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外阴Paget病合并大汗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Paget病合并大汗腺癌1例陈晓端赵承洛患者,女性,65岁。因反复外阴痒6年,做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癌”转入我院。妇检:外阴大片湿疹样病变,遍及大小阴唇及阴蒂,色红、湿润,表皮粗糙、微隆起,小块白色及糜烂区散在其中。右大阴唇内侧可及蚕豆大硬结,无压...  相似文献   
5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候选抑癌基因。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FHIT基因在宫颈浸润性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53.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以良性居多,起源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或纤维组织,亦可起源于血管壁的平滑肌或纤维组织。子宫肉瘤较为少见,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4%。典型的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都较容易诊断。由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特殊的组织学形态和生长方式较多,有些肿瘤组织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不相符合,具有良性形态的平滑肌瘤可以浸润或转移性生长。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定义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4.
患者31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B超示子宫肌瘤而于2004年12月入院,患者19972年因侵蚀性葡萄胎伴肺转移化疗8个疗程,子宫及肺部病灶消失。1998年顺产一男孩。2003年1月因不全流产在当地卫生院先后3次行刮宫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吕前壁近宫底肌壁间有一直径约2.5cm的灰红色结节,质偏软,边界欠清晰,肿物内可见上许褐色液体,双侧附件正常。  相似文献   
55.
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端  赵承洛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2):128-128,T002
患者 2 6岁 ,因月经过多 1年余 ,B超诊断为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于 1999年 11月 19日收入我院。入院后妇科检查 :子宫前位 ,略大 ,双侧附件阴性。初步诊断为子宫粘膜下平滑肌瘤。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内赘生物 5cm× 4cm× 4cm ,蒂宽 2cm ,给予宫腔镜下行肌瘤电切割术 ,手术顺利 ,出血不多。术后病理检查 :切除组织为一堆破碎灰白色肌性组织 ,体积为 6cm× 4cm× 2cm ,切面条纹欠清晰 ,质地中等 ,稍感细腻。镜下 :肿瘤由异形子宫内膜腺体和平滑肌组织构成 ,腺体形成良好 ,腺腔大小不一 ,有乳头结构 ,可见 2~ 4个腺体相互背靠背 ,…  相似文献   
56.
对780例死亡围产儿进行尸检统计,发现畸形围产儿150例,占围产儿尸检的19.23%。并进一步对150例畸形围产儿母亲的年龄、职业、既往异常生育史、本次妊娠接触可能致畸因素,妊娠并发症等作了调查,与正常组进行对照,探讨了围产畸形的相关因素。结果提示死亡围产儿畸形率有增高趋势,并结合临床,提出了孕期应加强监护,对出现羊水过多、过少和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7.
五例卵巢类固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310006)陈晓端,周彩云,赵承洛我院从1973~1993年中共诊断卵巢类固醇细胞瘤(脂质细胞瘤)5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参考有关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年龄18~53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LC3、组织蛋白酶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以及5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LC3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并分析。结果:LC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增生期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01,P<0.001) LC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以及手术病理分期呈明显的负相关(r=-0.390,P<0.001;r=-0.312,P<0.05)。组织蛋白酶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增生期内膜(P<0.05)。结论:自噬活性相关的LC3、组织蛋白酶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下降,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9.
子宫颈腺癌组织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1和bak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而宫颈腺癌发生的相对数及绝对数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的资料显示 ,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 2 0 % [1] 。我们通过对宫颈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G 1、bak在宫颈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一、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1990年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手术治疗宫颈腺癌 36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分期为Ⅰ~Ⅱa期 ,其中黏液腺癌 2 4例 ,腺鳞癌 6例 ,腺棘细胞癌 2例 ,内膜样腺癌 2例 ,透明细胞癌 2例 ;其中高分化 9例 ,中分化 15例 ,低分…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二步法 )检测3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和 8例对侧正常输卵管组织中bFGF、VEGF蛋白的表达 ,以CD34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 ,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 bFGF、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 (30 /30 )、86 6 7% (2 6 /30 ) ;3/8、3/8。输卵管癌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MVD与bFGF、VEGF的表达有正相关性。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中 ,bFGF在临床分期Ⅲ期表达较Ⅰ期和Ⅱ期者高 (P <0 0 5 )。结论 bFGF、VEGF和MVD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的表达较强 ,bFGF、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