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会厌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尸体会厌滋养血管的显微解剖观察,为喉移植、修复、重建以及会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头颈部正常、身体无明显畸形和外伤的成年尸体30具(男27具,女3具),常规颈部解剖下从舌骨至气管2~4环取下喉。在体式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喉上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走行及形态,并将喉上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附近分出的一支分布、走行于会厌的动脉命名为“会厌动脉”。结果30具(60侧)尸体中会厌动脉均起源于喉上动脉。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x-±s,以下同)为(1·06±0·16)mm,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79±0·13)mm。男性喉上动脉分支处外径平均为(1·09±0·12)mm,男性会厌动脉起始处外径平均为(0·81±0·11)mm。会厌动脉起始处到甲状软骨上角的垂直距离(27·16±3·85)mm。会厌动脉向上行于会厌前间隙的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内,于会厌谷或杓会厌皱襞附近形成会厌动脉袢,再发出2~5个分支。动脉袢位于甲状舌骨膜处或会厌谷黏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呈“M”、“N”、“Ω”“U”等形状。60侧中仅1侧在甲状舌骨膜外侧发出会厌动脉袢。结论会厌动脉袢是手术中会厌动脉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在使用会厌瓣作为喉功能重建时应注意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4%,占髋部骨折的35.7%。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晚5~6岁,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原因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扭转,跌倒或使大转子直接触地致伤造成;年轻人骨折则多因高能量损伤而致。由于该部血液循环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畸形及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作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确诊时多为晚期,术后化疗在70年代前为烷化剂单一化疗模式;采用铂类化合物后,多选用与烷化剂联合化疗。本文对德国莱化锡大学妇产医院1976年1月1日~1982年12月31日和1985年1月1日~1991年12月31日Ⅲ期卵巢上皮性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 从80年代中期起,含铂类治疗为首选治疗,而在此前按惯例采用非铂类治疗。治疗开始后6个月借助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治疗效果。患者平均年  相似文献   
14.
喉上动脉解剖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观察20具成人头颈部标本的喉上动脉变异支并测量,以了解喉上动脉及其变异支的分布、走行。  相似文献   
15.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再生医学的世纪 ,尤其是神经分子生物学的进展 ,神经元的再生性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只产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不久的一段时间 ,其后神经元的分裂即告结束。因此 ,当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创伤、缺血及变性疾病等原因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 ,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 ,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而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 ,如大脑瘫、脊髓横断性截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 (PD)等 ,是临床治疗的世界性难题。但这一观点已被打破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成人中枢和外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量研究大鼠从出生至12月龄脾脏主要结构的发育情况。方法从同群正常雄性SD大鼠中,在不同发育阶段(1d和1、3、6、12个月)随机抽选动物,每个年龄组6~7只。取完整的脾脏,切取组织块制作甲基丙烯酸树脂包埋切片,经过碘酸-雪夫试剂和苏木素染色后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脾内主要组织结构的总体积。结果从1d至1月龄,大鼠脾脏体积增长了6.7倍,从1月至3月又增长了2.0倍,从3至12月只增加了39%。脾脏在1日龄已形成动脉周围淋巴鞘,1月形成边缘区,3月形成脾小结,且脾血窦里充满血液。3~12月龄脾内白髓、红髓所占体积比例稳定,分别为23%~27%、67%~70%。结论大鼠脾脏在3月龄前生长快速,发育成熟,之后仍继续生长,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加味五苓散联合超声药物透入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将68例行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综合治疗相同,试验组加用加味五苓散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清IL-33、血清IL-35、腹围变化、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血清IL-33、IL-35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腹围差在治疗后48 h、72 h、96 h及120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加味五苓散联合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加快胃肠功能、减轻腹胀;血清IL-33、IL-35可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呕吐1年,加重10天入院。入院时T.36.7C、P.9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7/8kPa,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未见瘀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无异常发现。X线胸片未见心、肺、纵隔异常。腹部B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单纯缺血(ISC)组、缺血再灌流3小时(I/R1)、6小时(I/R2)、12小时(I/R3)、24小时(I/R4)、48/小时(I/R5)、72/小时(I/R6)、1周(I/R7)和2周(I/R8)组。采用暂时夹闭左侧肾动静脉45分钟的方法来诱导肾脏I/R损伤。放血处死动物后,摘取左肾,制备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ISC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近端小管刷状缘和基底纵纹紊乱。I/R1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空泡变性,近端小管刷状缘脱落,细胞之间出现裂隙。I/R2及3组.肾血管内有脱落的细胞碎片和少量上皮细胞出现,并有均质管型和颗粒管型,肾小管管腔扩大。I/R4及5组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腔内脱落上皮细胞增多,管腔进一步扩张并有上皮细胞缺失。I/R6组,肾小管内脱落上皮细胞和管型明显减少,近端小管管腔缩小,管壁增厚。互/R7及8组未见肾小管内有脱落上皮细胞和管型,管腔与正常对照相似,但上皮细胞核数量有增加。缺血45分钟再灌流能引起肾小管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针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干扰质粒的人宫颈癌SiHa细胞系并探讨其对SiHa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合成3条特异性干扰HPV16 E6/E7基因的shRNA片段并定向插入psilencer 2.1-U6 hygro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silencer 2.1-U6hygro-shE6/E7并转染入人宫颈癌SiHa细胞, Real- 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E6/E7 mRNA的表达,选择沉默效应最好的重组质粒并用潮霉素B稳筛,获得稳定表达重组质粒的SiHa细胞,并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分别运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 测序证实针对HPV16 E6/E7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hygro-shE6/E7构建正确;转染psilencer 2.1-U6 hygro-shE6/E7的SiHa细胞HPV16 E6/E7表达明显受抑,同时其增殖及迁移能力也明显受抑制。结论 psilencer 2.1-U6 hygro-shE6/E7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获得稳定沉默表达HPV16 E6/E7的人宫颈癌SiHa细胞系,证实沉默表达HPV16 E6/E7的SiHa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会明显受到抑制,这为进一步研究HPV 16 E6/E7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