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275例,按照HbA1c水平以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HbA1c≤5.6%,n=103例),中水平组(HbA1c:5.6%-5.9%,n=93例),高水平组(HbA1c〉5.9%,n=79例)。颈动脉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正常对照组(IMT≤0.9mm),轻度增厚组(IMT0.9mm-1.2mm),明显增厚组或斑块形成组(IMT〉1.2mm)。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HbA1c高水平组中IMT〉1.2mm者共56例,占70.9%,比例大于中水平组(64例,占68.8%),大于低水平组(67例,占65%),但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心梗史、病变支数、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BMI(体重指数)等因素后,HbA1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厚度无显著关系。结论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群中,HbA1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ARD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42例汉族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及301例汉族健康儿童的外周血,通过PCR方法扩增目的DNA,应用Sequenom massarray对所扩增的DNA进行基因分型.以x2检验及logistics分析比较不同组基因型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关系.结果 BARD1的21个标签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BARD1的21个SNPs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BARD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成年人前牙拥挤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成年人前牙列拥挤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成年人牙列中重度拥挤的患者接受了正畸修复一体化设计的治疗。其中舌侧错位5例,唇侧错位6例。术前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决定需行邻面去釉的牙数量以及最后需进行冠修复的牙数,对将要冠修复的牙先进行邻面去釉解除拥挤,切端减磨减轻反胎。用正畸技术排齐牙齿后,再按治疗计划进行冠修复和保持。共完成修复体18件,其中全冠15个,贴面2件,固定桥1件。结果:11例中疗程最短的为4.5个月,最长为6.5个月,后牙关系保持不变,错位牙矫正修复后牙髓活力正常,修复体外形颜色协调,牙龈健康。结论:成年人前牙拥挤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290例,按照HbA1C水平以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115例,HbA1C≤5.6mmol/L),中水平组(91例,HbA1C:5.7-5.9mmol/L),高水平组(84例,HbA1C≥6.0mmol/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评分。结果 HbA1C高水平组Gensini评分大于中水平组,中水平组Gensini评分大于低水平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偏等级相关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心梗史、病变支数、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BMI(体重指数)等因素后,HbA1C水平与Gensini评分无显著关系。结论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群中,HbA1C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SNP)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6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和196例健康儿童VEGI基因启动子区域-358T>C、-638A>G多态,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上述多态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发展、转移的风险关系.结果 相较于神经母细胞瘤Ⅰ期-358TT野生型,携带VEGI-358CC基因型患儿容易发生肿瘤转移(Ⅱ期,OR=10.667,95% CI1.387 ~ 82.033,P =0.023;Ⅲ期,OR=5.333,95% CI0.968 ~ 29.393,P=0.055;Ⅳ期,OR =4.606,95% CI1.007 ~ 21.072,P=0.049),VEGI-358C等位基因在肿瘤转移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携带VEGI-638 GG基因型的患儿相较于野生型AA基因型更易发生肿瘤转移,与VEGI-358位点结果一致,-638G碱基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VEGI-358 T>C和-638 A>G多态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发展及转移相关.携带VEGI-358 CC基因型及-638 GG基因型患儿肿瘤侵袭力更强,更易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材料根管桩剪切粘结强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新型石英纤维强化树脂桩和铸造不锈钢桩与树脂类粘结剂粘结后剪切粘结强度的差异,为临床合理选择桩核系统、优化修复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正常人离体上颌中切牙20颗随机分成两组,截冠处理并预备桩道。制作40个环氧树脂立方体模块并于中央备洞。将两组牙根固定于模块中,分别粘结石英纤维桩与不锈钢桩的一端于牙根桩道内,另一端均用自凝塑料垂直固定于模块中央。模块与力学试验机拉力杆相连,加载速度1mm/min,方向为平行于桩的长轴与牙根脱离的方向剪切牵拉。记录根管桩脱离时的最大载荷和脱落模式。结果:石英纤维桩组的剪切粘结强度(360.58N±19.12N)高于铸造不锈钢桩组(250.82N±22.34N),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t检验显示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石英纤维桩与树脂类粘结剂的剪切粘结强度明显优于传统铸造镍铬合金桩与粘结剂;石英纤维桩可成为美容牙科修复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桩的植入和牙体剩余量的不同会改变残根内牙本质的应力分布模式,并对桩核修复体的折裂模式产生影响。 目的:评价进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时,在斜向加载条件下牙体剩余量对牙根折裂模式的影响。 方法:获取正畸拔除的人单根前磨牙40颗,行根管预备及填充后随机均分为4组,以通过颊侧和舌侧釉质牙骨质界中点并垂直于牙体长轴的平面为参照平面,使得牙体剩余量分别为0,1,2,3 mm,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金属全冠修复。修复后进行速率为1 mm/min的45°斜向加载,记录牙根出现折裂时的折裂模式和加载-位移曲线。 结果与结论:0 mm组多发生牙颈部折裂,其余3组多发生根中部折裂,0 mm组的总折裂模式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1,2,3 mm组间总体折裂模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斜向加载条件下,当剩余牙体较少时,修复体易发生牙颈部折裂,纤维桩对牙根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临床失败概率增加;随着牙体剩余量的增加,折裂模式发生改变,从颈缘向根方转移。表明临床上对残根行纤维桩核冠修复时,应尽量保留冠部较多的牙体组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实际发生情况,相关临床影响因素,及对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阜外医院特需病房(18病区)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41例,围手术期及术后规律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术后使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测定血小板反应性,将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凝血块最大强度(MA_(ADP))47mm且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50%的患者纳入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ost-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PPR)组,其他患者纳入血小板反应正常(Normal Platelet Reactivity,NPR)组,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冠脉病变范围、支架数量、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PR的因素。进行三年随访,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341例患者HPPR的发生率达25.8%,在HPPR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吸烟、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因素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0.976,95%CI:0.952~1,P0.05)、性别(OR=2.815,95%CI:1.339~5.916,P0.05)、Fbg(OR=0.553 95%CI:0.375-0.816,P0.05)为HPPR独立影响因素;两组在MACE事件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女性、Fbg升高为HPPR的独立危险因素,HPPR与缺血事件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血液放置时间和RNA反复冻融对RNA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血液和组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生物标本,特别适用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测及生物样本库收集保存。DNA、RNA和蛋白质是三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中RNA在人类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NA通常是从组织、全血和培养的细胞中提取获得~([1]),高质量RNA可满足RT-PCR、Northern blot、基因表达谱、转录组测序和阵列分析等生物学实验的研究需求~([2-3])。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