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62篇
  免费   6878篇
  国内免费   4232篇
医药卫生   85072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81篇
  2022年   1978篇
  2021年   2611篇
  2020年   2321篇
  2019年   1138篇
  2018年   1323篇
  2017年   1772篇
  2016年   1325篇
  2015年   2477篇
  2014年   3399篇
  2013年   4442篇
  2012年   6707篇
  2011年   6974篇
  2010年   6434篇
  2009年   5984篇
  2008年   6192篇
  2007年   6125篇
  2006年   5408篇
  2005年   4422篇
  2004年   3192篇
  2003年   2710篇
  2002年   2110篇
  2001年   2061篇
  2000年   1494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薏苡仁注射液对肿瘤血管形成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 ,运用薏苡仁实验治疗 ,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 ,以及瘤体VEGF和bFGF表达的改变。结果 薏苡仁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生长作用。实验组的S180瘤体内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免疫组化显示薏苡仁大、中剂量组均可下调S180瘤体内VEGF、bFGF的表达。结论 薏苡仁注射液对肿瘤血管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降低VEGF、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 周围型肺癌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 2 7/ 44 ,61.4%)明显高于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 1/ 6,16.7%)及正常人 ( 3 / 2 0 ,15 .0 %) ( χ2 值分别为 4.2 81和11.869,P <0 .0 5 ) ,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p16MSP阳性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3 6,P >0 .0 5 )。鳞癌和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416,P >0 .0 5 )。如果以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作为判断肺结节恶性的标准 ,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 96.4%,阴性预测值 2 2 .7%,灵敏度 61.4%,特异度 83 .0 %。结论 检测痰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在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间26例全胃切除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发生.随访12个月至25个月,平均17.4个月.其中钡餐检查11例,代胃容量均在300ml以上,排空时间为30min~120 mm.术后6个月、12个月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分别为6例和2例.与术前相比,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连续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手术操作简便省时,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4.
大块骨组织体视学研究的图像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块骨组织由于不脱钙切片制作技术难度高,应用体视学对大块骨组织整体形态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的研究资料较少。随着生物材料、人工金属植入材料在骨科临床的大量应用,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大块骨组织整体图像,并应用体视学原理进行较为精确的图像分析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寻求大块骨组织实用和有效的数字图像采集方法,使之应用体视学原理进行较为精确的图像分析。材料与方法:普通玻片上的大组织标本、硬组织切片机切取的不脱钙塑料包埋大块骨组织标本及旋转切割机切取的含金属植入物的塑料包埋磨片标本。分别采用普通显微镜、大视野显微镜、自动显微镜及图像拼接软件采集,同时采用胶片扫描仪、台式背透扫描仪及高分辩数码相机进行采集比较。结果:上述各方法在一定程度均能满足大块骨组织图像采集及体视学分析需求,同时在标本适应性、视野规模、成像质量方面总结出各自优、缺点以及相应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免疫组化图像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索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免疫组化图像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全自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采集肩袖撕裂患者肩峰下滑囊(SAB)及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图像,建立统一的图像采集、分割及处理标准,并对其分析,采用积分光密度评价阳性表达结果。传统的方法为手动显微镜及早期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取其平均光密度,并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新方法与传统方法均能够得出撕裂患者阳性表达数据,但新方法成像质量高,分析结果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新方法采集的图像质量较高,标准统一,误差较小,人为因素大为减少,结果更为准确,有更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积分光密度与平均光密度相比将面积因素考虑在内,测量物质含量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96.
Paget'sdiseasewasfirstlydescribedbyJamesPagetin1874asabreastlesion.ItwasalsoseenatotherplacesandgenerallycalledextramammaryPagetsdisease,76%ofwhichwaspredominantlyfoundonthevulva[1].Pagetsdiseaseofthevulvaremainsarareconditionthataccountsforlessthan1%ofvulvarneoplasms[2].Thelesionusuallyappearsaseczemaandmaybemisdiagnosed.However,invasivediseaseoradenocarcinomamaybepresentwithPagetsdisease.Andrecurrenceishighaftertreatment.TheaimofthisstudywastoreviewcasesofPagetsdiseaseinourhospitalandanal…  相似文献   
997.
关节-干骺端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于成年兔桡骨缺损后的生长、分化与转归特点,以及引导性骨再生和骨缺损的修复机制。方法取自一日龄新生兔关节-干骺端复合物的软骨细胞在几丁质纤维网中增殖21d后装入硅胶管内,套接在成年兔桡骨干1cm的缺损处(实验组12只);对照组10只在缺损处套接空硅胶管,2只仅填入裸几丁质纤维。术后4周两组各处死3只动物取材,其余在术后16周取材。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3只动物的工程软骨组织在骨缺损内形成软骨样组织,术后16周9只动物中有2只动物的缺损愈合。对照组术后4周已开始骨愈合,术后16周9只动物的骨缺损全部愈合。结论新生兔关节-干骺端复合物的软骨细胞在成年兔桡骨缺损区(套管内)未肥大钙化,未再现软骨内化骨过程。缺损内的工程软骨可能因占据空间、阻碍成骨成分进入而中断了骨缺损修复过程。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可能是人工膜管加强了骨膜的天然引导作用而促进了骨愈合。  相似文献   
998.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 1990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 8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程放疗患者颅神经损伤的潜伏期为 0 .5~2 1.0年 ,中位潜伏期为 4.5年。以舌下神经损伤最为多见 ( 68.6% )。 63例早期使用激素、抗生素、大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中 ,18例症状轻微改善 ,3 3例无明显变化 ,12例病情进展。随访 77例 ,死亡 2 8例 ,49例生存 ,出现神经症状者生存期 0 .6~ 13 .0年 ,3 2例生活不便 ,17例生活困难。结论 放射性颅神经损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它的发生与照射剂量、照射技术及分次剂量等因素有关 ,放射性颅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应尽量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999.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探讨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0月—2000年12月,对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3—4Gy,每周5次,总共10—12次。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病灶完全缓解率(CR)8例,占24%,部份缓解(PR)22例,占63%,无变化5例,占13%,总有效率87%。29例黄疸均有不同程度消退,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一、二年生存率分别为70%、2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中医药防治SARS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S病因为疫疠之气,病变部位在肺,以传染性强为特点,故其命名似以肺疫、肺毒疫、或肺温疫为宜。其治疗:在实证阶段可使用泻下通液法,早期用药可阻断病情,减轻症状,极期用药可泻毒清热,降低病死率。加用芳香除湿化浊药物,以针对此次发病温毒挟湿侵犯人体的病机。并介绍截断疗法、综合治疗在SARS的治疗中均有积极意义。应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