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7年至2009年采用MPCNL技术对6例10~36个月的婴幼儿上尿路结石进行了治疗。全麻插管成功后,患肾逆行插管,俯卧位,垫高腹部,注入造影剂使肾脏各盏显影。C臂X线引导下,穿刺肾下盏或中盏,建立14F工作通道。6~7.5F细输尿管镜经工作鞘进入肾内,钬激光击碎结石。常规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结果6例患儿顺利接受了手术,手术时间26~45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后2周复查超声或KUB,结石完全取净,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PCNL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较高的结石取净率。采用14F的手术通道下的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可有效减少组织的损伤和提高清石率。  相似文献   
82.
微通道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小儿膀胱结石(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小儿膀胱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5月至2009年1月,采用微通道经皮膀胱取石术对16例小儿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年龄1~7岁,结石直径9~27mm。插管全麻仰卧位,经尿道置入8F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充分充盈。于耻骨联合上1~2cm处用18G穿刺针穿刺膀胱,置入金属导丝。8F筋膜扩张器沿导丝依次扩张皮肤至膀胱至16F,留置16FPeel-away鞘。内窥镜经工作鞘入膀胱,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击碎结石,碎石沿皮肤膀胱通道冲出。术毕留置12F或14F膀胱造瘘管,未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管术后1周拔除。结果本组16例手术均成功,结石取净率100%。患儿无明显出血、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3个月,无排尿困难、无尿道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结论微通道经皮膀胱取石术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可有效避免传统开放手术的较大创伤及经尿道手术导致的术后尿道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醛固酮对主动脉Fibulin-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1)空白溶剂设为对照(60%丙二醇+10%乙醇+30%双蒸水);(2)醛固酮腺瘤:泵入醛固酮(1 μg/h);(3)醛固酮腺瘤+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100 mg/(kg·d)];(4)醛固酮腺瘤+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25 mg/(kg·d)].渗透泵内分别注入醛固酮或空白溶剂,然后将其埋植于大鼠背部皮下.8周后,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Fibulin-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腺瘤组大鼠主动脉Fibulin-5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肼苯哒嗪不同,依普利酮可以抑制醛固酮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 醛固酮可以直接诱导主动脉Fibulin-5 表达增加,后者在醛固酮增多引起的主动脉重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三聚氰酸)致肾结石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167~206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每只大鼠每日进食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量的不同,将实验组又随机分为A、B、C三组.将计算出的每只大鼠每日进食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量,溶于2 mL1%羧甲基纤维素钠内配制成混悬液予实验组灌胃,灌胃1周.对照组每日予2 mL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周.灌胃结束时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并观察肾脏病理切片.结果给予不同剂量三聚氰胺其类似物后观察肾脏病理切片均有结晶形成,但181 mg组动物死亡率高,32 mg组结石形成率低.结论采用121 mg/(kg.day)(2 mL/day,共1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灌胃,能成功建立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三聚氰酸)肾结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钬激光碎石及息肉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息肉患者行微通道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及息肉切除的治疗.结果 56例患者碎石成功率为100%,结石取净率为98.2%(55/56),1例患者结石碎屑下移.手术时间平均32min,出血量平均8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3d,双"J"管留置4~12周,拔除双"J"管后随访6个月输尿管无狭窄,肾积水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微通道经皮肾穿刺造瘘钬激光碎石及息肉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息肉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自1990年Olayman等首次经腹腔途径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肾切除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疗肾癌的主要术式.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月通过后腹腔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临床资料本组216例,男126例,女90例,年龄17~76岁,结石大小为(12±3.1)mm,结石部位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至L4横突之间,左侧102例,右侧114例,65例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失败者。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确诊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扩张,肾脏中、重度积水,逆行输尿管插管不能通过结石部位。  相似文献   
88.
病例男,4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肉眼血尿、会阴胀痛2月收住。曾于外院按“前列腺炎”治疗,无好转。既往:3年前曾因膀胱颈部多发移行细胞癌(直径为1.5cm的肿瘤2粒)行TURBt术,术后病检为移行细胞癌Ⅱ级T1期。术后行BCG灌注1次/周×6次,比柔比星灌注1次/月×12次。入院检查:肛检前列腺Ⅱ度大小,质地坚硬压痛明显。尿常规正常,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脓细胞+++。血清PSA正常。KUB+IVP未见异常。B超示前列腺炎声像图。CT平扫示前列腺增大,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强化后密度不均匀,但前列腺周围边界清晰。入院诊断:前列腺脓肿。  相似文献   
89.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完全鹿角形结石38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4月~2007年6月我院对2000余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了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对其中38例完全鹿角形结石采用了多通道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0.
医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基础,在本科阶段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养成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立探索真理的习惯,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挖掘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围绕创新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从优化本科课程体系、健全教育管理机制、细化创新能力提高过程3个方面,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推进创新型医疗人才的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