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07篇
  免费   4479篇
  国内免费   3576篇
医药卫生   5246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624篇
  2022年   1256篇
  2021年   2246篇
  2020年   1715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1587篇
  2017年   1455篇
  2016年   1339篇
  2015年   1995篇
  2014年   2539篇
  2013年   2179篇
  2012年   3185篇
  2011年   3485篇
  2010年   2102篇
  2009年   1743篇
  2008年   2228篇
  2007年   2298篇
  2006年   2261篇
  2005年   2057篇
  2004年   1695篇
  2003年   1815篇
  2002年   1623篇
  2001年   1384篇
  2000年   1219篇
  1999年   1310篇
  1998年   874篇
  1997年   803篇
  1996年   635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212篇
  1987年   172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杭涛  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5):456-457,461
腺嘌呤核苷酸载体(ANT)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转运蛋白,它在组织细胞能量产生和消耗的耦联中起关键性作用。作者就ANT的功能和表达情况及其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附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21例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位于肾盂2例,膀胱1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绝大多数病人伴有尿路刺激症状。低分化的移行细胞癌(TCC)与继发性复合肿瘤有密切关系。21例中1例为TCC复合肉瘤,11例为TCC复合鳞癌,7例为TCC复合腺癌,2例为腺癌复合鳞癌。本组2例肾盂肿瘤分别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存活6个月和1年;膀胱肿瘤1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生存3年4例,1年2例,未满1年2例,3例1~2年内死亡,失访3例;2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已生存5年和3年以上;3例行TURBt,已生存3年1例,15年1例,未满1年1例。对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一期正位尿道下裂修复术:附34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1986年7月~1995年10月行一期正位尿道下裂修复术342例,手术成功率95.6%。其中阴茎型156例,阴茎阴囊型102例,阴囊型68例,会阴型16例。采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成形尿道加阴茎头腹侧高位V形切口,将成形尿道口做到阴茎头顶端,对184例病人采用保留导尿替代传统的尿液转流。本法最适宜治疗阴茎型和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由于皮瓣血供良好,皮管翻转固定后,其缝合面紧贴阴茎海绵体腹侧,极少发生尿瘘及尿道狭窄等术后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一个在胸腺内表达外源性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MHC)抗原的实验模型,为下一步研究作准备。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首次将外源性MHC基因转移到T淋巴表达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T细胞DNA及mRNA。结果 外源性MHC基因已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DNA并有效地转录;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在转染T细胞膜有外源性MHC分子表达;转染效率为46.2%。结论 外源性MHC基因可以转移到T细胞稳定表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5.
106.
1.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angiotensin II release from the mesenteric arteries of Wistar-Kyoto (WKY) an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increas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s a result of the isolation of the arteries and perfusion. This phenomenon appeared to be due to the withdrawal of circulating angiotensin II (AII). 2.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vascular AII generation may be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circulating AII in WKY and SHR, an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this vascular angiotensin II in the sustained hypertension of SHR following nephrectomy. 3. The mesenteric arteries from kidney-intact and nephrectomized WKY and SHR were perfused and the amount of AII released into the perfusate was measured. The effects of 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captopril, and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of renal renin and circulating angiotensins to nephrectomized rats, by blood exchange between kidney-intact and nephrectomized rats, on AII release were examined to clarify the pathway of vascular AII generation after nephrectomy. 4. Nephrectomy caused augmentation of vascular AII release both in WKY and SHR in spite of the abolishment of circulating renin. Captopril reduced this enhanced release of AII, but blood exchange did not affect i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se responses between WKY and SHR. 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KY and SHR have in common a potent pathway for production of vascular AII in response to the withdrawal of circulating AII, although this pathway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sustained hypertension of SHR after nephrectomy. The precise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this pathway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107.
组合式外固定器最佳拆除 时间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1992年6月-1994年12月,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24例,治疗过程中应用B超直方图检测骨愈合,为固定器高速及拆除提供量化指标。固定后6周,B超直方图值达到健侧50%-60%,拆除外固定更换夹板或行走石膏,为骨愈合创造较好力学环境,骨折在10-14周愈合,比通常认为需要3-5月更短。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肠和结肠囊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方法,来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肠及结肠囊跨肠壁电应差的变化,发现上述成分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转运,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泻下作用的原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从芫花Daphne genkwa条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分到3个结果性化合物,借助于波谱分析手段推断出Ⅱ为西瑞香素,Ⅲ为daphnodorin B。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SPIR脂肪抑制技术在骨胳肌肉系统疾病MRI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6例骨、关节软组织疾病患者行T1W/SE、T2W/FSE及T2W/SPIR序列扫描,并对后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各种病理性积液呈高信号;损伤性骨髓水肿呈高信号;骨折线呈低信号,如骨折断端出血则呈线状高信号;软组织肿瘤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质部分呈中等强度信号;软组织炎症性病变为弥漫性高信号;骨病成骨性改变为低信号;骨髓病变为高信号或混杂等高信号;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及半月板损伤SPIR显示不清。结论:SPIR能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的对比度,清晰地显示病变组织,作为T1W/SE、T2W/FSE序列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骨胳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