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科学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筛分水平浓度法的洞庭湖沉积物质量基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 2015年调查获取的129个洞庭湖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生物的调查数据,应用筛分水平浓度法初步探讨了洞庭湖沉积物几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推荐值.结果表明,洞庭湖沉积物砷(As)、镉(Cd)、铬(Cr)、铜(Cu)、铅(Pb)和锌(Zn)含量均值为17.2、2.63、56.9、32.4、38.4和96.3 mg/kg(DW);筛分水平浓度法获取的洞庭湖沉积物As、Cd、Cr、Cu、Pb和Zn质量基准分别为11.97、1.13、42.03、19.17、23.63和67.54 mg/kg(DW).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指定的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以及本地区采用其他方法推导的重金属基准推荐值进行比较,推算出本研究获取的6种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对于洞庭湖流域,不同方法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具有可比性.然而,鉴于用于推导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数据采集涉及的区域较为有限,且除了重金属污染外,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的因素较为复杂,导致获取的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推荐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2.
皖南地区前南华纪浅变质岩系是江南造山带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本区前南华纪浅变质地层——环沙组和牛屋组所进行的沉积地质学研究,可识别出浊积岩相和深海—半深海相沉积,两者均属活动类型沉积建造。进一步的沉积相序研究表明,环沙组沉积环境总体反映出浅—深—浅—深的沉积变化,牛屋组沉积环境总体反映出由深变浅的沉积变化。对发育于环沙组和牛屋组上段的小型斜层理进行测量,经水平校正后两者古流向都指向北,证明其物源都来自南方。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环沙组物源构造属性为岩浆弧,牛屋组上段物源构造属性为再旋回造山带。结合侵入牛屋组下段的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推测环沙组沉积于弧后盆地,牛屋组下段沉积于边缘海盆地,牛屋组上段沉积于周缘前陆盆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江南造山带东段本区相应时段的大地构造演化格局。  相似文献   
33.
太阳活动第22周峰年期内,我国组织了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的联合观测研究,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开展了多项电离层观测,见表1,监测太阳活动在电离层中不同高度上的效应。垂测记录的形式为频高图;长波观测中为Loran—c信号的相位和振幅变化。由武昌、天门和安陆三个站组成的台阵,记录了BPM时号的三维多普勒频谱结构,还同时记录了电子总含量(TEC)的变化。 本文讨论SID,主要观测结果列在表2。表2按确认的SFD事件排列。这种记录虽是全天候的从未中断过,但由于短波传播条件的各种特殊变化,不能认为已收入了全部SFD事件。长波观测有少数缺记情况,TEC记录虽未中断,但它的灵敏度低,只能检测大耀斑。表中的耀斑事件也不全,可能漏掉了一些对电离层效应很灵敏的急剧变化的短暂事件。从表2中得出下列主要结论:(1)SFD是一种很好的光耀斑指示器;(2)SPA是X射线耀斑的指示器;(3)出现特强的SFD和SPA,并出现可检测的SITEC常暗示着1—3天内,将出现电离层暴或大尺度TID。由于记录是连续实时显示的,这种观测在日地空间环境监测、预报和研究中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二维GIS和三维场景仿真各自优缺点,提出了通过互响应技术结合两者优点的方法以克服各自的局限性,以灌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实现了二维GIS和三维场景交互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浊流沉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前人对浊流与浊积岩、浊流沉积与浊流相模式的对应关系之间的认识,并对鲍马序列进行重新审视。在海底扇研究过程中,鲍马序列已经不能充分反映浊流沉积的全过程。鲍马序列所反应的沉积模式其实是由碎屑流、浊流、底流等多种形式流体组合和改造后的结果,海底扇沉积模式不能笼统归结为浊流沉积作用的结果。在完善重力流、底流等沉积作用的同时,建立一个与沉积作用相互联系的深海沉积系统,以对深海研究提供更好地指导和预测。  相似文献   
36.
利用SVM-CRF进行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场模型SVM-CRF,它以支持向量机作为条件随机场的一阶势能项,结合了支持向量机和条件随机场的优点。采用AVIRIS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实验,对SVM-CRF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类精度上SVM-CRF优于支持向量机和传统条件随机场模型。  相似文献   
37.
利用多通道地球同步卫星资料,采用多通道阈值、基于晴空合成底图和云图时间序列的阈值和相似检测、有限区域动态阈值检测等方法,运用分步决策思路,对(60°S~60°N、45~165°E)区域内卫星云图分中高云和低云进行云地分离综合处理。经人工判断与自动云地分离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准确率达到90%以上。分析表明,考虑云和地(海)表在不同通道的亮温差异和随时间演变特点,建立并运用多种云地分离方法,有利于云地分离信息量的增加;提出的考虑云系分布时变特性的相似检测法,以及从有云和无云两个角度优先选择高可信度方法逐步检测,有利于云地分离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海域水质对海洋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海水环境评价能够正确反映海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一级、二级模糊评价对防城港湾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该海域的保护区管理和水域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德兴斑岩铜矿田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利  倪培  王国光  朱安冬 《矿床地质》2018,37(6):1168-1178
德兴斑岩铜矿田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斑岩铜矿系统,一直以来,德兴铜矿的成矿过程和成因机制都是矿床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人在德兴铜矿的围岩蚀变、矿化期次、流体特征、成岩年代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其成矿时代仍争议较大。文章首次对矿田内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10件样品中的4件w(Re)极低,模式年龄变化范围大,且误差较大,故不对其进行讨论;其余6件的w(Re)为10.58×10~(-9)~102.59×10~(-9),普通w(Os)较低(0.0054×10~(-9)~0.0113×10~(-9)),w(~(187)Os)较高(0.019×10~(-9)~0.177×10~(-9)),Re/Os比值较高(4406~73 422),为低含量高放射性Os成因硫化物。研究获得黄铁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5.3±2.3)Ma(MSWD=1.04)。因此,德兴铜矿的铜成矿年龄为中侏罗世,综合前人资料,德兴铜矿最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影响下的陆内伸展的地质背景,为陆内环境斑岩铜矿。  相似文献   
40.
本文应用LA-ICP-MS对浙江浦江地区平水群陈塘坞组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获得最年轻锆石峰值年龄为828±3.8 Ma,代表了该套地层沉积时代的下限,结合陈塘坞组凝灰岩中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825.3±8.1 Ma和830±6 Ma,将浦江地区平水群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中期,并置于富阳地区的双溪坞群和绍兴地区的平水组之上。浦江地区平水群主体为一套浅变质、弱变形的海相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陈塘坞组沉积岩骨架颗粒统计结果表明,火山岩屑含量在60%~80%,沉积岩屑含量在10%~30%之间,长石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石英含量很少,呈次棱角状,无分选,磨圆差,显示了近源特征。其物源为岩浆弧,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在850~800Ma之间,缺少1000Ma左右及更老的的碎屑锆石,表明陈塘坞组火山碎屑源于沉积同期的火山岩,同时也说明平水群形成于一个新岩浆弧邻近地区。浦江地区平水群与双桥山群无论在时空上还是构造属性上都显示出配套的弧盆体系特征,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