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7篇
  免费   2011篇
  国内免费   1378篇
医药卫生   2194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596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816篇
  2014年   1066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747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059篇
  2008年   1196篇
  2007年   1053篇
  2006年   967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2.
等速技术原理及其在骨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等速运动是一项新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方法,作为骨科康复的一项技术,其在肌肉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速肌力训练时,运动速度预先在等速仪器上设定,运动中阻力与肌肉实际力量相匹配,是一种顺应性阻力,这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始终承受最大阻力,产生最大肌力。因此,等速肌力训练在骨科康复治疗中即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23.
With the method of rapid gel sequencing, the complete nueleotide sequence of Fasciolopsis buski 5S rRNA has been determined: AAC GGG AUG AAG CUA GAC AUG UGG CGG CCU AGU UGG AGG UCG GAA CUC GGA AGU UAA GGA AUG UUG GGC CUG GUU AGU ACU GGU AUG GGU GAC CUU GGG AAU ACC GGG UGU UGC GUC CA_(OH) Thi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553 species of other organisms 5S rRNA sequences previously published and fitted to a secondary structural model.  相似文献   
24.
The effect of established infection with pen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n m'icrbarterial anastomosis was studied in an experimental model. The infection was treated with wound debridement and systemic antibiotics before the surgical proced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astomotic patency rate of microarte-rial repair was 95.1%. The presence of established infection, if properly treated, should not be a contraindication to microarterial surgery.  相似文献   
25.
肝VX-2 瘤模型MR扩散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VX-2瘤模型MR扩散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块种植的方法,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14只,肝内种植6只;二期肝内种植12只,另3只做正常对照.对包括二期肝内种植在内的15个肿瘤于种植前后行定期扩散加权成像(DWI) 与MR检查.以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期预实验,皮下种植成功率29%(4/14),肝内种植成功率33%(2/6);二期肝内种植成功率83%(10/12).(2)VX-2瘤在DWI上呈高信号,边缘清楚.正常组与VX-2瘤实验组b值为100和3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57±0.26)mm2/s、(1.73±0.31)mm2/s、(1.87±0.25)mm2/s与(1.57±0.23)mm2/s(F=43.26,P<0.001).随b值增大,病灶信号降低;ADC图上病灶呈低信号;不同b值之间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0 s/mm2病灶与正常肝脏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VX-2瘤发展迅速,易发生肺、肝、纵隔等处转移.结论 DWI在反映肝VX-2瘤内部水分子运动、发现与追踪病灶进展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层S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膝关节常规X线平片检查后,采用16层SCT进行膝关节的多层面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作3D及MPR影像后处理,就胫骨平台骨折的平片与16层SCT影像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39例胫骨平台骨折中,X线平片漏诊1例髁间隆突骨折、1例内髁骨折及1例双髁骨折,此3例(7.69%)平片漏诊的骨折均为16层SCT予以诊断。16层SCT的3-D影像可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立体形态;MPR影像则可明确显示胫骨平台内部的骨质损伤情况如骨折的具体部位、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骨折移位距离。结论16层SCT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于诊断的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3-D及MPR成像技术十分有利于全面观察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变化,是16层SCT横轴位扫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压力系统作用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RNs)的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受损RNs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 制备大鼠RNs体外加压培养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对上述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iNOS和caspase 3表达的改变。 结果 加压培养后RNs与对照组相比形态改变较明显,细胞活力降低,5393%的细胞发生凋亡。20000 μmol/L的米诺环素治疗组则细胞形态改善,活力显著增高,1729%的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细胞内iNOS和caspase-3表达较加压损伤组减少。 结论 一定剂量的米诺环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压力引起的大鼠RNs损伤及凋亡;抑制iNOS和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8.
广州市4770名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颜君  刘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519-52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4770名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对2005年广州市东山区农林街的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广州市东山区各年龄组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均较高,其中男生肥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贫血患病率明显低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结论整个社会应加强联系与协作,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9.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1当前骨创伤理论与技术1.1AO从20世纪50年代起,AO组织提出解剖复位与骨块间坚强固定与加压的概念。50年间,由于伴随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和内固定形式的进步,业已成为治疗骨折与骨不连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并需继续探讨的若干问题。(1)偏心类的固定模式,如加压钢板,其疗效超越一般非加压性钢板。但同时也发现:①内固定期间,骨质萎缩,骨痂纹理凌乱或难觅骨痂;②钢板…  相似文献   
30.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