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092篇
  免费   30612篇
  国内免费   17674篇
医药卫生   352378篇
  2024年   1246篇
  2023年   4047篇
  2022年   10227篇
  2021年   12723篇
  2020年   10878篇
  2019年   5772篇
  2018年   6452篇
  2017年   8827篇
  2016年   6659篇
  2015年   12294篇
  2014年   15572篇
  2013年   19968篇
  2012年   28509篇
  2011年   30037篇
  2010年   27028篇
  2009年   24319篇
  2008年   24880篇
  2007年   23682篇
  2006年   20814篇
  2005年   16190篇
  2004年   11279篇
  2003年   9106篇
  2002年   6843篇
  2001年   6436篇
  2000年   4616篇
  1999年   1689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为评价实现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对山东省 195 6~ 2 0 0 0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如不考虑无形效益和因口服脊灰疫苗 (OPV)免疫造成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的影响 ,按脊灰发病和控制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 ,推广使用疫苗时期 ( 196 5~ 1978年 )和无特异免疫预防时期 ( 195 6~ 196 4年 )相比 ,计划免疫时期 ( 1979~ 1990年 )和推广使用疫苗时期相比 ,消灭脊灰活动时期 ( 1991~ 2 0 0 0年 )和计划免疫时期相比 ,净效益 (以人民币元计算 ,下同 )分别为 3 6 4亿元、33 6 2亿元、80 83亿元 ,其成本 效益比分别为 1∶7 74、1∶47 6 9、1∶2 5 5 7。在 36年 ( 196 5~ 2 0 0 0年 )消灭脊灰进程中 ,共获得净效益 118 0 9亿元 ,其成本 效益比为 1∶2 6 90。消灭脊灰活动的效益是长久的 ,在全球消灭脊灰之后 ,随着成本投入的停止 ,其效益仍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92.
100例严重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两阶段烧伤死亡病人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讨进一步提高烧伤救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总结近20年死亡烧伤病人100例,按前后各10年各50例病人分组(A和B两组),对其病死率,烧伤面积,深度,致伤原因,院前治疗情况,入院时间,存活时间,吸入伤,气管切开,呼吸机与纤支镜的应用,手术例次,血液透析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烧伤严重程度无差别。致伤原因(多为火焰,爆炸和热液)和死亡原因(严重全身感染,多脏器衰竭和吸入性损伤)也类似,而近10年烧伤病死率明显降低,而入院时间明显滞后,但病人入院后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应用更加积极和应用广泛,纤支镜辅助检查和治疗增多,手术积极并例次增多,血液透析病例增多。结论 近lO年积极的气管切开,呼吸机和血液透析的应用和积极的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改进对延长严重烧伤病人的存活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陕西省2000~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为了解陕西省麻疹流行状况 ,以加速控制麻疹 ,对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 :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比 1997~ 1999年上升了 6 5 7%。病例分布广泛 ,流行模式为爆发和散发并存 ,局部麻疹爆发影响着全省的麻疹发病水平。 3~ 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 ,0~ 2岁和 6~ 8岁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对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 ,2 5 %的麻疹病例未接种麻疹疫苗 (MV) ,2 4 %的病例免疫史不详。报告病例的年龄和免疫史状况说明 ,MV的初种和复种需加强 ,同时要在全省范围开展一定年龄组儿童的MV强化免疫 ,调整现行MV的免疫程序 ,健全麻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沙漠热环境负重行军血淋巴细胞HSP70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沙漠干热环境中以不同速度和时间负重行军的54名战士和14名对照血淋巴细胞HSP7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同行军时间的不同行军速度间淋巴细胞HSP70有显性差异(P<0.05);3.5km/h行军3h组淋巴细胞HSP70明显高于对照和行军2h组(P<0.05):5.0km/h行军1.2h组血淋巴细胞HSP70明显高于对照和行军3h组(P<0.05)。结论:随行军速度和时间的增加,淋巴细胞HSP70增高;当行军速度和时间达到一定水平后,机体淋巴细胞HSP70明显增加。血淋巴细胞HSP70作为热损伤和热耐受的监测指标较血浆HSP70敏感。  相似文献   
995.
长效驱避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一种对人有效保护时间 >8h ,且安全经济的长效驱避剂配方。方法 采用实验室 (GB T173 2 2 .10 -1998)和现场的药效测试方法对所配制的驱避剂配方进行效果测试。结果 实验室试验表明 ,以 2 0 %IR3 5 3 5配制 10、12、13、14号驱避剂配方在实验室内对白纹伊蚊的有效防护时间可达 8h以上 ;现场试验表明 ,10、12、13、14号驱避剂配方对人有效防止丘陵地区伊蚊的叮咬时间达 9h ,有效防止稻田地区中华按蚊的叮咬时间达 8h。结论以 2 0 %IR3 5 3 5与纤维素配制的驱避剂对人的有效保护时间可达 8h。纤维素对IR3 5 3 5有一定延长有效保护时间的缓释作用。实验所用配方对人的皮肤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户外活动人群防止蚊虫刺叮的驱避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与性器官发育关系。方法:收集4854例5—14岁男性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出体质指数,测量阴茎的长度、周长和睾丸的纵径、横径,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身高与阴茎的长度、周长和睾丸的纵径均呈二次方程曲线关联,而与睾丸横径无明显关联。体重和体质指数与阴茎有长度、周长和睾丸的纵径、横径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HCMV感染是否引起大鼠和家兔胃肠组织损伤。方法 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AD168毒株静脉接种大鼠和新西兰兔,大鼠90d、兔30d后,检查动物胃、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组织中的病毒抗原和DNA片段。结果 接种病毒之部分动物出现食量减少、粘液性大便,胃粘膜组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肠粘膜变性坏死,甚至有穿孔灶;在粘膜细胞中查到病毒抗原或DNA片段。结论 HCMV感染可以侵犯动物胃肠组织并引起该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98.
舍蝇抗菌肽的提取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研究含蝇抗菌肽的提取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舍蝇幼虫采用针刺损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诱导方法,并通过研磨、加热、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步骤提取抗菌肽;结果:经SDS—PAGE电泳分离到2条带,分子量分别为4kD,9.6kD;结论:提取的舍蝇抗菌肽能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和BGC—823,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人肺癌细胞SPC—A—1的体外增殖,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急性胰腺炎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 (AP)与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氧自由基关系。方法 急性胰腺炎 71例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并与健康体检者 15例作对照。结果 急性胰腺炎血浆ET、NO明显升高 ,而SOD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重症胰腺炎的ET和NO增高、SOD降低尤为明显 ,与轻症胰腺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血浆的ET、NO和SOD异常消长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aldolase activity,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estosterone synthesis in Leydig cells of pubertal mice. Methods: Leydig cells were cultured for 2 hours and 8 hours, to the Stimulation Group, hCG was added and to the Controls, only the vehicle. Th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was then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 and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1) Both the testosterone concentration and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in both Stimulatio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2 h: p<0.05-0.01; 8 h: P<0.001); (2) The ratios of the A isoform, the B isoform and the total transaldolase protein to β-actin between the Stimul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hCG stimulates the transaldolase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testosterone synthesis in the Leydig cells of pubertal mice, indicating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