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6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839篇
医药卫生   1313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998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852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索社区"四位一体"老年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慢性病关爱家园建立的平台,从患者、志愿者、全科医生、专家4个层面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心理干预、知己健康管理和群组干预,对平均血压值、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及满意度与传统高血压管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年的干预,管理组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值从146/94mmHg下降到134/86mmHg(P〈0.01)。高血压规范管理率从管理前的71.3%上升到83.8%(P〈0.01),血压控制率从管理前的63.3%上升到76.6%(P〈0.01),患者满意度从67.0%上升到86.0%。结论: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四位一体"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社区高血压管理各个层面人员的作用,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率及控制率,是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管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92.
卡贝缩宫素是一种合成的具有激动剂性质的长效催产素九肽类似物,用于选择性硬膜外或腰麻下剖腹产术后,以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本文综述了卡贝缩宫素的化学结构、药理毒理、药动学、临床应用、最大耐受量、安全性等,供临床参考,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93.
罗淑华  黄鹏飞  李燕  汪东篱  易政兵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70-1372,1387
目的 分析辖区内沙门氏菌的流行特征及药敏结果,为防治沙门氏菌感染提供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从腹泻病人中分离的47株沙门菌进行菌型分布、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结果 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人群为10岁以下年龄组,其中以鼠伤寒、肠炎沙门菌为流行优势株,除碳青霉烯类未见耐药,其它类抗生素均有耐药,菌株出现多重耐药,耐药与分离病例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是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株,感染趋向低龄化,低龄病例分离菌株耐药趋势严峻,对萘啶酸、四环素、甲氧苄啶及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提示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婴幼儿抗生素的选用,对降低耐药株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商品化试剂盒对8 37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8375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2858例,阳性率34.13%,其中UU阳性患者2 358例(28.16%),MH阳性患者107例(1.28%),UU和MH混合感染患者393例(4.69%);女性患者支原体阳性率为44.63%,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的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感染者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69.42%,其次是左氧氟沙星为38.35%;MH感染者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6.37%,其次是克拉霉素为80,67%;UU与MH混合感染者对克拉霉索的耐药率最高为87.54%,其次是罗红霉素为86.02%.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日益严峻,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定期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气管内上皮样血管平滑肌瘤及术后并发CO2排出综合症的诊断,病理及治疗.方法 报告1例气管内上皮样血管平滑肌瘤及术后并发CO2排出综合症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切开后,裂开气管,切除肿瘤.术后CO2排出综合症治愈,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危重病例而言,有潜在恶性的气管内上皮样血管平滑肌瘤,充分切除后严密观察,是一个合适而经济的选择;长期呼吸困难解除后,可能发生CO2排出综合症,其后果严重,应积极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屏气不佳患者胸部螺旋cT扫描的最佳方案。方法临床检查中出现屏气不佳的患者300例,采用GE公司单排/双排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扫描技术包括从肺底扫描至肺尖、充分吸氧、根据屏气持续时间调整相关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连续扫描及标准重建。由2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生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采用上述扫描方法,282例患者能在单次屏气中完成整个肺部扫描,图像质量好:18例患者在扫描后期屏气效果不佳,但对肺上部的图像质量影响不大,图像质量可。结论根据屏气持续时间调整相关扫描参数和从肺底开始向肺尖扫描的检查方法,可减少屏气不佳患者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生存素(survivin)后,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在前期实验构建的胰腺癌Panc-1-XS细胞(XIAP和survivin同时稳定抑制)中,运用Transwell小室实验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半定量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钙黏蛋白-E(E-cadherin,上皮标志物)、锌指转录因子(Slug)蛋白(间质标志物)及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nc-1-XS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同时伴随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及Slug蛋白显著下调,即出现间质-上皮转化(MET);PTEN蛋白表达上调、P-Akt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同时抑制XIAP和survivin表达,能部分逆转胰腺癌Panc-1细胞EMT表型,显著减弱其侵袭和迁移能力;此调控过程可能通过PTEN/PI3K/Akt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监测肝细胞癌(HCC)治疗后AFP增高患者中肿瘤残余复发及肝外转移的临床价值,并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CECT)在肝内病灶的检出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HCC治疗后AFP增高患者的18F-FDG PET/CT及CECT表现,两者的间隔时间≤2周。结果经病理或影像学、血清AFP水平监测等临床随访(>6个月)证实。结果 45例肝内残余复发,9例肝内未见残余复发;23例肝外转移,其中19例肝内残余复发并肝外转移,4例仅发现肝外转移。18F-FDG PET/CT及CECT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8.9%(40/45)、57.8%(26/45)、77.8%(7/9)、100%(9/9)、87.0%(47/54)、64.8%(35/54),18F-FDG PET/CT灵敏度及准确性优于CECT(χ2分别为12.621、8.205,P值均<0.01)。同时18F-FDG PET/CT对肝外转移病灶的灵敏度为100%(23/23)。结论在HCC治疗后AFP增高患者中,18F-FDG PET/CT不但能早期诊断肝内肿瘤残余复发,并能有效地发现肝外转移;而且18F-FDG PET/CT对肝内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明显优于CECT。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奥拉西坦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奥拉西坦组、尼莫地平组,各4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并对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联合治疗组[(20.8±4.2)分]与尼莫地平组[(17.4±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8±4.2)分比(17.4±3.2)分,P<0.01],奥拉西坦组[(19.7±4.7)分]与尼莫地平组[(17.4±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比较,联合治疗组与尼莫地平组和奥拉西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2±1.6)分比(53.3±11.2)分、(55.3±4.2)分,P<0.01或P<0.05].用药期间,2组不良反应轻微,均无死亡和恶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奥拉西坦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生活能力,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149例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术后24~48 h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周时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不同.结果 ①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②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3.8±1.3)d,排便时间(6.2±3.5)d,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5.4±2.1)d,排便时间(7.8±4.2)d,两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③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13.2±3.3)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16.2±4.1)d,前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它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