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创伤性脾破裂15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是一个含血丰富的实质性器官,质地较脆,虽然深藏在左上腹腔,有胸壁及肋骨的保护,但仍然易受外力损伤,高居腹腔脏器损伤的首位,其发生率几乎占各种腹腔脏器损伤的40%~50%[1]。近年来,由于车祸、施工事故等原因所致创伤性脾破裂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1995~2003年共收治创伤性脾破裂病人15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124例,女32例。年龄5.5~67岁,平均34.6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31例(19.9%),车祸伤76例(48.7%),钝击伤43例(27.6%),刀刺伤6例(3.9%)。合并其它脏器损伤:伴有其它脏器损伤者58例(37.1%)。…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7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阑尾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 ,居老年急腹症的第二位 ,张中声[1] 统计老年急性阑尾炎占同期各年龄组的4 .7%。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低下 ,且术后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早期诊断困难。所以 ,如何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依然是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8例 ,男 4 8例 ,女 30例 ;年龄 6 0~82岁。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症状。其中 ,34例患者伴有发热 ,38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2 0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及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体征 (2 5 .6 % )。伴有糖尿病3例 ,高血压 14例 ,脑血栓后遗症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巨脾10例切除手术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巨脾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均获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进行巨脾切除手术时一定要考虑到巨脾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的变化和全身生理性变化。因此,进行巨脾切除时,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巨脾切除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ABC法检测52例胃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定位。结果:52例中29例VEGF-C染色阳性,阳性率55.8%,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细胞质内,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63.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7.3%),X^2=4.59,P〈0.05;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72.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37.8%),X^2=7.44,P〈0.01。结论:VEGF-C的表达与胃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脾脏是一个含血丰富的实质性器官,质地较脆,易受外力损伤。创伤性脾破裂的发生率占各种腹腔脏器损伤的40%~50%。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56例。综合其临床资料分析本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氨基甲酸盐杀虫剂中毒肺部CT表现曾有过报道 ,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脑部CT表现未见报道[1] ,笔者报告我院2例并做初步讨论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认识。例 1 男 ,2 2岁。因故口服甲胺磷约 2 0 0ml,约 15min后送至当地卫生院 ,立即给予应用阿托品、解磷定、速尿等抢救药物 ,2 %小苏打水洗胃 ,约 5h后转至我院 ,因病人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术 ,3d后行颅脑CT检查 ,CT表现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密度增高 ,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 ,病灶CT值45HU(图 1)。 1个月后复查CT表现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图 1 平扫CT显示双侧尾状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 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C,VEGF C)在胃癌 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ABC法检测52例胃癌组 织中VEGF C的表达及定位。结果:52例中29 例VEGF C染色阳性,阳性率55.8%,阳性物质 主要位于细胞质内,VEGF C在有淋巴结转移的 胃癌组织中表达(63.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 移组(27.3%),χ2=4.59,P<0.05;低分化胃癌 中的表达(72.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 (37.8%),χ2=7.44,P<0.01。结论:VEGF C 的表达与胃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