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6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医药卫生   282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戒断1周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突触后致密质95(PSD-95)的表达变化,探讨吗啡依赖戒断对海马CA1区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时程(1周、2周、4周)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并自然戒断1周后,应用RT-PCR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及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下降(P〈0.01),吗啡依赖2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有所上升(P〈0.05),但仍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吗啡依赖4周戒断组大鼠海马CA1区的BDNF及PSD-95表达较吗啡依赖1周戒断组大鼠、吗啡依赖2周戒断组大鼠均下降(P〈0.01)。结论BDNF及PSD-95在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1周后的海马CA1区的表达降低,吗啡依赖戒断对海马CA1区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治疗四肢骨干骨折达到生物学固定的方法,促进骨愈合。方法在C臂机监测下运用徒手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肱骨、股骨、尺桡骨骨干骨折共计53例。结果53例中50例得到随访,骨折处愈合,上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闭合穿针内固定是四肢骨干骨折有效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6例联合术前淋巴显像与术中1探测仪和蓝染料检测乳腺癌SLNB的结果。结果全组SLNB成功率98.2%(703/716),验证组SLNB的假阴性率16.0%(15/94)。淋巴显像共成功地确定出620例患者(86.6%)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并在36例患者(5.0%)中发现了腋窝以外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确定SLN的失败率与原发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注射同位素到显像的时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注射示踪剂前已进行肿瘤切除活检的患者,其淋巴显像成功率低于未行肿瘤切除活检者;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显像的成功率低于淋巴结阴性患者。术中确定SLN的成功率在术前淋巴显像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9.5% vs 91.0%,P〈0.01)。术前淋巴显像是否成功确定SLN与SLNB的假阴性率无显著相关性(P=0.731)。结论乳腺癌SLN术前淋巴显像可以预测术中SLNB的成功率,同时术前淋巴显像有助于确定腋窝以外的SLN,但术前淋巴显像并非乳腺癌SLNB所必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多种特异性抗体,寻找过敏因素。方法:应用改良酶联免疫技术对哮喘患者血清中38种过敏原之特异性IgE抗体进行检测。结果:75例哮喘患者血清中均检测出1种以上特异性抗体阳性,提示可能为明确及可疑过敏因素。结论: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可作为哮喘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HPLC法测定妇宁阴道片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妇宁阴道片由苦参、黄柏、黄芩、莪术、儿茶等十一味中药组成,是由妇宁栓(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改剂型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细菌、病毒、霉菌、滴虫等引起的阴道炎、阴道溃疡、宫颈炎、宫颈糜烂、阴痒、阴蚀等.  相似文献   
106.
老年肺癌的外科治疗(附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老年人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老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癌的特点是男性多见,病理类型以鳞癌居多;吸烟时间长,确诊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早期诊断,采用适当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人肺癌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正交设计法优选草乌炮制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正交设计,以草乌炮制前后总生物碱和酯型碱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草乌炮制工艺。试验数据经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处理,选择出草乌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水浸润透,切厚片,加压(127℃,0.15MPa)蒸3h。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大鼠尾核内一氧化氮(NO)对动物痛阈(痛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Arg)、D-精氨酸(D-Arg)、硝普钠(SNP)和血红蛋白(Hb)等,观察0~30min内大鼠痛阈的变化.结果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NO的前体L-Arg和供体SNP引起明显的痛敏效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微量注射D-Arg、Hb及SNP和Hb的混合液后大鼠痛阈变化30min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内NO水平升高具有明显的痛敏效应,提示大鼠脑内NO在痛觉调制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大鼠尾核内L-精氨酸(L-Arg)、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亚甲基蓝(MB)等对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L-Arg组、L-NAME组、MB组和生理盐水(NS)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给药后6、12、24、48和72h尾核内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尾核内nNOS神经元散在表达,阳性部位主要在胞浆,神经纤维也有表达。L-Arg组nNOS神经元较正常表达增强(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8h达最高点。MB和L-NAME组nNOS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减弱(P〈0.05),随时间延长继续减弱,48h达最低点。结论尾核内L-Arg通过NOS生成NO而发挥痛敏作用,L-NAME和MB通过抑制NOS的功能而减少NO的生成产生镇痛作用,NOS是体内合成NO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原发灶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例GIS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例行完全手术切除,分析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及肿瘤直径<5~10 cm和以肿瘤直径5 cm、10 cm为界的GIST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复发转移8例,均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2%、77.60%、67.26%.肿瘤直径<5 cm、5~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84.40%和28.00%(P<0.05),肿瘤直径<5 cm与≥5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54.31%(P<0.05),肿瘤直径<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0%、28.00%(P<0.05).结论:GIST完全切除后,肿瘤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