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记载,结合临床归纳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新诊断标准,阐述气血与肛瘘术后创面的关系,总结益气生血法对于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作用。[结果]肛瘘术后愈合缓慢的创面属于中医溃疡的范畴,诊断时间多在三周以上,属于中医疮疡愈合的后期,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失于濡养,致创面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益气生血的治疗原则,并选用益气生血法代表方当归补血汤治疗,所用方药不仅切中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病机关键,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可促进术后创面的恢复。[结论]运用补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值得临床参考、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左金丸逆转胃癌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采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免疫蛋白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左金丸干预后各组基因蛋白表达量;同时构建RTKN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胃癌细胞系并验证,结合CCK-8法、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TKN基因干扰对胃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裸鼠体内实验将RTKN干扰的SGC-7901/DDP细胞移植到裸鼠皮下,分别给予左金丸干预4周后,记录移植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RTKN、p53、Ace-p53、HDAC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SGC-7901/DDP细胞中的RTKN表达量显著高于SGC-7901细胞,沉默RTKN显著降低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左金丸可显著降低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但沉默RTKN后其对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性及对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影响,提示降低RTKN表达后,左金丸的抗肿瘤作用被抑制。结论:RTKN通过p53脱乙酰...  相似文献   
3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近年研究证明纳洛酮能有效逆转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对HIE具有保护作用。我科自1998年6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中重度HIE52例。其中32例加用纳洛酮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BxPC-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蟾毒灵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NA含量测定法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PI标记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蟾毒灵能明显抑制BxPC-3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成正相关;可阻滞BxPC-3细胞于G#M期,并下调Bcl-2 mRNA的表达,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蟾毒灵组、蟾毒灵联合5-氟尿嘧啶(5-Fu)组对BxPC-3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提高,且蟾毒灵联合5-Fu组凋亡率显著高于5-Fu组与蟾毒灵组(P<0.01).结论 蟾毒灵显著抑制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于G2/MM期;与5-Fu联合应用可明显起到增效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ⅡA)及其纳米粒(Tanshinone ⅡA nanoparticles,TS—NP)治疗小鼠肝癌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S-NP,建立小鼠肝癌模型,采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肿瘤生长因子(tumor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SⅡA组、TS—NP各剂量组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生存期均明显延长,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其中与对照组比较,TS—NP组治疗作用优于等剂量的TSⅡA组,p38 MAPK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但TGFβ1的表达低于其他各组(P〈0.01);肝癌组织中p38 MAPK与TGFβ1表达呈负相关(r=-0.873,P〈0.001)。结论:TSⅡA及其纳米微粒能够抑制小鼠肝癌生长,延长生存期,而TS-NP的疗效优于等剂量的TSⅡA。其治疗肝癌的机制与抑制TGFβ1、上调p38 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质类。  相似文献   
36.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就诊年龄 <1个月 2例 ,~ 3个月 5例 ,~ 6个月 1例。早产儿 6例 ,足月儿 2例。起病后至确诊时间 15天~ 3个月。 4例出现广泛性、分布稠密的暗红色卵圆形、边缘清楚的斑丘疹 ,上覆污腻鳞屑 ,以臀部、四肢较多 ,3例掌跖、臀部呈斑疹样玫瑰疹 ,1例四肢、躯干皮疹呈牡蛎壳状脱屑。伴鼻塞 4例 ,反复出现口吐白沫、咳嗽、气促 3例 ,黄疸 1例 ,前囟膨隆、反复抽搐 1例。全部病例血清RPR阳性 (1∶3 2~ 12 8) ,TPHA阳性。父亲或 /和母亲均有不洁性生活史 ,具下疳、皮疹史父母各 1例 ,全部病例母亲血RPR…  相似文献   
37.
婴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1例报告宁德地区第二医院隋华宁德地区第一医院郑屏生我院1985~1995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1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16例,女5例;30天3例,~3月11例,~5月4例,~8...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进行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更好地开展儿童铅中毒预防工作。方法2001-04/2002-02在宁德市医院我院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除外非本地常住户口的0~14岁城市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个人状况、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血铅≥100μg/L有156例占20.2%(1μg/L=0.00483umol/L)。4~6岁年龄组儿童的血铅值(75&;#177;36)μg/L显著高于0~3岁年龄组(61&;#177;31)μg/L,不良卫生习惯组血铅值(78&;#177;33)μg/L)、被动吸烟组(73&;#177;29)μg/L、未补充钙剂组(71&;#177;31)μg/L,均显著高与对照组(P&;lt;0.01)。结论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服钙剂是降低血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0例临床分析宁德地区第二医院儿科赖婉玲隋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近年来受到临床关注的一类儿科出血性疾病,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本症10例,现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足月儿9例,早产儿1例。发病日龄均在生后30~73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对内质网应激致神经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中体内实验于辽宁省SPF动物重点实验室完成,体外实验于辽宁省脑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20~250 g)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滋补脾阴方药(ZBPYR)组,每组6只,制备空白及ZBPYR含药血清.以N-糖链抑制剂农霉素(tunicamycin,Tm,5压计μml)刺激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euro2a)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各浓度滋补脾阴方药含药血清(5%,10%,15%)为干预组,空白血清组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观察Neuro2a细胞牛存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Neuro2a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凋亡促进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统计结果行SNK-q检验.结果 各浓度ZBPYR含药血清预处理组(生存率:5%0.5295±0.0373,10%0.5843±0.0428,15%0.6274±0.0324;凋亡率:5%47.8733±2.8166,10%46.3366±1.2748,15%39.8833±1.0524)与Tm组(牛存率:0.1673±0.0213;凋亡率:62.7050±1.4056)相比,细胞牛存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各浓度ZBPYR含药血清预处理组GRP 78(5%2.1228±0.2251,10%1.3293±0.9443.15%;15%0.0931±0.1168)及CHOP(5%1.1776±0.2927,10%0.7290±0.1708,15%0.6577±0.1883)蛋白表达与Tm组(GRP 78 2.9149±0.5355;CHOP 1.6611±0.2913)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ZBPYR能提高Tm刺激后的Neuro2a细胞生存率,抑制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内质网应激及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