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21篇
  免费   5976篇
  国内免费   3471篇
医药卫生   61568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812篇
  2022年   1910篇
  2021年   2547篇
  2020年   2119篇
  2019年   1388篇
  2018年   1341篇
  2017年   1631篇
  2016年   1281篇
  2015年   2215篇
  2014年   2883篇
  2013年   3195篇
  2012年   4487篇
  2011年   4894篇
  2010年   4054篇
  2009年   3560篇
  2008年   3890篇
  2007年   3611篇
  2006年   3295篇
  2005年   2663篇
  2004年   1973篇
  2003年   1895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353篇
  2000年   967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48例,术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PET/CT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因素。结果48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313枚,转移淋巴结51枚,PET/CT结果7枚假阴性。8枚假阳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7%,高于CT(57%,94%;P=0.002,0.045)。3枚假阴性淋巴结内的癌灶较小;2枚淋巴结短径约为0.4mm,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枚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图像无法区分而视为原发灶。8枚假阳性淋巴结为患者在原发病灶基础上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疾病和淋巴结炎症,使其糖代谢率增高。结论假阳性出于(1)淋巴结的短径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淋巴结内的小癌灶糖代谢率较低;(3)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与原发灶无法区分。原发肿瘤合并肺部疾病是导致PET/CT出现假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3.
肺的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原发于气管大支气管的肿瘤 ,其生物学行为表现出低度恶性。综合文献研究报道 ,肺的粘液表皮样癌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点 ,我院近年来遇到 2例 ,都经手术病理证实 ,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 ,以期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例 1 患者 女 ,37岁。随访 4 4个月 ,低热、咳嗽 10余日来我院就诊 ,胸部CT发现左下肺炎症 ,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 ,2周后复查胸部CT示两肺正常 ,炎症完全吸收消失 ,未见明确肿块影。 1周后再次出现咳嗽 ,予纤支镜检查 ,见左下叶支气管新生物 ,连续 2次活检不能定性。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5,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3种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测定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发现CDK5 mRAN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这种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和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并且可见实验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1.4293±0.1839和2.0733±0.4738)高于对照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0.9680±0.4147和1.403±0.6163,P<0.05).结论 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病房医生工作站信息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病房医生工作站面向病房临床医生,实现了医生日常工作的各种需求,提供填写首页、下达医嘱、书写病历、开申请单、查询报告单、查询体温单、病历检索等功能。系统的应用可以规范医疗文书,减少差错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医师的临床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16HBE-T)与对照DMSO溶剂组未恶性转化细胞(16HBE-N)之间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两组细胞内HER2/neu蛋白表达定位分析。结果经几种不同方法检测反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都比对照溶剂组细胞(16HBE-N)表达显著升高(P<0.05)。HER2/neu蛋白定位在胞膜。结论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存在HER2/neu表达增高,其可能与原癌基因HER2/neu被激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治疗骨折与术后合并的骨不连,至今仍是骨创伤领域的难题之一。研究分析当前的学术思想,探索更接近骨愈合规律的理念与技术,是必然的学术趋势。1当前骨创伤理论与技术1.1AO从20世纪50年代起,AO组织提出解剖复位与骨块间坚强固定与加压的概念。50年间,由于伴随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和内固定形式的进步,业已成为治疗骨折与骨不连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并需继续探讨的若干问题。(1)偏心类的固定模式,如加压钢板,其疗效超越一般非加压性钢板。但同时也发现:①内固定期间,骨质萎缩,骨痂纹理凌乱或难觅骨痂;②钢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4种鹿藿根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溶物)的抗生育作用。方法: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乙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及水溶物组,每组10只。各组药物浓度均为1%,雷公藤多苷为0.1%水溶液。每次0.1ml/10g,灌胃,1次/d,连续给药,共11周。在用药10周后,一对一雌雄合笼交配1周。分笼10d后处死雌鼠,观察妊娠率、活胎数、死胎数。11周后处死雄性小鼠观察附睾精子、附睾及睾丸病理变化情况及血清睾酮含量测定。结果:连续用药11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妊娠率下降,其中水溶物组最为明显(P<0.05)。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和水溶组精子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观察鹿藿根提取物对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影响不显著。各提取物组血清睾酮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乙醇提取物组及水溶物组的抗精子发生效应积分分别0、(5.3±1.5)、(2.6±1.7)、(2.9±1.2)、(2.2±0.9)、(2.1±1.0)分。结论:4种鹿藿根提取物均有抗生育作用,但水溶物作用更强且对睾丸组织及睾丸生精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0.
腹茧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出生后被他人领养,喂奶粉长,入院前2~3年无明显原因自觉腹胀、腹痛,伴恶、呕吐。在当地卫生所就诊,诊断为“阑尾炎”,经治好转,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每年2~3次,病程致相同,经多家医院诊治,拟诊为阑尾炎、肠梗阻、核性腹膜炎等,行禁食、补液、抗炎等相应治疗好,但始终未能彻底治愈。7d前腹胀、腹痛再次发作,吐有胆汁,不能进食当地治疗无效于2002年1217日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min。营欠佳,消瘦,腹部中度胀气,触之揉韧感,无固定压部位,无腹水征,可闻及高调肠呜音。血常规:BC13.7×109/L、GRA0.78,血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