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6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应用较多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4年至今,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各型腹股沟疝3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保护效果。方法 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单纯热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R group)阻断左肺门1 h后,开放左肺门再灌注2 h,取左肺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后,处死大鼠。左肺上段测湿干比(Wet/Dry Ratio,W/D),中段做组织切片,下段检测MPO浓度;乌司他丁常规剂量组(ulinastat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UC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1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乌司他丁大剂量组(ulinastatin high-dose group,UH group)阻断左肺门前,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0 000 IU/kg,其余程序同IR组。结果 IR组与UH组比较,血气分析中肺静脉血的氧分压(PO2)与W/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9.5±18.3)mmHg vs.(128.5±17.7)mmHg,(5.30±0.13)vs.(5.08±0.25),P<0.05];MPO浓度检测结果,IR组、UC组与UH每两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57.36±10.51)ng/mL,(45.74±8.13)ng/mL与(28.30±6.28)ng/mL,P<0.05];组织切片可见IR组较UC组和UH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钛板固定系统在胸骨横断切口中与传统钢丝固定的区别。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9例胸骨横断切口行胸腺和胸腺瘤切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钢丝缝合胸骨120例(钢丝组),应用钛板固定系统129例(钛板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短期(1周内):(1)钛板组患者的胸骨稳定性明显优于钢丝组(P<0.01);(2)钛板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为3.79±1.31,低于钢丝组的4.48±1.43 (P<0.01);(3)钛板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78±0.79)天,早于钢丝组的(3.59±0.89)天(P<0.01);(4)两组间的表面伤口延期愈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长期(6周以上):钛板组的胸骨愈合率优于钢丝组(P<0.05)。结论 钛板固定系统对胸骨断端的固定呈高强度三维固定。在胸骨横断的手术患者中使用钛板固定系统能有效提高术后患者的胸骨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患者活动能力,降低远期胸骨不愈发生率,较传统钢丝固定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4.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48例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痔出血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并对止血效果进行随访观察评估,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75岁,Ⅱ度痔26例,Ⅲ度痔14例,Ⅳ度痔8例,48例患者常规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疾患,行肛门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为内痔出血,痔核明显隆起,部分黏膜糜烂,所有病例有药物治疗病史,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颈动脉灌注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颈动脉灌注消栓灵、灯盏花联合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55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4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灌注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达到补气、活血化瘀的效果,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半暗带区的供血状态,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对不同性别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分为女性组(36例)和男性组(38例),应用吉非替尼进行单药治疗,口服剂量为250 mg/d。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女性组和男性组的总有效率(47.2%vs 26.3%,P=0.062)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9个月vs 5.7个月,P=0.0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中女性腺癌患者的有效率(53.8%)与以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1个月)明显优于男性鳞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对于晚期NSCLC患者,在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情况下,合理选择优势人群,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疗效较高,能有助于提高NSCLC临床个体化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体能状况KPS≤50分的晚期癌症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缓解、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146例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2例,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2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21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CR+PR)仅为2.7%,对照组无缓解病例;而临床受益率(CR+PR+SD)为6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9%,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中位生存期(MST)为6.7个月,高于对照组的5.2个月(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良好率分别为17.6%和66.2%;对照组则分别为15.2%和22.2%,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极少。讨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体能状况KPS≤50分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能缓解癌痛,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银川市宾馆集中空调、热水系统军团菌污染现状及相关人群感染水平.方法 调查采集20家宾馆集中空调冷却水、冷凝水、洗澡热水的水样以及客房进出通风口过滤网上样品,进行军团菌培养和鉴定:选取暴露人群178人和对照人群192人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法定性和(或)定量测定人体抗体.结果 采集冷却水20份,检出军团菌阳性5份;采集洗澡热水20份.检出军团菌阳性3份.检测暴露人群178人,6人血清抗体阳性;对照人群抽检192人,3人军团菌血清抗体阳性.结论 银川市宾馆集中空调冷却水、洗澡热水存在军团菌的污染,人群已受到感染,必须引起重视,防止军团菌病发生.  相似文献   
59.
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明  肖辉等 《湖南医学》2001,18(4):301-302
  相似文献   
60.
淋巴管灌注化疗治疗妇科癌症淋巴结转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明  黄萍 《湖南医学》1999,16(4):258-260
目的 比较淋巴管灌注化疗(实验组)与常规放疗或化疗(对照组)治疗妇科癌症淋 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经足背淋巴管大剂量一次性灌注给药;灌注前后根据患者病种测定SA或CA-125的水平和顺铂的血药浓度及淋巴结转移灶影像学变化;并比较常规放化疗方法,其患者的近期疗效和2.5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组近期总缓解率分别是55%和20%,2.5年生存纺分别20% 和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