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62篇
  免费   6878篇
  国内免费   4232篇
医药卫生   85072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81篇
  2022年   1978篇
  2021年   2611篇
  2020年   2321篇
  2019年   1138篇
  2018年   1323篇
  2017年   1772篇
  2016年   1325篇
  2015年   2477篇
  2014年   3399篇
  2013年   4442篇
  2012年   6707篇
  2011年   6974篇
  2010年   6434篇
  2009年   5984篇
  2008年   6192篇
  2007年   6125篇
  2006年   5408篇
  2005年   4422篇
  2004年   3192篇
  2003年   2710篇
  2002年   2110篇
  2001年   2061篇
  2000年   1494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回顾国内肿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分析其适应证、治疗规范和存在问题,并对肿瘤介入工作的业务培训、科间协作及病房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2.
胸腺肽α1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用胸腺肽α1治疗 2个月 ,第 1个月每日 1.6 mg,第 2个月隔日 1.6 mg,均为皮下注射 ,观察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患者生活质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30例患者用胸腺肽α1前 ,CD4、CD4 /CD8、NK细胞分别为 (32 .33± 6 .2 5 ) %、(0 .77± 0 .2 3) %、(16 .0 5± 6 .79) % ,治疗后为 (39.4 2± 9.2 6 ) %、(1.19± 0 .5 3) %、(2 4 .37± 8.2 3) %。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 ,患者生活质量分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胸腺肽α1能提高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是较理想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93.
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Graves病栓塞后的甲状腺组织动态病理变化。方法15例甲状腺动脉150 mm聚乙烯醇(PVA)微粒及平阳霉素栓塞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于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1年、3年分别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共行44次穿刺活检,其中动脉栓塞术前15例、栓塞术后7天2例、3个月3例、6个月6例、1年5例次、3年13例次。结果栓塞后7天主要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栓塞后3-6个月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变性和淋巴细胞浸润,滤泡灶性坏死为主;栓塞后1-3年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和滤泡萎缩,部分散在增生滤泡被纤维间质分隔包裹,难以形成腺小叶结构,滤泡周围血管网减少。结论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是在栓塞后近期内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然后表现为持续的慢性炎性破坏、滤泡萎缩、部分滤泡增生被明显增生的纤维组织分隔包裹的变化过程。提示微循环栓塞能肯定地破坏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Graves病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某一工程的设计分析,表明了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索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溃疡快速诊断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建立PCR检测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方法,对兔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角膜溃疡模型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并与细菌培养做比较。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扩增出一条长504bp的阳性条带,其他常见细菌,人和兔正常角膜组织均为阴性,动物模型PCR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0%;细菌培养敏感性为68.7%。特异性为93.7%。临床标本PCR阳性率为66.7%;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8.1%。结论:PCR技术对快速检测实验室和临床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2001年8月,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ATP Ⅲ)发表,随后有心脏保护研究(heart protection study,HPS)等5个他汀类以临床事件为终点的大型试验陆续公布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7.
腹部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绮萍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40-742
一、腹部损伤的概况腹部损伤包括机械性(创伤)、化学性和放射性损伤,创伤为主体,在战时和平时均十分常见。其发生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在战时约占5%~8%,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4%。腹部创伤的死亡率,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53.3%,第二次世界大战为25%,美军侵朝战争  相似文献   
9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抗菌药物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易继发胰腺和胰周感染,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高,是SAP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治疗SAP继发感染的重要措施,笔者就SAP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4年间102例伴肝转移的Ⅳ期胃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评价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转移H1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44%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肝转移H2的胃癌病例姑息切除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6%、13%和6%,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肝转移H3的胃癌病例行姑息切除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5%、13%和0,与改道手术、开腹探查术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有或无腹膜转移的病例,其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32)。结论肝转移H1的胃癌患者,无论伴与不伴腹膜转移,均应尽量行姑息性切除手术。肝转移H2、H3的Ⅳ期胃癌患者行切除性手术无益于预后。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医学图像的模糊特点,结合模糊连接度,提出一种新的用模糊聚类分析检测圆弧的方法,它可以精确提取出圆弧.首先把曲线按一定长度进行分段处理,分别拟合出各段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通过模糊关系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聚为一类,把同一类中连续的段合在一起组成新段,再进行拟合,然后再对此段两端一定范围内寻找,直至找到最佳的圆弧.这种方法已应用到股骨头轮廓圆弧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