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01篇
  免费   5525篇
  国内免费   3720篇
医药卫生   68446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71篇
  2022年   1627篇
  2021年   2220篇
  2020年   1981篇
  2019年   1238篇
  2018年   1310篇
  2017年   1689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2427篇
  2014年   3139篇
  2013年   3800篇
  2012年   5415篇
  2011年   5871篇
  2010年   4901篇
  2009年   4445篇
  2008年   4569篇
  2007年   4480篇
  2006年   3901篇
  2005年   3314篇
  2004年   2352篇
  2003年   1999篇
  2002年   1616篇
  2001年   1251篇
  2000年   925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8月对3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其中18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减压和后路枕颈内固定术:15例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5例不可复型仅行经口咽前入路减压术。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6~96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上颈段脊髓减压改善率达89.3%。发生颅内感染1例,前路钢板松脱1例。结论:与常规减压方法相比,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减压手术创伤小,操作精细、准确,术中与助手可协同操作。  相似文献   
52.
MPO和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各139例,应用聚合酶链-内切酶片段(PCR-RFLP)方法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MPO和NAT2的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结果 MPO-463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低于对照组,MPO(G-463A)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5,OR=0.505,95%CI=0.325~0.847).NAT2乙酰化表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0,P〉0.05);但NAT2*5 481T等位基因和NAT2*6 590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O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相关,携带MPO(G-463A)突变基因型(GA/AA)个体可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NAT2乙酰化表型可能与白血病的易感性无关,但NAT2*5(C481T)、NAT2*6(G590A)单核苷酸突变频率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 (MDR 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177例MDR PTB患者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89例。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 ,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 ;对照组用链霉素、乙胺丁醇 ,联用药物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 2 1个月。结果 共有 16 1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 ,治疗组 82例 ,痰菌阴转率 83% ;对照组 79例 ,痰菌阴转率 5 8%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病灶显效率 5 0 % ,空洞闭合率 6 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 31% ,对照组为 3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 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经单根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CS)顺行性/逆行性同时心肌灌注(SARC)的效果。方法将离体猪心分别经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或右冠状动脉(RCA)中的1支和CS行SARC,再依次向动、静脉灌注通路内注入磁共振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心肌内造影剂的分布以及对非灌注冠状动脉回流液进行分析,评估心肌灌注效果。结果SARC期间经单根冠状动脉注入Gd-DTPA不但使其支配区域磁共振信号增强,而且其余2根非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域信号也增强(包括右心室游离壁);而SARC期间经CS注入Gd-DTPA只引起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变亮,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和右心室游离壁的信号强度无改变。SARC期间非灌注冠状动脉收集的回流液速度分别为:LAD 10.5~17.7ml/min,LCX 9.7~15.2ml/min,RCA 4.7~7.8ml/min。结论经单根冠状动脉和CS同时灌注可以提供全面均匀的心肌灌注,足以防止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发生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55.
体重指数分级标准应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计算出的体重值应用表的实用价值。方法将身高作为选定变量,其变量值间距为1 cm,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上、下限值,分别乘以身高2(m2),即求出相对应的体重(kg),依此制成应用表。判定时依据身高和实测的体重,对照应用表得出其体重指数分级范围。结果制成并列出以体重值查对其相对应危险值应用表。结论本查对表适用于大规模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能做到自身动态监测,对早期预防肥胖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糖监测的苇要指标,反映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存在贫血、酸中毒、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液透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应用等因素,对HbA1c的测定会造成影响.糖化血清蛋白(GSP)反映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仅受血浆蛋白的影响,几乎不受血红蛋白和EPO治疗等以上因素的影响,且对短时间内的血糖变化更为敏感.将GSP作为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糖监测指标可能比HbA1c更理想.  相似文献   
57.
静脉毒瘾者84例HGV感染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庚型肝炎病毒(HGV)在静脉毒瘾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4例静脉毒瘾者血浆标本。HGVRNA经热变性法提取后逆转录为cDNA,在HGV5′非编码区(5′NCR)设计两对引物进行巢式扩增,产物为238bp,并经限制性内切酶HpaⅡ鉴定扩增产物来自HGV。结果84例中有15例为HGVRNA阳性,阳性率为17.9%。HGVRNA阳性病例中11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1/15)。结论静脉毒瘾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不洁注射是获得HG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8.
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正常组、特布他林组、特布他林十曲尼司特组豚鼠的肺组织β受体最大结合力和解离常数,结果显示:给特布他林后豚鼠肺组织β受体发生明显的向下调节.曲尼司特可预防此向下调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从感染病毒乳鼠脑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和分子克隆技术将扩增到的G2糖蛋白基因插入含CMV启动子的pcDNA3.1/His质粒载体中,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用SDS-PAGE、Western-blot及IFIA方法分别测定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及特异性。结果证明获得正向插入的G2-pcDNA3.1/His重组表达质粒,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6ku,与理论预期大小一致,并且可与汉坦病毒H8205株的腹水抗体起特异反应。表明构建的G2-pcDNA3.1/His重组质粒所表达的蛋白为中国汉坦病毒株特有,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并具有抗原性,重组质粒可应用于汉坦病毒的DNA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60.
38例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6.3%(29/38).神经精神症状缓解率73.7%(28/38),肺部症状缓解率60.5%(23/38).1年生存率31.5%(12/38),2 a生存率10.5%(4/38).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