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9篇
地球科学   115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综合分析地震学、地球物理学资料及地壳深部构造信息,对北天山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价。作为研究的数学基础采用了对正交归一函数系统进行多维随机抽样的定量分析方法。最后对分析结果的成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0年和1999年两期TM/ETM 遥感数据,运用遥感分类中的监督分类方法,全面分析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阐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93.
和田河流域棉蚜大发生原医及防治与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和田河流域棉蚜越冬基数、气候条件、作物布局及发育期、防治措施、品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棉蚜大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与棉蚜大发生关系十分密切,作物布局及发育期和防治措施也是棉蚜泛滥成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棉蚜防治的各项技术措施与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4.
2005年11月哈密暴雪天气 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2005年11月18日凌晨至20日,哈密出现罕见暴雪天气过程,此次降雪强度大,范围集中,南部大,北部小。利用NCEP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此次哈密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动力和热力的诊断分析,并利用Q矢量及螺旋度方法作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西部高压脊东移发展,引导萨彦岭低涡东移南压,移入哈密地区,造成哈密暴雪天气。(2)萨彦岭低涡是一较深厚系统,是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上升气旋性涡柱,为暴雪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机制。(3)冷暖平流交汇,增强了斜压性,有助于低涡的发展加强。冷平流对锋生起到重要作用。(4)Q矢量辐合区及螺旋度正值区与低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哈密降雪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5.
在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基本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特性建立了多年综合及相邻流量测次累积面积百分数与累积流量百分数相关曲线法不同的部分流量权重系数借用方案。经实测资料检验输沙率与流量异步施测法的计算误差符合《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精度要求,能满足悬移质泥沙测验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6.
对北天山地区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_S6.2地震周边300 km范围内跨断层精密水准资料进行分析,运用二倍均方差对异常进行判定,计算出2012~2016年断层的趋势累积率Dc,认为地震前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应力积累、加速运动、尖点突跳等中短期前兆异常,地震发生在形变异常显著及断层形变趋势累积率高值区域。  相似文献   
97.
在1997年进行超新星巡天时,北京天文台发现了四颗处于极大期的激变变星,本文给出了它们的位置、观测参数以及证认图和光谱图  相似文献   
98.
对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如何区分气象因子和土壤物理特性对地温的影响感到因难。本文通过实例证明,至少在英国,后者的影响和前者相比是次要的;其次的难题是所能得到的多数土壤温度资料是09时(世界时)的定时记录。本文指出,仔细考虑所能得到的有限的连续观测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难题。最后文章指出,在夏天,土壤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大辐度的下降(比气温降得快),在冬天,地温随海拔的升高降温减慢,有时甚至增温,多数情况下,比气温降温小,这些重要的现象,认为可以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99.
约30年来,杰弗瑞斯一布伦(J-B)时距曲线被认为是最准确的标准时距曲线.但观测到的地震波走时在3—4秒时很少与J-B时距曲线所给定的值一致.在地震工作者中就爆破和地震所观测到的地震波走时不同的原因进行过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走时之所以有差别是由于爆破时观测的精度较高所致.为了提高时距曲线的精度,也就是建立全球平均状态的时距曲线,必须考虑不同震中区的速度特点.而J—B时距曲线所利用的地震大多属于太平洋地震带,不能作为全球的平均值.1968年得出的时距曲线虽然用了278个地震和13个爆破的资料,但时距曲线在纵坐标中的位置是根据美国中部地区和上地幔构造模型确定的,因此,也不能作为全球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00.
引言自化石记录中承认迭层石以来,迭层石在生物地层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早期的研究者,例如霍尔(Hall,1883)、沃尔科特(Walcott,1914)和芬顿兄弟(Fentons),使用双重命名法来记述迭层石,并出版了古生物资料。早期的研究,例如沃尔科特对于迭层石中保存藻类化石的研究,布莱克(Black,1933)对巴哈马斯(Bahamas)地区现代藻层(mats)的研究,都证明了藻类在造成有机沉积构造中所起的作用。布莱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