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病历摘要 男性,69岁,因咳嗽咳痰半个月,腹痛2d于2002年5月22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畏寒发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12.6×10~9/L、N0.86、Plt 265×10~9/L,诊为“支气管肺炎”予头孢拉丁、丁胺卡那静脉点滴,泰诺口服,3d后体温正常,仍有咳嗽。入本院前3d开始出现双下肢红色皮疹。入院前1d出现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大便发黑,故来我院门诊。门诊B超示肝囊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以肾病综合征(NS)为表现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及免疫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肾活检163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中表现为NS的67例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免疫分型的资料。根据Lee病理组织分类标准,肾小球病变程度分为Ⅰ~Ⅴ级,肾小管间质组织学改变分为Ⅰ~Ⅴ级。根据IgA在肾小球沉积的部位不同分为系膜沉积伴肾小球基底膜沉积(MS+GBM)组;单纯系膜沉积MS组。结果:①163例IgAN中表现为NS 67例,占IgAN的41.1%。②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41例,其中26例(63.4%)表现为单纯性NS;Ⅰ~Ⅲ级23例(占56.1%)。MS+GBM组26例,其中20例(77%)表现为肾炎性NS;Ⅲ~Ⅴ级19例(占73.1%)。③免疫荧光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IgAN患者中,MS组以IgA+IgM+C3+C4型(48.8%)、IgA型(29.2%)及IgA+IgM型(22%)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42.3%)和IgA+IgM+IgG+C3+C4型(30.8%)为主。④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MS+GBM两组肾小球损伤程度无差异,均以Ⅱ~Ⅲ级为主。⑤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67例以NS为表现的患者中MS组以Ⅱ级(占51.2%)和Ⅲ级(占26.8%)。结论:IgAN表现为NS者MS组以单纯性肾病为主,MS+GBM组以肾炎性肾病为主;MS组和MS+GBM组肾小球损害均以Ⅱ~Ⅲ级为主;免疫荧光MS组以IgA+IgM+C3+C4型、IgA型、IgA+IgM型为主;MS+GBM组以IgA+IgM+C3+C4型和IgA+IgM+IgG+C3+C4型为主;MS组肾小管损害以Ⅱ~Ⅲ级为主;MS+GBM组肾小管损害以Ⅳ+Ⅴ级为主。NS表现的IgAN在合并毛细血管壁沉积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放疗对带有不同危险因素患者局部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457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明确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以这些因素进行分层,通过生存分析探究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放疗对整体患者的生存(HR=0.949,95%CI:0.435~2.074,P=0.896)与复发(HR= 0.611,95%CI:0.231~1.614,P=0.320)不是独立有益因素,结外浸润(ECE)和组织学Ⅲ级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这两个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放疗对具危险因素患者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ECE+组OS:P=0.020,LRRFS:P=0.014;Grade Ⅲ组OS:P=0.002,LRRFS:P < 0.001;)对无危险因素组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ECE-亚组OS:P=0.353,LRRFS:P=0.796;GradeⅠ~Ⅱ亚组OS:P=0.267,LRRFS:P=0.589)。   结论   结外浸润和组织学Ⅲ级是T1~2期伴1~3枚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放疗可以明显改善这些带危险因素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和总生存,而对于未发生结外浸润及组织学级Ⅰ~Ⅱ的患者,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绍兴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以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绍兴市城区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5.
患者,女,46岁,5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500 mg tid),未监测血糖.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具体实验室化验资料不详,自述出院时Scr为94 μmol/L.近日胃纳差,仍坚持口服二甲双胍.1d前恶心、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为咖啡色液体)、腹泻(每日数次、质稀),余无异常.至杭州某医院就诊,查Hb 92 g/L,大便隐血阳性,Scr 653 μmol/L,BUN 21.63 mmol/L,随机血糖2.2 mmol/L,于2011年7月28日送本院急诊转病房.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肝炎、结核、重大手术外伤、药物食物过敏、疫源接触等病史.体格检查:BP 150/80 mm Hg,轻度贫血貌,余无特殊.24h尿量1000 ml.辅助检查:WBC 11.2×109/L,N0.921,Hb 96 g/L,Hct 0.292,Plt 218×109/L,SR 15 mm/h,CRP 0.7 mg/L.尿WBC+/HP,RBC 0~1/HP,pH 5.5,相对密度1.011,蛋白质+,葡萄糖3+,酮体+,白细胞3+.大便WBC 2~4/HP,隐血阴性.ALT 61 U/L,葡萄糖8.26 mmol/L,BUN 24.6 mmol/L,Scr 688 μmol/L,尿酸714 μmol/L,血Alb 42 g/L,K+ 4.27 mmol/L,Na+ 139.2 mmol/L,Cl- 81.4mmol/L,肌钙蛋白(TNI)0.12 U/L,肌红蛋白阴性,肌酸激酶微量,糖化血红蛋白9.0%.血气分析:pH 7.19,乳酸16mmol/L,二氧化碳分压39 mm Hg,碳酸氢根14.5 mmol/L,标准碳酸氢盐14.7 mmol/L,标准碱剩余-12.1 mmol/L,渗透浓度298.2 mmol/L.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系列、甲状腺功能、乙肝三系、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6.
陶玲玲  程静  王瑜  陈钦开 《江西医药》2021,56(10):1675-1677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带绦纶套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医源性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带绦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但未发生医院相关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带绦纶套中心静脉导管但发生医院相关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诊断结果、基础信息、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获取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细菌培养,了解细菌类型,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股静脉置管率、长期置管率、合并其他感染灶率、合并基础疾病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WBC、RBC、PA、PCT、ALB、Hb、GIo、SCr、S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类型、合并其他感染灶、合并基础疾病、插管部位、ALB、PCT是导致带绦纶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高于其他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血液透析患者带绦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医院相关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明确感染菌株类型,可辅助临床用药,及时有效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07.
108.
脉冲给药系统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定时释放药物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用于治疗某些节律性发作的疾病。人体血压在清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本研究根据人体血压节律性,将降血压药物坎地沙坦酯制成具有时滞效应的脉冲杯形片。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和溶蚀实验,考察影响杯形片释药时滞的因素,并经口给予家兔坎地沙坦酯市售片和脉冲杯形片,分别观察其颈总动脉血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顶层阻滞材料的处方和用量等因素影响释药时滞。家兔经口给予市售片(98±17) min后血压开始下降;经口给予脉冲杯形片后(278±29) min后血压开始下降。坎地沙坦酯脉冲杯形片在家兔体内具有(180±34) min的释药时滞,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40 mg·d-1、80 mg·d-1、别嘌呤醇300 mg·d-1治疗6个月;另选24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尿酸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前痛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痛风治疗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有所下降;治疗前痛风治疗组血清NALP3水平低于对照组,药物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有所上升。结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这类患者血尿酸水平,降尿酸治疗可能存在下调体内炎症反应的趋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选取活动期RA患者50例为RA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5例为RA合并恶性肿瘤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记录RA组与RA合并恶性肿瘤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及DAS28评分.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在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A合并恶性肿瘤组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均高于R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RA组血清HIF-1α、ICAM-1、V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合并恶性肿瘤组的RF、anti-CCP水平及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RA组(P﹤0.01).经ROC曲线分析可知,HIF-1α、ICAM-1、VCAM-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785、0.752.结论 RA患者血清HIF-1α、ICAM-1、VCAM-1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RA合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