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科学   1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嘉黎断裂是青藏高原南部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代表了北拉萨地块和中拉萨地块之间的构造界线。关于嘉黎断裂的构造性质和演化过程等仍存在争议,其不同期次构造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详细的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以嘉黎断裂古乡—通麦段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该断裂带不同期次变形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基于新获得的不同方位断层面与擦痕特征等资料,恢复和计算该区的不同期次应力场及方向,并据此解析该区的多期构造叠加关系,探讨嘉黎断裂在不同应力场下的多期活动特征以及相关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和大地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嘉黎断裂对拟建铁路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嘉黎断裂晚新生代以来仍有活动迹象,并具有多期构造叠加特征,从早到晚依次为左旋走滑(D1)、正倾滑(D2)和右旋走滑(D3)。嘉黎断裂作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重要的变形调节构造,其多期活动性质反映了地块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的转换过程,这对认识青藏高原南缘的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东南极地盾(克拉通)中的太古宙陆核主要分布在面向印度洋扇区的内皮尔山、南查尔斯王子山、赖于尔群岛和西福尔丘陵,在面向澳大利亚、非洲和太平洋扇区只零星出露。这些古陆核被早元古代—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所分割,它们具有不同的早期演化历史和后期改造过程,并且产于不同扇区的陆核与相邻冈瓦纳陆块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对东南极古陆核开展系统的冰上和冰下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查明太古宙岩石(物质)的时空分布、岩石成因、源区性质、构造属性及其变质改造历史,进而构建东南极古大陆从初始成核到最终聚陆的历史框架,这将弥补地球早期演化研究领域的南极短板,同时也必将促进地球早期演化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犯罪行为的聚类及热点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劫和入室盗窃犯罪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最长见的违法行为,而这两种违法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抢劫行为主要发生在市中心、CBD和商业中心的人群、商铺密集区域,而入室盗窃则多发生于生活社区及其周边地带。然而,想要防范这两种犯罪行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对,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准确合理的警力部署。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警察局针对该市抢劫和入室盗窃犯罪行为高发的情况,需要针对具体分析结果对于警力进行部署,主要针对徒步巡逻和是否需要对住户进行入户警示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具体部署。本文中使用的分析方法为紧邻层空间聚类分析(NNH)和针对犯罪的空间和时间分析法(SPAC),分别对林肯市入室行窃和抢劫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尝试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以便给出更加科学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64.
某水电站进口侧山体边坡岩体为完整性较差的中--薄层状灰岩,岩体中主要发育3 条断层、1 组岩脉和4 组优势节理,严重影响了该山体边坡的稳定性。根据结构面分布,采取块体理论搜索边坡上的关键块体,通过赤平投影法找出边坡上所有的非空裂隙锥,将这些非空裂隙锥与临空面组合,从而获得所有可动块体; 利用矢量法计算不同运动形式下块体JP 编号、净滑力即可获得关键块体。结果表明: 该水电站引水洞进口侧山体边坡有4 块关键块体( JP 编号为00010111、00110111、10110111、 10111011) ,为该边坡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原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最显著断裂带之一,记录了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信息。在详细的构造测量基础上,初步提出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古构造应力场序列,反演了其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详细构造解析表明,海原断裂带新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历史阶段,即始新世-中新世NWSE向构造伸展与沉积盆地发育、中新世晚期-上新世NNESSW向构造挤压与海原断裂带右行走滑活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NESW向构造挤压与强烈褶皱逆冲活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ENEWSW向构造伸展与断陷盆地发育、全新世以来NESW向构造挤压作用与断裂带强烈左行走滑活动。变形分析表明海原断裂带现今地貌格局主要缘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NESW向强烈逆冲活动,后期ENEWSW向构造挤压作用导致断裂走滑活动,并改造了局部地貌,主要表现为沿断裂带发育一系列第四纪小型拉分盆地。该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演化提供了具体构造证据。  相似文献   
66.
陈龙  楚锡华  张明龙  徐远杰 《岩土力学》2013,34(11):3306-3314
基于CLoE与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数值模拟了平面应变条件下Hostun砂的应变局部化现象。从侧向压力和初始缺陷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模型所预测应变局部化的产生及演化模式。结果表明:(1)两种模型均能反映Hostun砂刚度随着侧向压力提高而增大的现象。(2)相比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CLoE亚塑性模型所得出的应变局部化形态与试验结果更加一致。(3)CLoE亚塑性模型能够反映随着荷载增加,砂的体积先膨胀后缩小的特点。(4)相比Gudehus-Bauer亚塑性模型,CLoE亚塑性模型所得到的应变-应力曲线能够更明显地反映应变局部化带中单元的软化现象。(5)CLoE亚塑性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由初始缺陷导致的不均匀应变。总的来说,所得的数值结果表明,CLoE亚塑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侧向压力和初始缺陷对应变局部化的影响,在模拟应变局部化现象方面较Gudehus-Bauer更有优势。然而,现有CLoE亚塑性模型无法考虑孔隙比,也未包含颗粒材料内尺度变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7.
今天,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会议,专题部署开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专项行动,这是国土资源系统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很及时、很重要。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王辉忠副书记、黄旭明副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68.
辽北清原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是研究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典型地区之一.研究区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背景对认识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清原夏家堡地区辉长苏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辉长苏长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163.8±2.4)Ma),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期((169.9±2.2)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期(169.9~167.3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辉长苏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低硅、富铝、高镁及较高的Mg#,弱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Es),Eu呈微弱的正异常或无异常;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硅、铝和全碱含量,具有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Sr/Yb值较高,Eu具弱的负异常,富集LREEs和LILEs(Rb、K、Ba等),亏损HFSEs(Nb、Ta等).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长苏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的原始岩浆应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所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  相似文献   
6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消融加剧,冰舌后退,冰川泥石流加剧。扎墨公路是目前通往西藏墨脱的唯一公路,公路必经的嘎龙曲发育藏东南地区典型的海洋性冰川泥石流,针对嘎龙曲冰川泥石流的物源特征,经现场调查得出,嘎龙曲冰川泥石流物源类型有冰碛物物源、崩塌型物源以及沟道堆积型物源三类,总结分析了三种物源类型的分布特征和启动模式。通过建立物源计算模型,定量计算嘎龙曲沟域内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固体物源动储量为366.28×104 m3,其中冰碛物物源为主要的动储量物源,物源补给特征在藏东南海洋性冰川发育区域具有一定代表性。嘎龙曲沟域内水动力分布的不均一特性决定了物源启动参与泥石流活动的不均一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水动力条件的增强,嘎龙曲冰川泥石流对扎墨公路的危害会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采用全站仪配合轨检仪进行高速铁路道岔精密测量的方法.采用误差传播定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测量道岔区轨道各项参数的精度情况.以某客运专线高速道岔测量试验的数据,证明了本文介绍的方法确实可行,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高速铁路道岔测量的精度要求,对目前高速铁路道岔测量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