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64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胶囊内镜是近年来由以色列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电磁干扰(非生理来源的电信号)可影响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复除颤器的功能,甚至可产生严重心脏并发症。因此,确定胶囊内镜元件和心脏起搏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效价,并与传统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怀疑小肠出血住院患者分为两组:A组58例,为1998年至2005年问行传统检查患者;B组93例,为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间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通过统计两组的诊断率、特异性治疗率、检查费用和其他相关累计费用,分析传统检查和胶囊内镜检查的成本效果比及综合成本效果比情况,并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A组和B组对小肠出血病因的诊断率分别为22.4%(13/58)及86%(80/93),总检查费用分别为133750元及790500元。仅从检查成本效果比分析,B组(9881.3元/例)略优于A组(10288.5元/例)。此外,由于B组的诊断率显著高于A组(P=0.001),而根据诊断结果指导的特异性治疗率B组高于A组(49.5%比12.1%),即B组能更有效终止和节省因病因不能明确而反复就诊、检查、支持治疗和住院等费用。故经调整后的综合成本效果比B组(9881.3元/例)明显优于A组(从1个月的16361.5元至5年以上的97424.0元/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A组比B组每例多花费6480.2~87542.7元,是B组的1.7~9.9倍。结论对于经胃镜、结肠镜检查阴性而疑有小肠出血的患者,尽早选择胶囊内镜检查比反复进行传统检查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方式对术后失血量和术后子宫内膜炎的影响。方法 920例接受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4组:A组为人工剥离胎盘+脐带夹闭;B组为自然胎盘剥离+脐带夹闭;C组为人工剥离胎盘+脐带不夹闭;D组为自然胎盘剥离+脐带不夹闭。排除标准:分娩期使用抗生素、绒毛膜羊膜炎,需要紧急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破膜超过12 h、出血倾向、胎盘位置异常、产后出血等。评价指标为术后48 h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值、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胎盘娩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4组中产妇平均年龄、胎次、胎龄、膜破时间长短、阴道检查次数等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人工剥离胎盘组(A组和C组)与自然胎盘剥离组(B组和D组)相比,术后48 h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1)。人工剥离胎盘组(A组和C组)比自然胎盘剥离组(B组和D组)术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自然剥离组B组和D组相比,血红蛋白减少量、血细胞比容减少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P=0.07,P=0.06),但胎盘娩出时间和手术时间C组和D组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3,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剥离胎盘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及子宫内膜炎的发生,而脐带不夹闭可促进胎盘剥离,进而减少手术时间和剖宫产出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持续静滴奥美拉唑(OME)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用国产OME 40 mg静脉滴注,接着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用同药40 mg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结果:试验组止血29例(96.7%).对照组止血23例(71.9%).结论:OME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优于分次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7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较大变化,护理教育的层次、规模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发展比较其他医学学科滞后,与国际护理教育间有较大差距,如何面对现存的诸多问题与挑战,紧跟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6.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但在医院尿路感染中与导管有关的菌尿症可达37.3%~56.0%,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菌尿阳性率逐日增加,从第2日的11.1%上升至第10日的100%。因此探讨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已成为我们护理人员所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7.
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莱钢总厂莱钢医院陈海英陈芳刘训田患者男,22岁。因呕吐后腰背部剧烈疼痛1小时就诊。就诊前一天有醉酒、呕吐史。查体:T36℃,R20次/min,Bp17/9kPa。痛苦病容,辗转体位。颈部无皮下气肿,心肺...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通过观察富硒灵芝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中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VitD3及喂养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富硒灵芝高剂量组、富硒灵芝低剂量组、血脂康阳性药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中血脂、NO、ET-1、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富硒灵芝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C、TG、LDL-C、ET-1、TXB2水平,升高HDL-C、NO、6-keto-PGF1α水平。结论:富硒灵芝能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并对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对股骨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建立髋关节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于术后不同时点取股骨头关节软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股骨头关节软骨的病理组织学结构改变;利用Van Gieson胶原纤维染色法观察胶原纤维沉积变化;观察VEGFmRNA原位杂交表达。结果:关节软骨形态结构逐渐紊乱,再灌注后软骨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加重股骨头关节软骨的损伤,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及细胞环境不稳定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早期股骨头关节软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