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51.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胆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方法对2003年4月-2009年12月肝移植术后35例不同时期出现胆道感染的患者培养出的69株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2.5%,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牛链球菌多见,且术后不同时期的病原菌谱有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3,P<0.05),术后早期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2.2%),而在晚期常见革兰阳性球菌(53.8%);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12.9%)、阿米卡星(32.3%)和头孢吡肟(32.3%)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7.7%)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6%)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区别于与普通患者,其中大部分为多药耐药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术前短程放疗可有效降低盆腔局部复发率,文中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对于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分为先行短程放疗后手术的短程组(41例)和直接行根治性前切除的对照组(78例),观察记录和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反复率和生存率等。结果短程组放疗后早期毒副作用轻,术中出血量为(221.0±154.6)ml,手术时间为(171.7±54.2)min,术后排气时间为(68.5±47.6)h,术后住院时间为(13.1±10.2)d,术中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分别2.4%和22.0%。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局部复发率短程组仅9.8%,与对照组的38.5%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3年生存率也显著改善,分别为56.1%和34.6%(P<0.05)。结论直肠癌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安全可靠,术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生存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3.
背景:ω-3鱼油脂肪乳可改变肝移植后机体的炎症状态。目的: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肝移植后炎症因子谱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移植后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和相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实验组移植后第2天在中长链脂肪乳中添加ω-3鱼油脂肪乳,连用6d;对照组中长链脂肪乳中未添加。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后第5,8天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和白三烯B4等不同程度下调;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三烯B5等不同程度上调;移植后第8天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P<0.01)。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肝移植后添加ω-3鱼油脂肪乳可调整促炎/抗炎因子平衡,纠正过度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4.
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常用的抗排斥药物神经碱钙蛋白抑制剂类(calcineurin inhibitor,CI)均有肾毒性,因此,肝移植术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排斥治疗较为棘手。我们从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合并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肝移植患者,采用以雷帕霉素(rapamycin,Rap)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预防肝急性排斥反应,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Ⅵ在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表达情况,以及小檗碱对其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其余30只大鼠喂养高脂饲料.8周后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治疗组采用STZ制作糖尿病模型,正常组和高脂组给予相同剂量0.1 mol·L-1pH值为4.5的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两周后定期剪尾测血糖,血糖>7.8mmol·L-1者表示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继续原饮食,小檗碱治疗组待模型制作成功后灌胃给予20.25 g·L-1小檗碱,100mg·kg-1·d-1.其余3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纯化水,持续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预定指标.结果 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GPⅥ、GPⅡb、CD40L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以上指标小檗碱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GPⅥ与血糖值、CD41、CD40L均呈正相关.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正常纹理消失,粘附较多血小板,较多网状纤维和胶原暴露.小檗碱治疗组主动脉内皮有较多血小板聚集,粘附在内皮上,与内皮粘连紧密.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小板GPⅥ表达明显增加,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在动脉内皮的粘附增加诱导内皮炎症加剧和血栓形成.GPⅥ与糖尿病组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有关.小檗碱治疗能抑制GPⅥ的表达,但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TACE 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多电极射频治疗(RFA) TACE以及全身化疗等围手术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2例患者经辅助治疗后肿瘤直径缩小(66.7%),平均(4.8±1.2)cm,13例肿瘤临床分期降级。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3.3%、47.2%、55.6%。TACE PEI、RFA及TACE RFA组病例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肝移植的效果,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或延长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总结复发后治疗经验。方法:根据46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有无复发转移分为未复发组(33例)和复发组(13例)。结果:肝癌肝移植术后随访2年,未复发组与复发组的原发肿瘤直径分别为(8.7±2.3)cm和(9.2±2.5)cm(P〈0.05);未复发组与复发组有门静脉癌栓等血管侵犯分别为12.1%和69.2%(P=0.001)。复发组经积极治疗后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和16%。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总体预后差,治疗棘手,因此,重点为预防,并尽可能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对精准肝切除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精准肝切除的病人7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术后使用等氮、等热量PN支持。研究组病人使用ω-9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乳,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分别于术后第l、3、7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前清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因子(IL-6)和丙二醛等;同时记录病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手术后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病人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胞因子(IL-6、IL-10)和丙二醛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ω-9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精准肝切除病人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