利用的前景,并为工业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本文述了加速大东港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大东港建港优势和港口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速大东港建设与发展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54.
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沿海城市作为快速经济发展地区又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人口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文章以大连市作为研究空间,以研究大连人口素质的状况为基础,依据课题研究数据把大连市人口素质状况与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发现大连人口素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5.
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威胁论”的大肆渲染,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在21世纪这个海洋世纪里,开发海洋的战略决策早已在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各界产生影响并得到初步实施。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海洋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文章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等角度尝试分析海洋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认为“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有着深厚的海洋文明的积淀;未来可能愈加尖锐的海洋权益之争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挑战,也是中国表现其作为正义和平力量,热爱和平、要和平崛起的决心的机会;海洋经济对经济外交这一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途径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大连市是辽宁省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但区域内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标准差及变差系数分析发现其绝对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增长的特点。本研究以大连市区域为研究范围,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层次,较发达区域包括旅顺口区和金州区;中等发达区域包括甘井子区、中山区、西岗区;初等发达区域为瓦房店市;欠发达区域包括长海县、庄河市、普兰店市、沙河口区。  相似文献   
57.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布局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目前物流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增长点 ,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在简述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 ,详细地探讨了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与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和历史进程 ,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具体特点 (包括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和与国外的差距等方面 ) ,并同时从总体格局、东中西部差距、南北方差异、城乡差异和发展趋势等五个方面具体讨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布局现状和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布局现状 ,提出了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8.
海洋地缘政治探讨国家政治活动与海洋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大的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本文构建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化分析框架,探讨人海关系要素构成和国家与海洋互动机制,梳理中西方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进路径、内容构成和阶段特征。国家意志和需求、国家文化基因、技术变革是驱动国家与海洋关系互动的主要因素,中西方国家在人海关系演化过程中均呈现“以陆涉海,以海养陆”“以陆拓海,以海通陆”“以海制陆,海陆冲突”“陆海统筹”等阶段性特征。现实主义与和合主义、冲突扩张与消极保守、全球视野与华夏中心在中西方海洋地缘政治思想演变中形成鲜明对比。未来中国需把握好批判继承和改造借鉴的辩证关系,形成海洋命运共同体范畴下的海洋地缘思想集合,丰富中国海洋地缘政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9.
韩增林  赵启行  赵东霞  管敦颐 《地理研究》2019,38(12):3025-3037
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格外重视,尤其在“新东北现象”出现后,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选取东北三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显著的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2000—2015年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东北振兴以来,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逐渐加深,呈现高水平耦合发展趋势,但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变动,中度失调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基本协调的区域有所下降,且耦合不协调地区以省内陆边界地带为主;耦合度增强、协调度降低的县市具有共同的特征,人口与经济变化不同步,人口综合指数一直下降,而经济综合指数却有增有降,也是导致地区失调的主要原因;辽宁省人口与经济既耦合又协调的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圈层+轴线”的空间结构,其中圈层是指以沈阳、鞍山、大连的三圈层结构(由中心向周围递减),且离中心地区越远,其耦合协调水平越低;轴线结构是处于哈大高铁线路上的沈大城市走廊,形成一条较明显的“梯度轴”。  相似文献   
60.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高龄人口比重等指标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东北地区县域老年人口高龄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 10 a间高龄化水平升级的态势明显,高龄化区域呈蔓延式扩散。高龄化在省级行政区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10 a间高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县际间高龄化呈现较强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高龄化的空间格局具有以热点区为中心,逐渐向边缘区过渡的“中心-外围”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高龄化是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继承性和迟滞性的体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是影响高龄化空间分异的基础性因素,可以引导和制约高龄化空间分异的程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