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49篇
  免费   3164篇
  国内免费   1577篇
医药卫生   3689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1000篇
  2021年   1283篇
  2020年   1142篇
  2019年   603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699篇
  2015年   1296篇
  2014年   1705篇
  2013年   2114篇
  2012年   2984篇
  2011年   3285篇
  2010年   2799篇
  2009年   2667篇
  2008年   2629篇
  2007年   2479篇
  2006年   2215篇
  2005年   1815篇
  2004年   1242篇
  2003年   890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男性患儿56例,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min,平均出血量少于1ml,无腹内脏器损伤、阴囊血肿、输精管或精索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使得腹腔镜小儿疝手术相对简化,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得值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制备了人工外泌体,共传递蛋白和核酸,实现多组分药物高效安全共传递。采用阳离子脂质赋形剂二油酰基三甲基铵丙烷(dioleyl trimethylammonium propane, DOTAP)修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PLGA)基质来设计优化的制剂,双乳化法制备包裹蛋白和核酸的PLGA/DOTAP纳米粒,再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最外层的膜结构,此膜结构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1, 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DPPC)、二油酰磷脂酰胆碱(1,2-di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DO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DSPC)、胆固醇及膜蛋白组成,通过超声分散和挤出的方式形成人工外泌体结构,并分析其物理特性和传递效果性质。结果表明,人工外泌体粒径约为156.13 nm,带负电荷(-18.23±0.57 mV),能高效共传递蛋白和siRNA,且siRNA能高效抑制目标基因Trim 28的表达。这说明人工外泌体模拟了外泌体结构,实现了多组分药物安全高效的共递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闭合性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MDT模式实施后救治的23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MDT组),以及MDT诊疗模式实施前传统分诊会诊制一体化模式救治的20例患者(一体化组),其中MDT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9~70岁,平均38. 82岁;骨盆骨折侧方挤压型(LC型) 4例、前后挤压型(APC型) 11例、纵向剪切型(VS型) 5例、复合应力型(CM型) 3例。一体化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 45岁; LC型3例、APC型9例、VS型4例、CM型4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收缩压、术后24h尿量、总输血量、ICU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与一体化组相比,MDT组术后6h心率明显降低(P <0. 05),术后6h收缩压升高(P <0. 01),术后24h尿量明显增多(P <0. 01);一体化组总输血量高于MDT组(P <0. 05);一体化组ICU平均住院时间高于MDT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272);患者病死率一体化组为15. 0%,MDT组为8. 7%,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 551,P=0. 392)。结论 MDT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救治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绵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IU/次,1次/d;且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叶酸片,0.4 mg/次,1次/d。所有患者均于确定妊娠后开始治疗,并持续至临产或发生流产、早产。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激素水平、凝血指标、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活产率分别为85.11%、93.62%,两组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CY水平明显下降,而叶酸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激素水平,降低PAI-1和HCY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葛根素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发挥促尿糖、降血糖作用。方法 同源模建获得SGLT2蛋白虚拟结构,以达格列净为阳性药,与葛根素进行分子对接,考察其分子结合强弱;采用能稳定表达人SGLT2(hSGLT2)蛋白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以14C-甲基葡萄糖苷([14C]-AMG)为底物,评价葛根素体外抑制SGLT2的活性;以达格列净为阳性药,采用大鼠体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尿排泄糖试验(UGE)观察葛根素直接降血糖和促尿糖活性。结果 分子对接得分显示,葛根素是SGLT2的底物,总体作用强度不及达格列净;体外实验显示,葛根素可较强抑制hSGLT2,最大效应为84%左右,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0 μmol/L;OGTT结果显示,葛根素10、30、60和120 mg/kg剂量的抑糖率分别为5.1%、6.5%、16%和22%,呈剂量相关性;在UGE实验中,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增大,尿糖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30、60和120 mg/kg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抑制hSGLT2、促尿糖降低血糖的药理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类新型结构的SGLT2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在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获益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伴尿酸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苯溴马隆组(A组,44例)和非布司他组(B组,4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A组给予苯溴马隆50 mg/d口服,B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d口服,疗程为3个月。结果与苯溴马隆比较,非布司他能够更快、更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P<0.05),但最终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B组痛风发作率较高,而A组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后两组患者Hb A1c均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120分C肽水平得到改善(P<0.05),但非布司他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应用非布司他及苯溴马隆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血糖。苯溴马隆能改善餐后C肽水平。  相似文献   
997.
对照研究内镜下钛夹法和钛夹与药物注射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将60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单用钛夹组30例和联合药物组30例,分别进行内镜下钛金属夹法及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法治疗。单用钛夹组与联合药物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00%、96.67%,再出血率分别为7.40%、6.90%。应用钛金属夹与肾上腺素注射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优于单用钛夹治疗。  相似文献   
998.
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选取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者共 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测定个体运动负荷,确定个体化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BP)、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建立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血作用的方法,评价川芎及其中成药的质量。方法川芎先后用乙醇和水定量提取,以总提取物为供试品,体外测定延长APTT值。家兔心脏取血,制备血浆,加入APTT试剂后,测定凝结时间。以APTT延长率为抗凝血活性的评价指标,用阿魏酸钠标定川芎的延长APTT活性。根据量反应平行线法(2.2)计算川芎的抗凝血活性。并测定了9份川芎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结果阿魏酸钠和川芎总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且可靠性检验结果成立。阿魏酸钠的给药质量浓度(1~5 mg/m L)与其APTT延长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5)。供试品重复测定抗凝血活性的RSD为9.34%(n=6),可信限率为15.98%(n=6)。不同川芎样品的抗凝血活性不同,5份川芎药材的抗凝血效价分别为5.431~7.620 U/g,川芎饮片及川芎酒炙饮片分别为5.910、3.017 U/g,通脉颗粒和血府逐瘀丸分别为14.516、29.035 U/g。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并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生产厂家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瑞雪  徐丽科  闫秘  屈春笑  宋楠  孟文娟  张雨  刘普 《中草药》2019,50(10):2332-2338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单萜苷类化合物(吡啶芍药苷、牡丹皮苷F、氧化白芍苷、氧化芍药苷、10-羟基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oxypaeonidanin、4-甲氧基-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4-甲氧基芍药苷、白芍苷R_1、paeonidanin、苯甲酰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差异,为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Zorbax SB-Aq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 2.8)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芍药苷、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是赤芍配方颗粒中含量最高的3种单萜苷类化合物,且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样品CSPFKL-KRT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最高,样品中质量分数分别为73.214mg/g和16.935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低,为2.343mg/g。而样品CSPFKL-XLS中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质量分数最低,样品中分别为26.327 mg/g和4.165 mg/g,白芍苷的质量分数最高18.893 mg/g。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赤芍配方颗粒中主要单萜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会对临床应用产生影响。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对于赤芍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