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宫颈细胞学涂片27 40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TCT宫颈细胞学涂片在宫颈病变早期发现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27 404例宫颈涂片的结果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27 404例患者中,门诊、住院及体检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7.71%、5.42%及 4.64%.差异无显著性.TcT结果中经活检证实的上皮内瘤变主要分布在31~40岁及41~50岁年龄段,鳞癌主要分布于41~50岁年龄段,腺癌高发年龄段为51~60岁.活检阳性结果年龄分布与TCT阳性分布相同.结论 对于30岁到50岁妇女应定期采用TCT液基细胞学进行妇科体检,把宫颈病变消灭在CIN阶段.  相似文献   
32.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分泌功能的卵巢性索肿瘤,临床病例较少,故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报道1例腹膜后及盆腔腹膜外巨大转移性SCTAT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SCTA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5例,肿瘤直径3.5cm-5.0cm,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衬上皮样肿瘤细胞,细胞呈透明状,间隔内肿瘤细胞呈巢状.Fuhrman分级为Ⅰ-Ⅱ.免疫组化标记:CK(+)、EMA(+)、Ki67(<3%+)、CD68(-).5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是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预后良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而治愈.  相似文献   
34.
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582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582例送检的胸腔积液,显微镜观察探讨如何提高诊断率.结果表明阳性胸水中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原发性肺癌和肺转移癌最为多见,以腺癌为主.  相似文献   
35.
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4例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研究.结果 4例患者中1例伴发黏膜黑斑-息肉综合征(PJS),其余3例中2例发生肿瘤复发转移.临床上表现为腹部不适、腹部肿物、月经不规律、不孕等;肿物大体标本均具有黄色、质地细腻的特点;镜下均可见特征性的环状小管结构,小管中心为PAS( )的基底膜样物质;免疫组化:inhibin、CD99、vimentin和Melan-A( ),EMA(-),CK局灶( ).结论 卵巢伴环状小管性索肿瘤少见,易误诊,主要依据其典型的镜下形态并结合免疫组化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6.
所谓原色液浸标本是为了尽量长期保存脏器本来色调,而把脏器浸入特殊溶液内的标本。通常是放入玻璃或丙烯等容器内展示。关于原色标本的制作,自Kaiserling的报告以来,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色调再现性最好的是Romhanyi法,此法同其他的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在封入时使用的保存液。此法使用的保存液是吡啶、烟硷、氢硫化物三种,这3种药合用获得了良好结果。吡啶恶臭,即使在通风很好的房间也需戴防毒面具方可进行怍业,而在容器内安装标本,要求作业很微细,作业效率很低,不方便。另外烟硷有毒,具有致癌性,所以对长年进行标本制作者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37.
切口感染     
一、切口感染的成因切口感染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最多的原因是手术中术野污染,污染源是来自切口部位的皮肤细菌丛(包括暂时性菌丛和常驻性菌丛)、术者手指、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等的感染。另外,也有来自患者本身肠管内容物、尿、胆汁,特别是感染病灶的分泌物等内因性污染。其次,术后开放性切口、在切口部留置引流管等病例,易引起手术切口污染,因此,术后切口部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另外,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也有切口局部性的和  相似文献   
38.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大体形态具有特征性,由子宫壁内和壁外两部分组成,以结节状分割子宫肌壁形式扩展。组织学观察瘤细胞表现典型的平滑肌分化,伴厚壁与薄壁的大血管,血管呈丛状分布,周围基质水肿明显,肿瘤组织在肌壁中较局限地分割,扩展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Vimentin、SMA强阳性,CD10阴性。结论: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大体形态具有特征性,应注意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其他类型平滑肌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54、56岁,发生部位2例在腭部,1例在腮腺下极。术前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癌及腺样囊性癌。组织学检查:细胞较一致,呈小叶状、乳头状、筛状、小管状排列、具有多样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GFAP阴性表达,CK、vimentin、S-100、CEA呈阳性表达。结论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发病率低,为低度恶性肿瘤,应注意与其它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