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利用1997-2006年我国分省区分年度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拟合混合数据模型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开放度等变量后,劳动力质量与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劳动力质量已成为决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外商直接投资技能升级的背景下,区域比较优势已由低成本劳动力转变为高质量劳动力,大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是吸引新一轮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农产业和迁移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同向集中的态势持续强化。利用1982-2010年全国4次人口普查和3次人口抽样调查提供的劳动力就业和省际迁移数据,对省际劳动力迁移机制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前向联系的存在性,即市场进入性引导下的劳动力迁移是中国产业集聚累积循环过程的基本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和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市场进入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度逐渐提升。不仅是迁入地工业品的可获得性,其周边地区工业品的供给规模对迁移决策的影响也日益提高,由此导致了中国工业和迁移劳动力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连片集中。因此,推进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专业化,提高市场进入性,是促进产业地理集中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污染的健康压力时空差异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振  敖荣军  王念  丁启燕 《地理科学》2017,37(3):339-346
构建基于环境污染的人口健康压力指数模型,引入空间集聚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各省区2005~2014年的污染健康压力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5~2014年各省区的污染健康压力指数发生明显下降,省际差异程度有所降低,但“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② 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在宏观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趋势随时间有所弱化。③ 在控制城市化率、人均GDP、人口死亡率、森林覆盖率等变量的条件下,考察时段内各省区健康压力指数变化存在微弱的收敛性,各省区的健康压力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1-2008年中国内地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为衡量技术变化水平的指标,以污染排放指数为衡量排污水平的指标,对技术变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污染排放下降的效果,但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却具有促进污染排放增加的效果.研究认为,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已经凸显环境友好型特征,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工业行业应该谨慎的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以实现技术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技术关联是现阶段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解区域产业动态的重要视角,主要关注产业或产品的终端产出。技能关联在技术关联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劳动力地理学中劳动力流动与职业技能的研究,尝试从劳动力视角揭示知识结构以及区域能力。系统梳理技术关联与技能关联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围绕概念及测度、微观机制、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技术关联与技能关联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同时,探讨了技术关联与技能关联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总体上看,技能关联与技术关联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演化的不同角度,均能反映区域知识数量与质量,技能关联视角一方面有助于解释区域就业技能结构演化规律,另一方面从劳动力技能视角细化了关联性的来源,是现有技术关联研究良好的补充与拓展。因技能关联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研究潜力,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技能关联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