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3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利用防城港站1992-2010年的年平均风速及风向、最大风速及风向、极大风速及风向等以及台风、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资料,分析该地区的风参数气候背景,最大风速及风向和极大风速及风向的分布特征;采用伯努利公式、极值I型概率分布拟合等方法.对50a一遇最大风速、50a一遇极大风速、基本风压和阵风风压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富川县虎头测风塔的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富川地区的风能资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数都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大;秋冬季是该地区风能资源利用的最佳时期,夏季次之,春季最差;而白天特别是中午一般是每天资源量最好的时段;该地区的主导风向集中,且最多风向与次多风向完全相反,各风向上的风能分布规律与风向频率分布一致,并且比风向频率分布更集中在主导风向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广东省遥测站资料及MICAPS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一次春季冷空气伴随的海上大风天气过程分析,研究了冷空气过程中地面变压和低层温度平流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地面风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本次海上大风天气过程具有春季强风的2个明显特点:1、“风头(起风时)大、风尾(结束时)小”;2、起风突然、阵风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比白天大.影响系统主要是:200 hPa西风槽、500 hPa南支西风槽、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空气和冷锋系统.温度平流通过变压场作用于地面风场,冷空气伴随的冷平流增强了地面变压场以及变压梯度,进而等压线密集,地面风速加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对广西玉林大容山的风能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其中30m~70m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7.6~8.0m.s-1、396.7~497.0W/m2,30m高度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最大;一年中2~5月、7月和10月是风能资源利用的最佳时期,一天中夜间特别在20~03时是风能资源量最好时段;各高度3 ~25m.s-1有效风时数为7279~7806h;主导风向和风能密度都主要集中在SSE ~S扇区,70m高度风能密度累计频率达61.9%.  相似文献   
15.
胡胜  罗聪  黄晓梅  李怀宇  何如意 《气象》2012,38(3):274-280
应用广东2010年出现的4次暴雨过程的气象资料,检验分析了临近预报系统(SWAN)和华南中尺度数值模式(GZMM)中的定量降水产品对晴雨及不同类型降水的预报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临近预报系统和数值模式在0~6 h范围内的预报能力的交叉点。结果表明:首先,对于晴雨预报,SWAN系统中降水产品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呈现出减弱的趋势,且高分辨(0.02°)产品的下降速度要快于低分辨率(0.12°);GZMM降水产品(0.12°)在1~3 h预报能力逐步提升,在4~6 h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于分辨率同为0.12°的SWAN系统和GZMM模式产品,在第1和第2 h,SWAN产品的CSI评分分别为0.504和0.442,高于GZMM的0.306和0.375,但从第3小时开始GZMM产品CSI评分略高于SWAN产品,表明此后华南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晴雨的预报能力优于SWAN系统,交叉点介于2~3 h。其次,进一步检验了上述产品对弱降水(1小时雨量为0.1~2 mm)、一般性降水(2~10 mm)和较强降水(超过10 mm)的预报能力。对于弱降水,GZMM产品CSI评分在0~6 h维持在0.23,高于SWAN产品,表明GZMM模式对于弱降水的预报能力在整体上要强于SWAN系统。对于一般性降水,在0~3 h,分辨率为0.12°的SWAN产品CSI评分高于GZMM产品;两者的CSI评分曲线的交叉点介于3~4 h,即从第4小时开始,GZMM降水产品预报效果更好。对于较强降水,无论是SWAN系统还是GZMM模式,预报能力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但SWAN系统在整体上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要优于GZMM模式。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28日,日本地震学会在国立奥林匹克青少年综合中心召开了学会大会。会上宇佐美龙夫、高木章雄、乘富一雄3位学者经会员推荐,理事会和评议会讨论批准为新的地震学会名誉会员。现将3位新名誉会员的情况简介如下。宇佐美龙夫宇佐美龙夫于1949年从东京...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2—2013年锋面和暖区强降水过程,利用自动站、Micaps和SWAN雷达拼图资料分析两类短时强降水的雨强及伴随的灾害性大风特征,并针对典型强降水风暴的环境场和雷达物理量特征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暖区强降水过程出现80 mm/h以上超强降水的概率更大,降水极值也更大,但锋面强降水更容易伴随有灾害性大风出现。(2)暖区强降水通常发生在不稳定能量较高的环境场中,湿层深厚,低空暖湿急流输送是重要原因,而锋面强降水过程中,容易受锋面或中层冷空气逆温影响,使得CAPE明显偏小。(3)锋面短时强降水风暴的最大反射率因子更强,核心高度更高,VIL和强回波区VIL密度更大,具有更深厚的强回波核区,平均移动速度也更快;锋面强降水风暴具有强度更大和更为深厚的强回波核心区,决定了此类风暴的对流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的基本建设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近50a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西近岸及海岛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风能资源丰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点;随着全球变暖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