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观察单纯失血和失血/复苏后血浆IL-1活性及腹腔MΦ释放IL-1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LAF法检测IL-1活性,并以SI表示。结果:单纯失血后2~3h及6~10h血浆IL-1活性明显升高,腹腔MΦ分泌IL-1能力于失血后1-2h显著增强,4h后显著降低,6h后又显著升高直至失血后10h.失血/复苏大鼠腹腔MΦ分泌IL-1的能力及血浆IL-1活性分别于失血后1h及2h开始显著增强,并持续至失血后10h。结论:单纯失血后血浆IL-1活性及腹腔MΦ分泌IL-1的能力呈双峰型升高;失血/复苏后则呈持续性单峰型升高.但二者之血浆IL-1活性峰值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迷走神经切断术(迷切)治疗溃疡病已有近40年历史,对于各种类型迷切对胃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就迷切后胃粘膜血流量、胃运动和排空、胃分泌、胃粘膜组织学以及胆胰和小肠功能的改变作一些归纳,以比较各类迷切对胃肠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及巨噬细胞分泌IL-1能力的动态变化。方法:SD大鼠失血后(30%,按体重折算)1h回输失血,不同时间采血或收集腹腔巨噬细胞,用改良LAF法检测IL-1活性。结果:失血性休克后2~3h及24~72h血浆IL-1活性显著升高,1~2h及24~72h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与第1峰相比,第2峰峰值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IL-1活性呈双峰型升高,推测第1峰为应激峰,β-内啡肽、糖皮质激素起重要调控作用;第2峰为炎症峰,肠道内毒素入血及细菌移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将健康日本大耳家兔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每只静脉注射纯化的免肿瘤坏死因子0.5mg/kg。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出现类似内毒素引起的症状,各主要器官功能受到明显损害,血压降低,各主要器官重量比也明显升高,其病理形态学改变与多器官衰竭模型相似,大部分动物于实验结束前死亡。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纯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可引起兔多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45.
T-cell subsets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spleen were investigated prospectively by flow cytometry in a murine intrahepatic implanted tumor model. Peripheral blood OX-19 cells (pan T-cells) and W3/25 cells (Th cells) decreased with tumor development in tumor-bearing rats, giv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healthy ra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OX-8 cells (Ts cells). Hence, Th Ts ratio in tumor-bearing rat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Meanwhile, on day 17 following tumor implantation, in tumor-bearing rats with intrahepatic or peritoneal metastasis, there were less W3/25 cells and more OX-8 cells than those of hepatoma-bearing rats without metastasis (p<0.01). In the spleen, the phenotypes of lymphocyte markers showed less OX-8 cells and more OX-12 cells (B cells) tumor-bearing ra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in tumor-bearing host, not only was T-cell immune function inhibited, but also there was 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T-cell subsets.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cl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使用基于四维CT呼吸门控技术时的肿瘤靶区脱靶情况,探索放疗过程中门控准确性。方法收集2018—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行四维CT呼吸门控放疗的18例肺部肿瘤患者资料,获取患者治疗时的呼吸波形数据,对比分析各治疗工作周期中体表波形与采集四维CT时的体表波形,研究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脱靶的可能。结果18例患者共154个治疗分次、20790个治疗呼吸周期,其中7例患者共95个治疗呼吸周期门控开束脱靶振幅阈值Δm-en>0,占所有周期的0.46%,有13例患者共1419个治疗呼吸周期的门控关束脱靶振幅阈值Δm-dis>0,占所有周期的6.83%。13例Δm-dis>0的患者,实际肿瘤运动范围值(R_(G))均大于靶区外放范围值(M)与计划靶区运动范围值(R_(T))之和,R_(G)大于M+R_(T)值1.5倍以上者为7例,出束时相中含有处于呼吸曲线急速上升和下降时相者也为7例。R_(G)-M-R_(T)值与开束脱靶周期百分比(T_(en)%)、关束脱靶周期百分比(T_(di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57。结论呼吸门控放射治疗时,R_(G)大于M+R_(T)值1.5倍以上且门控出束时相中含有处于呼吸曲线急速上升和下降中的时相,将导致放射治疗脱靶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真空垫(VP)、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VB)和发泡胶联合乳腺托架(PB)对乳腺癌放疗中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次内患者移动及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2021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乳腺癌患者共9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VP组、VB组和PB组,每组32例。利用锥形束CT(CBCT)和计划系统获取患者...  相似文献   
48.
失血性休克扩充血容量的方法除输液途径、液体选择、输液剂量、速度、动态观察指标和防止并发病外,也要注意到患者的年龄、健康情况、出血原因、能否控制以及当时当地的抢救条件等。在扩充血容量之前应建立通畅的输液途径,如静  相似文献   
49.
ras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as基因突变常导致rasmRNA转录加速,ras蛋白合成增加。ras蛋白过度增多,是细胞发生转化、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大肠癌组织中ras蛋白表达,用时序检验方法分析ras蛋白表达对大肠癌生存率的影响。ras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8.48%,表达率与大肠癌Dukes分期、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ra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大肠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大肠癌患者。本研究表明ras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大肠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0.
脾脏切除对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影响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是直接参与细胞介导免疫调节的一个重要免疫器官,拥有全身循环T细胞的25%和B细胞的10~15%。Ts细胞的发育成熟与脾脏密切相关。切除脾脏势必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在对脾切除术后病人的随访观察中发现,无脾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