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科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雪灾是青藏铁路及其沿线地区所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对其风险等级进行科学评估,是制定应急方案、确保青藏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历史雪灾数据和铁路相关数据,选择27项指标构建青藏铁路及其沿线的雪灾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对青藏铁路沿线积雪雪灾、雪崩雪灾和风吹雪雪灾的致灾危险性、铁路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高风险区分布在唐古拉-安多路段,雪灾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天峻-乌兰、五道梁-安多等2个路段,雪灾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宁-天峻、德令哈-格尔木和那曲-拉萨等3个路段。从整个青藏铁路沿线来看,青南高原路段是青藏铁路沿线雪灾综合风险等级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42.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解算位系数的最小二乘配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在恢复地球重力场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空间扰动位协方差函数特性,得出卫星重力梯度数据与引力位系数的相关协方差函数。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法,最终推导出由重力梯度数据直接解算引力位系数的函数表达式,并简要分析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随着单位制度的逐步瓦解,传统单位社区也随之转型,其居民属性也发生巨大改变,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也发生相应变化,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传统单位社区的改造相应滞后,与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有着较大差别。根据西宁城区7个典型传统单位社区的723位就业居民通勤问卷调查数据,对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仍以短时间、短距离、低机动化为主;(2)不同类型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存在差异;(3)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及居民属性能够反映传统单位社区转变进程。  相似文献   
44.
<正>石笋δ~(13)C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不同的洞穴甚至同一洞穴的石笋δ~(13)C值其变化趋势也存在很大差异。石笋中C可能的来源包括大气CO_2,土壤生物来源的CO_2(主要来自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碳酸盐岩(石  相似文献   
45.
可以精确定年和高分辨率采样的岩溶洞穴沉积为解释一些气候事件的详细变化过程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准确了解气候事件的驱动机制,为预测今后的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科学参考.在中国季风区,基于岩溶洞穴沉积的夏季风气候重建发现对应于北大西洋地区的D/O事件,夏季风也呈现出显著加强[1],即后来所称的ASMI(Asian summer mo...  相似文献   
46.
盐岩流变损伤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盐岩单轴流变-声发射试验,分析了流变3个特征阶段与声发射事件数的对应关系,并基于Weibull分布构建了声发射事件数随加载时间的关系式,进而获得了损伤变量的演化关系式。对盐岩流变-声发射试验及流变-超声波试验数据拟合分析表明,该损伤变量表达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进一步对损伤表达式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形状参数、尺度参数对损伤值的影响规律。引入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损伤理论,构建了基于损伤的Abel黏壶本构关系,通过替代西原模型中Newton黏壶的方法,求解获得了盐岩分数阶流变本构模型。由盐岩单轴流变试验曲线拟合分析可知,分数阶流变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盐岩流变的3个特征阶段,尤其是加速流变阶段,且验证了西原模型为分数阶流变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47.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滴哨沟湾剖面全新统(DGS1层段),结合微量元素与测年分析结果,探讨了该地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结果表明,P、V、Cu、Zn、Sr、Ni、As、Cr、Pb属于易迁移-较稳定元素,其含量在沉积相中主要呈现为古土壤< 沙丘砂 <湖沼相,Co、Rb、Nb、Ba、Cl、Zr属于稳定-惰性元素,主要呈现为古土壤 >沙丘砂 >湖沼相,说明沙丘砂是冬季风主导下的沉积,古土壤和湖沼相是夏季风主导下的沉积.以Rb和Sr两种元素在垂向上峰谷交替的变化特征为依据,将DGS1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分为升温期(11 000~10 130 a B.P.)、大暖期(10 130~6 590 a B.P.)、降温期(6 590~3 760 a B.P.)和寒冷期(3 760~0 a B.P.)四个阶段,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以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石笋δ13C变化的影响因素复杂,但在大多数报道中地表植被仍被认为是影响石笋δ13C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已发表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及川东北地区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石笋δ18O-δ13C数据,特别是Heinrich事件中石笋δ18O-δ13C的表现,指出地表植被不一定是影响石笋δ13C变化的主要因素,洞穴水文(如地下水流速、滴水速率、水文化学,等等)的变化可以解释通常观察到的石笋δ13C变化.植被变化的效应可以叠加在洞穴水文变化的效应上.洞穴系统的水文变化复杂性可能是造成石笋δ13C变化呈现较复杂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珠江口伶仃洋是中国重要的海湾之一, 其水体的悬浮泥沙质量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在枯季受潮汐过程影响显著, 是研究潮汐对SSC变化影响的理想区域。高分四号卫星(GF-4)是我国第一颗超高时空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50m, 最大时间分辨率可达20s, 在研究一日之内的SSC变化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利用过境珠江口伶仃洋的GF-4卫星L1A数据并结合2020年1月的航次数据, 反演得到该海域表层SSC数据, 分析得到了伶仃洋表层SSC在潮汐周期不同阶段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伶仃洋海域的SSC整体呈近岸高于远岸、西岸高于东岸的分布趋势。涨潮时, 共有4个高SSC分布区, 平均SSC呈降低趋势且悬沙有向湾内移动的趋势; 在停潮末—涨急—涨憩过程中, SSC先略微降低后显著降低。落潮时, 共有7个高SSC分布区, 平均SSC呈增长趋势且悬浮泥沙有向外海方向移动的趋势; 在平潮末—落急—落憩过程中, SSC先显著增大再变缓最后呈负增长趋势。SSC变化受水平方向上的挟沙作用、垂直方向上的再悬浮过程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50.
正从1946年全球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存储和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越来越为依赖的重要资源,全球信息化产生的海量数据,使人类面临巨大挑战。而与计算机发展时代同步,地理学研究经历了从描述到建模、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尤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凭借地理学在区域性和综合性上的独特优势,地理学家大规模参与了全球变化的研究,尤其是地理学遥感、定点观测等方面,其产生的海量数据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