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它可导致脑损伤,也是早期新生儿重要死亡原因之一。重症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境的后遗症。为了探讨影响新生儿窒息预后的有关因素,现将我院儿科近二年来的新生儿窒息58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又称宫外孕。现将我院收治的87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留置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维护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接诊的10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以及治疗间歇期维护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无死亡病例;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总满意度100.0%优于实施前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留置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维护进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能有效保证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过程是留置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维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8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9例,对照组仅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h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后1h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值得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了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行手术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42例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均痊愈出现,住院时间5~7日。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总结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护理提高了急性阑尾炎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前瞻性记忆损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IL)患者前瞻性记忆改变的情况,初步探讨WMIL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损害的特点.方法 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相匹配的30例对照者和30例WMIL患者的EBPM和TBPM.结果 WMIL患者的TBPM成绩(分)较对照组明显损害(2.2±1.4、5.0±1.1,t=-8.483.P<0.01),而EBPM成绩(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6、4.0±1.5,t=0.667,P>0.05);且TBPM成绩与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白质病变对脑内胆碱能通路的损伤程度均呈负相关(r=-0.387、-0.416,均P<0.05).结论 WMIL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的损害,表现为TBPM损害突出,且病变越严重TBPM损害越明显,而EBPM却相对正常;WMIL患者TBPM损害程度与其对脑内胆碱能通路的损伤程度相关,提示胆碱能通路损害可能参与TBPM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8.
早产儿生后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红  邱菊  吕宝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713-4714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作用。方法:104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生后30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应用NCPAP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早产儿HMD发生率、呼吸暂停发生率、机械通气应用率。结果:观察组HMD发生率为13.46%,明显少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30.77%,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通气应用率为5.77%,明显少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NCPAP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能减少HMD、呼吸暂停的发生,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9.
1.1对象1997年10月-1998年10月住院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372例中的资料完整的48例,均除外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检查阴性,经光疗后48例患儿胆红素全部降到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10.
摘要:选择2006—2015年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尘肺病诊断办公室的女性尘肺病人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13例女性尘肺病人,平均发病年龄(49.79±8.77)岁,平均接尘工龄(14.85±8.27)年。提示女性尘肺病人发病接尘工龄低于总体尘肺病人接尘工龄,且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加强对女性尘肺病人的重视,保护女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