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保护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个县13910名≥15岁的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中文版本的复合性国际诊断问卷(CIDI3.0)为筛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标准.结果 广西农村≥15岁居民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为9.20‰.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53,P=0.001),25~岁组患病率(17.26‰)最高.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8,P=0.02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患病率(4.74‰)低于初中及以下人群(10.12‰).不同婚姻状况的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70,P<0.01),未婚人群患病率(22.56‰)最高.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间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是影响广西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广西农村地区25~3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和未婚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较高,是广西农村精神分裂症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广西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收支现状,探寻优化对贫困群众开展医疗救助的对策.方法 收集2009~2019年广西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收入、支出、结余、救助人员情况等数据,分析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收支现状.结果 2009~2019年,广西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收入和支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5%和19.3%.财政补...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广西壮族农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样本人群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问卷921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壮族农民SCL-90任一因子分阳性率为45.80%,总分阳性率为21.90%;壮族农民SCL-90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和3省区(河北、浙江、广西)正常成人(P<0.05);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水平、宗教信仰、慢性病史、入睡时间、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水平壮族农民的SCL-90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宗教信仰、慢性病史、入睡时间和主观支持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性别、宗教信仰、慢性病史、入睡时间和主观支持是广西壮族农民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壮族农民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壮族农民社会支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样本人群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问卷921份.结果 壮族农民的支持总分均值为(39.26±7.86);壮族农民的支持总分及部分因子分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总分男性得分(38.52±8.28)分低于女性(40.39±7.04)分,P<0.01;未婚支持总分为(35.46±6.37)分低于已婚(36.67±7.42)分,P=0.025;有慢性病史者支持总分为(34.29±6.65)分低于无慢性病者(36.75±7.19)分,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是影响壮族农民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公共卫生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 ,关系到人群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是党和政府工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并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 ,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经常发生 ,西部地区更为突出。为此 ,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控制与处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使用粪便覆盖物是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必然要求,有关资料表明,草木灰是满足卫生、农业要求的覆盖物,但由于燃料结构的改变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使得今后草木灰会越来越少,尤其是一些城市的郊区无法获得,故寻找草木灰的替代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1号和2号覆盖物粪便无害化效果及村民的接受程度,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1年至2002年对其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37.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血浆置换既能机械性被动去除患者体内毒素,又能人为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部分替代正常肝脏功能,渐被临床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替代治疗。 目的:拟验证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 设计、时间及地点:人工肝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演变和血液实验室指标变化的自身对照观察,于2001-03/2007-12在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 对象: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1例,男 105例,女 16例,年龄25~50岁,全部为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乙型戊型混合感染2例。 方法:患者在恒温治疗室内,常规行血管穿刺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应用日本松和韶华公司Plasauto-IQ型全自动血浆净化装置及相应配套的管路、模型血浆分离器,按要求进行体外循环管路和血浆分离器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再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管路。每次置换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5 mg静推预防过敏反应。术中每次血浆置换量3 000 mL,血液泵流速60~100 mL/min,术中常规补充葡萄糖酸钙,并酌情应用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等抗过敏处理,术前、术中肝素负荷总用量为50~80 mg,术后患者使用肝素封管。121例患者共进行183次治疗,平均每例1.5次,根据病情间隔2~4 d进行1次,其中1次81例,2次28例,3次6例,4次3例,5次2例,6次1例。至首次血浆置换治疗开始算起,治疗后4周为疗程结束。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时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由凝血酶原时间计算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乙形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改变情况。 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1例经183次血浆置换治疗后,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改善,表现为食欲增加,体力增进,精神状态好转,腹胀减轻,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清蛋白、球蛋白、肌酐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升高。183例次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钙、血浆过敏、血压下降等反应共180例次,总发生率为98.3%。临床好转率为64.5%,其中早期83.8%,中期46.9%,晚期6.7%,同时1次与多次人工肝治疗临床好转率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人工肝治疗对早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好,多次人工肝治疗比1次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38.
附子石榴皮诃子散治疗霉菌性肠炎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7年2月~1989年2月,在我院门诊中西医结合科运用附子石榴皮诃子散治疗霉菌性肠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36例中,男27例,女9例;年龄21~68岁,其中21~30岁的4例,31~40岁的7例,41~  相似文献   
39.
40.
可持续的卫生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的焦点之一,现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共卫生教育应进行改革以满足公共卫生实践的需求.文章总结了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同时介绍了现行公共卫生教育系统与卫生管理结构.文章以实例说明如何填补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