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科学   8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年径变差系数CV值具有一种隐蔽效应,有时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河川径流的变化幅度,而这种隐蔽效应是由数学模式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对此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2.
金衢盆地洪水的马尔可夫链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尔可夫链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金衢盆地未来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1997~1998年出现的洪水属于中等年,而1999~2000年出现的洪水则属于偏小年,近期出现偏大或特大洪水的可能性均比较小。  相似文献   
73.
根据在中国登陆热带气旋资料,分析研究热带气旋的复发期。一个地区某一时段N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P和累积次数M在半对数坐标系中呈直线关系。复发期T表示出现一次中心气压P<Pi的热带气旋所需要的时间。在热带气旋长期预测中可作为背景资料参考。如果把它同其它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热带气旋的精度。  相似文献   
74.
中国热带气旋与厄尔尼诺事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利华 《海洋科学》2001,25(9):36-38
根据近50a的实测资料,对中国热带气旋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在厄尔尼诺年,中国热带气旋明显偏少。(2)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中国热带气旋的个数越少。(3)中国热带气旋的强度越大,在厄尔尼诺年出现的机会越少。(4)在厄尔尼诺年,中国热带气旋初次登陆的时间偏晚,终次登陆的时间偏早。(5)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中国热带气旋期的历时越短。  相似文献   
75.
基于模型叠加方法的登陆台风强度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冯利华  骆高远 《海洋学报》2001,23(1):127-132
登陆台风危害极大,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统计表明,地球上台风平均每年造成60亿~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2万多人的死亡.从全球每年发生的台风次数来看,西北太平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3%,因而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沿海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灾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阻碍了灾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研究登陆台风的长期变化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洪水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洪水遥相关因素的研究上,扩大了洪水成因的研究范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洪水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故这些研究往往侧重于单因素分析,洪水成因研究进展缓慢。文章对洪水成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7.
ANN在水文计算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利华 《水文》2001,21(2):35-37
人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整个网络的信息处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一系列优点,因而用它来进行有关的水文计算是可行的.针对水文计算问题,初步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分析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8.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冯利华  黄亦君 《热带地理》2003,23(2):102-104,114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并且客观地确定权数,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因而是生态环境脆弱度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分区和分级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对浙江省义乌市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条解决该市缺水的有效途径是利用雨季有利的降水天气条件,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将水库蓄满,以备旱季使用.为了在既保证水库蓄满水量、又不致产生暴雨洪水灾害条件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出了水库实时蓄水标准的新概念.在水库实时蓄水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义乌市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特征,结合中期和短期的天气预报,判断是否需要对近期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80.
中国登陆台风的时间分维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利华 《海洋科学》2000,24(1):49-50
台风的发生规律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法国科学家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t)通过对自然界中许多复杂现象层次结构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理论──分形几何学(Fractalgeometry)[1]。近年来,分形理论在地貌形态、地震活动和细胞繁殖等方面获得了应用[1,2]。本文拟根据分形理论,对中国登陆台风的发生规律作一研究,以供商榷。1台风的时间分形结构具有分形结构的自然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只有在一定的尺度内和一定的层次中,它才表现出分形特征,其两端都受到某种特征尺度的限制,这个具有自相似性的范围称为无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