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4月采用本院制剂"王妃口服液"治疗月经不调1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病人,共为210例,随机分为2组.王妃治疗组150例,13~19岁5例,20~29岁45例,30~39岁69例,40~49岁31例;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15年.乌鸡白凤丸对照组60例,年龄13~19岁3例,20~29岁19例,30~39岁27例,40~49岁11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4年.两组间年龄组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2.
微创小切口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例胸部肿瘤患者经微创小切口行手术治疗。其中68例为右胸切口,27例左胞切口;切口长度为6—14cm,平均为9.8cm;手术时间29—130分钟,平均为48.5分钟;平均失血100ml。5例配合电视胸腔镜进行操作。本组无死亡。认为对于心肺功能不良的周围型肺癌,通过小切口行肿瘤切除术加术后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对于周围型肺良性病变、小的纵隔肿瘤(<6cm)及食管平滑肌瘤,也可应用小切口手术;经小切口可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经小切口行肺内微小结节切除可达明确诊断和根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笔者采用自拟银菊汤治疗外感风热咳嗽5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支原体属原核细胞微生物,无细胞壁,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泌尿生殖系多种炎性疾患。支原体对于干扰细胞壁形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以往治疗支原体首选四环素和红霉素等作用于核蛋白的抗生素,但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上抗生素的不规则使用,支原体对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区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规律,指导直肠癌辅助放疗的靶区勾画。方法回顾19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失败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对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盆腔局部复发部位分别为直肠系膜周围区47.6%、瘤床(吻合口)45.5%、骶前区23.6%、会阴区22%、前盆区17.8%及盆侧区4.2%;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为髂外血管周围淋巴结21.5%、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18.8%、髂内血管周围淋巴结9.9%、髂总血管周围淋巴结8.9%、直肠系膜周围淋巴结8.9%、骶前区淋巴结4.7%及腹股沟淋巴结4.7%。原发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6 cm者的会阴区转移率(33.0%)明显高于〉6 cm者(9.1%),P〈0.01;前者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率(6.8%)低于后者(33.0%),P〈0.01。Miles和Dixon术式仅在会阴区复发率上存在差异(34.2%和5.2%,P〈0.01)。结论瘤床(吻合口)、直肠系膜区、骶前区为直肠癌最主要的局部区域失败部位。当肿瘤下缘位于距肛门≤6 cm时或接受了Miles手术后,则必须将会阴区包括在放疗野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18F-脱氧胸苷(FLT)PET/CT对未经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价值,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行双显像剂PET/CT检查及淋巴结分期诊断,术后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18F-FLT和18F-FDG 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N0期7例,N1期15例,M1a期6例(其中1例为N0M1a,另外5例为N1M1a),全组均无M1b期.共检出424枚淋巴结,其中47枚为转移淋巴结.18F-FDG PET/CT诊断呈假阳性的淋巴结14枚,而18F-FLT诊断呈假阳性的淋巴结为3枚;18F-FDG假阴性的淋巴结8枚,18F-FLT假阴性的淋巴结12枚.18F-FLT 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47%(35/47)、99.20%(374/377)、96.46%(409/424)、96.89%(374/386)和92.11%(35/38),18F-FDG分别为82.98%(39/47)、96.29%(363/377)、94.81%(402/424)、97.84%(363/371)和73.58%(39/53);两者比较的x2值分别为0.572,6.018,1.017,0.348,3.852,P值分别>0.05,<0.05、>0.05、>0.05和>0.05.结论 18F-FL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与18F-FDG显像接近,特异性高于18F-FDG,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克隆表达粉尘螨第24组过敏原cDNA,研究其免疫学特性,为深入研究尘螨致敏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以粉尘螨cDNA文库为模板,根据Der f24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KC669700)设计引物, PCR扩增Der f24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His-Derf24,并经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转化至E.coli BL21(DE3)plysS,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经Ni2+螯合层析纯化,获得重组的Der f24(14 kDa);对重组蛋白进行IgE-Western blotting(WB)实验和IgE-ELISA实验;通过Swiss-model软件模拟Der f24的3D结构并通过DNAStar软件分析其潜在的B细胞表位,合成三个肽(位置分别为75-88 aa、44-57 aa和104-117 aa)进行IgE-ELISA实验。结果 克隆的Der f24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357 bp,编码118个氨基酸(GenBank Accession No. KP064571);Der f24原核表达主要形式为不可溶的包涵体,纯化后的重组Der f24蛋白分子量约为14 kDa。IgE-WB结果显示,重组Der f24与10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强阳性反应,而与1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IgE-ELISA结果显示,合成表位肽(No.1 75-88 aa:Z=5.6734、No.2 44-57 aa:Z=5.6720和No.3 104-117 aa:Z=5.6791;P< 0.0001)均与22例粉尘螨过敏患者血清呈阳性反应,而与22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呈阴性反应。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Der f24 cDNA,重组Der f24可结合粉尘螨过敏血清IgE,鉴定了3个潜在的IgE B细胞表位。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治螨性过敏性疾病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8.
钟小军  邵弘  杜洪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27-3728
目的:评价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施行的56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钛网成形术89.2%(50/56)疗效满意,并发症有颞部咀嚼不适或疼痛,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手术后1年内随访45例,局部感染1例、修补物外露2例,无修补移动。结论: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与操作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9.
30.
患者男,4 5岁。因查体发现左肺占病变位10d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左肺下野心影后侧见椭圆形肿块影,边缘略分叶(图1,2 ) ,考虑左肺癌。胸部CT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4 3cm×3 0cm×2 0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规整、密度均匀,强化扫描肿块呈弱强化(图3) ,考虑左肺下叶周围性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炎性占位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异常。痰检3次未查到癌细胞。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占位病变:(1)左肺下叶癌;(2 )左肺炎性占位病变。遂在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探查术,术中探及肿物位于左膈肌,呈囊状,约5 0cm×3 0cm×1 0c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