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 总结以股骨近端上移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手术技术要点,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5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同侧股骨近端截骨上移重建骨盆环连续性、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重建髋关节,男3例,女2例;年龄19~55岁,平均30.6岁。软骨肉瘤3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2例。3例肿瘤累及骨盆Ⅰ+Ⅱ区,2例累及Ⅱ+Ⅲ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功能,评价肿瘤学预后。结果 至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其余3例无瘤生存。主要并发症包括肿瘤局部复发、假体松动、植骨不愈合、浅表感染、坐骨神经麻痹。1例患者术后15个月发生植骨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可扶拐行走。1例患者因假体松动,术后26个月行翻修手术。1例患者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复发改行截肢手术;1例术后18个月局部复发,未进一步处理带瘤生存。MSTS评分为11~25分,平均19.2分。结论 同侧股骨近端上移重建骨盆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重建骨盆连续性的方法,既适用于骨盆Ⅱ+Ⅲ区缺损,也适用于骨盆Ⅰ+Ⅱ区缺损。但此术式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近期效果与骨盆假体类似,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半关节重建术后持续被动运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89~1993年共有68例骨肿瘤在本院行大块切除,并以异体骨或灭活的自体瘤骨行半关节重建术,根据术后处理情况将这些病人分为二组,一组术后关节外固定4~6周,而另一组术后即接受CPM(持续被动运动),经过5个月~4年的随访,发现CPM组膝关节(20例)平均屈曲度比固定组(21例)大50°(P值(0.001)。根据本研究结果,作者认为CPM具有(1)预防或克服重建关节的强直,(2)不妨碍创口、韧带和肌腱的愈合,(3)病人相对无痛苦。  相似文献   
13.
14.
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1988年2-2001年12月,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中位年龄58.5岁。肺癌12例、乳腺癌9例、甲状腺癌7例、前列腺癌5例、肝癌和肾癌各4例、胃癌1例、未发现原发灶5例。前路手术31例,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术11例,后路手术5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9例,C级12例,D级13例,E级7例。结果:术后疼痛消失31例(67.39%),缓解12例(26.09%),无明显缓解3例(6.52%),1例术后3d死亡。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38.2个月。33例死亡,存活8例。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3例,D级13例,E级21例。4例内固定松动,1例断裂。结论: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预期寿命、肿瘤的位置和类型、对各种治疗的敏感性、脊柱的不稳定程度和神经症状综合考虑,手术治疗采用经前路、前后联合入路或后路手术,体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反义基因治疗降低人骨肉瘤MG-63细胞c-myc的表达,并探讨顺铂对c-myc低表达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方法: 以腺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反义c-myc的重组腺病毒(Ad-Asc-myc),并在体外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降低MG-63细胞c-myc的表达,与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后,采用MTT、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FCM)、透射电镜等检测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凋亡作用。 结果: 构建的Ad-Asc-myc体外转染MG-63细胞48 h后,可明显降低c-Myc蛋白表达,并与浓度为2.0 mg/L的顺铂作用2 h后 ,对MG-6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可达38.0%;转染的细胞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而E2F-1的表达无变化;FCM、电镜等显示Ad-Asc-myc转染后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并增加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凋亡作用。 结论: 降低c-myc表达能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并增加顺铂对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文献复习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方法结合文献对骨肉瘤化疗的历史背景、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的给药途径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结果2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化疗是目前提高骨肉瘤生存率的最主要手段,但在积极的治疗过程中仍有40%左右的病例治疗失败,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有关。结论提高骨肉瘤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增加化疗剂量强度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骨肉瘤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病灶刮除液氮冷冻灭活结合皮质骨支撑治疗股骨头颈部侵袭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11例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均采取病灶刮除加液氮注入法冷冻灭活,缺损处以自体(或异体)腓骨和自体髂骨填充修复,7例辅以内固定。结果 11例随访3~10年(平均6年6个月)。参照Ennek-ing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7例,良4例。结论 该疗法是治疗股骨头颈部侵袭性肿瘤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髓内钉内固定与脂肪栓塞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长骨骨折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许多骨科手术本身也可能诱发。特别是与长骨骨干髓内处理有关的手术。本文就髓内钉内固定是否会引起或增加脂肪栓塞的风险,其发病因素及诊断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因术后肢体不等长及关节功能不理想等问题是骨肉瘤保肢术的难点.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保肢手术治疗儿童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2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报告表面骨肉瘤的两种少见亚型,即骨膜骨肉瘤和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 5例骨膜骨肉瘤和 4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患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并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5例骨膜骨肉瘤患者,男 1例,女 4例;年龄 28~ 42岁,平均 35岁;肿瘤位于胫骨上段者 4例,股骨下段者 1例。 4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患者,男 3例,女 1例;年龄 17~ 23岁,平均 19.25岁; 4例患者肿瘤均位于股骨下段。结果 5例骨膜骨肉瘤均予以广泛切除,除 1例因局部复发行截肢术,现无瘤生存 1年 3个月外,余 4例已无瘤生存 3~ 9年,平均 5年 9个月。 4例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患者,虽经积极综合治疗,但仅 1例无瘤生存 7年; 1例术后 2年 5个月复发而截肢,现无瘤生存 1年 9个月; 1例于术后 2年 4个月死于肺转移;另 1例在确诊后 3个月死亡。结论骨膜骨肉瘤和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各具鲜明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骨膜骨肉瘤恶性程度较低,应采用以局部广泛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则与经典的髓内骨肉瘤相似,预后较差,必须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