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1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在群体突发事件中建立规范高效的"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并分析其应用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9月共发生9起群体突发事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流程(即实施抢救措施同时建卡挂号,再逐一与各相关科室沟通);2013年10月—2016年12月共发生13起群体突发事件作为观察组,以急诊科为主导,医院内部多科(包括医务处、检验科、影像科、输血科、收费处、药房、外勤等)协作,制定应对群体突发事件"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比较2组群体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30 d和90 d生存率比对照组高(P0.05);突发事件各项救治措施耗时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急就诊套装"救治流程在应对群体突发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明显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压疮发生因素,针对不同的Braden分级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压疮调查表进行调查,排除患者不同Braden分级对压疮发生的影响,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压疮发生的因素。结果对Braden分级为有轻度危险的患者来说,2 h或更频繁的翻身(变换体位)、若受限于床应用气垫床、营养状况的护理及护理人员的培训及减压产品的应用等预防措施有意义;对Braden分级为有中度以上危险的患者来说,2 h翻身(变换体位)且避免骨凸起部位的直接接触、书面交接班及书面护理记录等预防措施有意义。结论对Braden分级为有轻度危险及中度以上危险的患者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压疮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附图)上行为Ⅰ导联,下行为aVL导联,系同次描记。上行中室性异位搏动配对间期明显不等,且出现室性融合波,异搏间期有最大公约数可寻,可确诊为室性并行心律。下行中室性异位搏动之配对间期相等,每隔2个窦性心搏则发生1次提前的室性异位心搏,颇似室性早搏三联律,但其异搏间期与Ⅰ导联有近乎相同之最大公约数,因而推测其亦为室性并行心律,只  相似文献   
24.
尿液假尿嘧啶核苷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2例原发性肝癌(PHC),65例其它各种肝病,1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尿液假尿嘧啶核苷(假尿苷,Ψ)PHC组的尿Ψ浓度(7.0±4.2nmol/μmol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0.7nmol/μmol肌酐)肝炎组(3.3±0.7nmol/μmol肌酐)肝硬化组(3.0±1.1nmol/μmol肌酐)及肝良性占位病变组(3.0±0.8nmol/μm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体会,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72例治愈,3例有效,3例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达96.1%。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无典型的临床特征,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尽早对其进行相应检查,做到早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解除患者的痛苦,减少复发概率,避免发展为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验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良策略。方法:分析国内外对于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理念、特点及研究进展,将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同传统方法验证理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结论:将指标化、终点化控制的传统验证体系改良为可视化、可溯源、立体化过程控制的方法验证系统。将方法建立及验证工作有机融合一体,为高质量数据提供保障。这个体系不但可有效整理记录方法建立及验证过程,利于分析方法转移过程中有效信息的传递,也有利于生物药物分析方法的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人体感染HBV后,可自身清除病毒或持续性感染,在成人感染者中有5%~10%不能清除病毒,导致慢性病毒携带状态。其造成肝损伤的程度不一,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进程不一、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亦很大,宿主的遗传因素对乙型肝炎的这些临床转归起了关键作用。目前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与HBV易感性和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调查急诊抢救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经由本院抢救室收治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收集患者入抢救室时的人口学特征、APACHE Ⅱ评分、是否使用肾脏毒性药物、24 h液体出入量及院内生存时间等相关指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COX回归研究AKI的发生对患者住院生存率的影响,并分析AKI严重程度对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纳入急诊抢救室的患者238例,其中108例发生AKI(45.4%),AKI 1期83例(34.9%),AKI 2~3期25例(10.5%)。APACHE Ⅱ评分>13分[ OR=1.11,95% CI(1.07~1.16), P<0.01],应用血管活性药[ OR=2.20,95% CI(1.08~4.49), P=0.03],糖尿病( OR=2.33,95% CI(1.23~4.42), P=0.01),24 h入量>3 L( OR=3.10,95% CI(1.17~8.25), P=0.02)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校正APACHE Ⅱ评分和年龄后,AKI仍是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KI严重程度显著增加急诊患者死亡风险[AKI1期 HR=1.45,95% CI(1.08~2.03), P=0.04; AKI2-3期 HR=3.15,95% CI(1.49~4.81), P=0.03]。 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中AKI的发生较常见。APACHE Ⅱ评分>13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糖尿病,24 h入量>3 L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AKI严重程度的增加,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9.
安琪  高健  廖荣丰 《安徽医药》2020,41(5):515-518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短期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连续性及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9年1~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30眼) DME且未治疗的患者,其中,11例(17眼)重度非增殖期(NPDR)患者作为重度NPDR组,12例(13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PDR)患者作为PDR组。抗VEGF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连续性及血流密度变化。结果 抗VEGF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子区厚度(FRT)、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PRT)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RT、PRT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节/外节(IS/OS)连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度NPDR组IS/OS连续率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密度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E患者行抗VEGF治疗后,短期内FRT、PRT降低,并且未加重黄斑区视网膜缺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的超声引导方式对经皮颈内静脉穿刺血透导管置管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了2011年5月-2013年4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336例经临床评估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脏病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行经皮颈内静脉穿刺血透导管置管术,对比观察了横切、纵切以及横切定位纵切进针三种不同的超声引导方式对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结果 336例患者中穿刺成功335例,成功率为99.7%,其中有1例因血管纤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失败,改行股静脉置管。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颈动脉损伤发生率为0.9%。结论横切定位纵切进针的方式是血透导管置管术的最佳超声引导方式,成功率相似,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