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科学   12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BRDF大气影响订正环的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文 《遥感学报》1998,2(1):10-12
定量遥感要求对星载或机载遥感数据进行大气影响订正。精确的大气订正则需要知道下垫面的方向性反射(或辐射)特征,而这正是定量遥感所要知道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为了解开这个死结,MODIS可见/近红外产品采用了考虑地表BRDF的迭代订正。然而迭代订正的收敛性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胡宝新等用大量的模拟来表明该算法的收敛性,但模拟很难耗尽各式各样的可能情况。本文旨在从理论上研究该订正环的收敛性并阐明收敛的条件。  相似文献   
52.
一种建筑物只能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博艳  刘强  李小文 《测绘学报》2013,42(2):290-303
建筑物聚类是大比例尺地图自动制图综合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Gestalt原理的邻近性、相似性等,采用建筑物重心、建筑物间的距离、建筑物与邻近线状地物要素间位置关系等参数描述建筑物。本文提出的建筑物智能聚类方法包含两个连续的步骤:首先计算建筑物的描述参数,利用SOM网络的聚类能力,进行建筑物的初步聚类;然后,利用SOM竞争层行列扫描的方法,对初步聚类的建筑物类簇进行精确划分,获得满足建筑物聚类的全局和局部约束条件等制图要求的建筑物聚类群组。  相似文献   
53.
不同下垫面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孔径闪烁仪是近年兴起的测量大尺度(500 m~10 km)地表通量的仪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分别于2002年、2004年在北京昌平小汤山开展了大孔径闪烁仪短期观测实验, 2006年6月又在北京密云建立了长期观测站。利用这些数据, 对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闪烁仪光径高度和风速是影响观测显热通量的关键因子。当地表粗糙元的高度变化相对于光径高度不可忽略时, 零平面位移需要精确确定。波文比在湿润地表需要准确确定, 而气温、气压和动力学粗糙度则为不敏感因子。计算中所需的大气稳定度可用理查孙数判断, 也可借助日出日落时间或净辐射观测值确定。稳定条件下的普适函数目前无统一表达式, 可采用仪器说明书推荐的函数。通过几个站点闪烁仪观测显热通量与涡动相关仪测量值的比较表明:大孔径闪烁仪在均匀和非均匀地表都能得到合理的显热通量观测值。  相似文献   
54.
SARS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春SARS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与蔓延,情况非常危急。全国集中力量对SARS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传播模型、应急反应系统等展开研究。综观此次SARS的传播,除有以往流行性疾病传播的一些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远距离跳跃式传播。这是以往以及目前针对SARS建立的点源扩散模型无法单独解决的。因此提出建立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以交通工具为一尺度,建立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内的SARS传播模型,另以此为基础,建立沿交通线这一尺度上的有人员流动的空间传播模型,建立二尺度的“飞点”传播模型,模拟交通工具内SARS传播的主要影响因子,SARS疫区对非疫区疫情的影响效果,为SARS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5.
2003年春SARS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与蔓延,情况非常危急。全国集中力量对SARS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传播模型、应急反应系统等展开研究。综观此次SARS的传播,除有以往流行性疾病传播的一些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远距离跳跃式传播。这是以往以及目前针对SARS建立的点源扩散模型无法单独解决的。因此提出建立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以交通工具为一尺度,建立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内的SARS传播模型,另以此为基础,建立沿交通线这一尺度上的有人员流动的空间传播模型,建立二尺度的“飞点”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56.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及其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应用NOAA-AVHRR数据,在用条件植被指数、条件温度指数和距平植被指数进行年度间相对干旱程度监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概念,它适用于监测某一特定年内某一时期(如旬)区域级的相对干旱程度。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定义既考虑了区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又考虑了在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相同条件下土地表面温度的变化。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2000年3月下旬干旱的监测结果表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能较好地监测该区域的相对干旱程度,并可用于研究干旱程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对干旱的监测结果与用土壤热惯量模型反演的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7.
地物二向性反射几何光学模型和观测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物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RDF)及共数学模型,讨论了BRDF的某种特定子集与地物结构的某些重要特征之间的关系,即地物结构的方向描述BRDF的方向谱,作者选择并定义了信息量最为丰富的两个子集。即主平面子集和主锥面子集。还介绍了观测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8.
高光谱与多角度数据联合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混合像元问题是定量遥感的主要障碍之一。将混合像元问题归结为类内与类间像元混合两类,并对类内混合像元分解问题加以研究。混合像元分解的关键在于确定组分光谱,确定组分光谱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方法基于以下假定,即从图像本身可以找到纯组分光谱,然而这一假定对于类内混合像元分解问题来说很难成立。提出采用高光谱与多角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几何光学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类内混合像元分解。即首先利用多角度数据反演几何光学交互遮蔽(GOMS)模型获得组分光谱,再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组分光谱分解。由于该方法直接从混合光谱产生的机理出发,因而更容易获得真正的亚像元信息。为减小反演误差,反演过程中采用改进的多阶段的反演策略,并充分利用多角度图像本身提供的先验信息。用BORE—AS试验获取的高光谱与多角度数据所作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分解结果。  相似文献   
59.
SARS疫情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对于控制SARS疾病扩散与传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得病后入院时间”与“隔离措施强度”对于SARS疫情态势发展,具有很大的敏感性与相关性,其中得病后的患者几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疫情的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动力学模型,对北京的SARS疫情进行分时间段的模拟与SARS实施控制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3—04—20以后一段时间内实行的各种控制措施,以及5月1日—5月5日的长假对于北京SARS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而4月27日左右北京市社会上未得到有效控制的SARS病人数达到高峰,是最危险的时期。5月20日以后,北京的SARS疫情基本保持在低发的平台期,但是如出现较多的外来SARS病例输入,而内部隔离强度又减弱、社交活动增加等情况下,北京SARS疫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与反弹。  相似文献   
60.
一种简单加入空间关系的实用图像分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遥感应用中关键的一步。为了提高分类的精度,一方面是对光谱信息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入新的信息源,即进行多源数据处理,并加入地学知识,尤其是对空间信息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地学知识的复杂性及空间信息利用的难度以及数据源的限制,尚无公认的实用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加入空间关系的分类方法,在没有其它数据源的情况下,利用空间关系特性,在分类中构造两个空间关系波段,实现空间约束,部分消除仅依赖光谱数据分类而引起的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造成的分类错误。简单实用,同时也验证了空间关系在分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