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前者可以形成冰川发育的高山,后者为融冻地貌等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位于流水地貌带与冰缘地貌带的交界地带,滑坡、崩塌、融冻土流是工程沿线的主要斜坡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工程沿线地区泥石流沟数量多、规模小,但流水地貌带内的部分沟谷可能有大型泥石流发生。融冻土流是该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侵蚀产沙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应引起重视。冰缘地貌和流水地貌的交错带部位,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52.
130ka B.P.前后黄土高原东部地区的气候侵蚀事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杰  张信宝 《中国沙漠》1998,18(2):105-110
通过黄土高原塬区、梁峁区和断陷谷区典型沟谷的阶地堆积、侵蚀面及其与之相邻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研究,并结合古气候特征分析,提出倒数第二次冰期冬季风向末次间冰期夏季风过渡期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气候侵蚀事件。沉积特征研究和古气候复原结果表明,此次侵蚀是一次以暴雨为主要动力的快速侵蚀事件。  相似文献   
53.
通过陕甘三县不同坡度坡地和梯地典型地块的作物单产、各项农事活动用工情况的调查统计 ,对“长治”坡改梯工程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效益进行了剖析。坡地改造为梯地 ,土地产出率平均提高 30 .9%。梯地用肥多 ,产量高 ,运量大 ,坡改梯工程不修建田间道路 ,仍采用人工背运输 ,劳动生产率提高有限 ,仅 5 .6 %。修建田间道路 ,采用车辆运输 ,可大幅度提高梯地劳动生产率和坡地人背运输相比 ,梯地架子车和四轮拖拉机运输 ,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 4 5 .2 0 %和 88.5 %。坡地改造为梯地 ,应用地膜覆盖等先进农业技术 ,可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和 2 0°坡地相比 ,分别提高 189.4 %和 73.6 %。  相似文献   
54.
中国湖泊沉积物137 Cs和210 Pbex断代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 Cs和 210 Pbex是湖泊沉积物断代常用的两种核素,沉积物中核素的深度分布,不但随核素的大气沉降量变化,也与流域环境变化和沉积后核素的再分布有关。我国环境复杂,人类活动强烈,137 Cs和 210 Pbex深度分布的非理想曲线常见于我国一些湖泊的沉积物。本文简要介绍了湖泊沉积物 137 Cs和 210 Pbex深度分布理想曲线和断代基本原理,在参阅大量有关中国湖泊沉积物 137 Cs和 210 Pbex断代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 137 Cs和 210 Pbex非理想深度分布曲线的解译和沉积物断代的几个常见问题。主要观点如下: 1)我国湖泊沉积物不存在所谓的1974年和1986年蓄积峰;2)一些湖泊沉积出现的非单峰型 137 Cs深度分布曲线,可能与人类活动或湖流扰动湖泊底泥、流域侵蚀产沙环境变化和 137 Cs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补给等因素有关;3)沉积物中的核素垂向运移,不改变剖面中1963年 137 Cs蓄积峰的位置,不影响其断代标志意义;4)流域环境突发事件引起的沉积剖面中的 137 Cs和 210 Pbex明显异常,是断代的可靠标志等。最后介绍了根据沉积剖面 137 Cs和 210 Pbex总量与本底值对比,求算沉积速率的核素质量平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