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腰椎许莫氏结节(SN)与其易患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96例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T2WI矢状位的资料并统计SN个数。结果在研究样本中(男350例,女246例;平均年龄50.02岁),SN患病率8.08%(n=130,男7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3.78岁),其中,L1/2,L2/3最易患SN(19.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说明了男性、身高较高和体重较大者易患SN(P<0.005);但是,SN与年龄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男性、身高较高和体重较大者易患SN。  相似文献   
62.
作者运用桡腕关节(RC)注射、下尺桡关节(DRUJ)注射及腕骨间腔隙(MC)注射等三种腔隙注射法(方法从略),对50例腕关节外伤后诊断不明的患者进行腕关节造影检查,并对此三种腔隙注射法的价值进行评价。作者见到。在18例三角软骨完全破裂中,15例由RC注射法和DRUJ注射法发现;3例仅由RC注射法发现,这是由于造影剂通过破裂的三角软骨单向的由RC流向DRUJ所致。6例三角软骨与尺骨茎突分离的病例,只在DRUJ注射法发现。可能由于RC注射法造影剂在通过破裂的三角软骨时未能在DRUJ内形成足够  相似文献   
63.
浅议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用诊断X射线的使用已普及到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及农村乡镇,遍及各大、中、小型医院,这是医疗工作的一大进步。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防护问题,尤其是一些病员及公众甚至都不知它的辐射危害。因此,搞好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显的尤为重要。1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随着国家若干辐射卫生方面法规的相继出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医用射线的管理。对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及个人剂量的监测、定期体检等大量措施的实施,使我国的放射防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其它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1 就防护设施而言,目…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 ,我们对收治成软骨细胞瘤患者 39例 ,现将其 X线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2例 ,女 17例 ;年龄 8~ 5 0岁。病程为2个月至 1年。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 ,2 3例有局部软组织肿胀 ,11例有邻近关节肿胀及功能障碍。均行手术刮除植骨 ,并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成软骨细胞瘤。其 X线表现为 :1部位 :股骨近端 17例 ,胫骨近端 8例 ,股骨下端 6例 ,肱骨下端 3例 ,腓骨头 2例 ,胫骨下端、尺骨近端及桡骨近端各1例。 2典型表现 :除 1例类似滑膜肉瘤的骨皮质侵蚀性破坏外 ,其余均表现为圆型或卵圆型溶骨性病灶 (2 cm× 2 cm~7cm×…  相似文献   
6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技术对尘肺小阴影的显示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之HRCT、MPR、MIP对煤工尘肺小阴影的显示价值。方法:采用Somaton Sensation 16多层螺旋扫描机,对67例0 和1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高分辨率螺旋扫描,并进行高分辨1mm层厚轴位及冠状位MPR成像、轴位与冠状位10mm层厚MIP成像。结果:HRCT与10mm层厚CT对照:对p和s型小阴影:P<0.05,对qr、t、、u型阴影:P>0.05。HRCT与MPR联合观察在对p型小阴影的显示上优于单纯轴位HRCT(P<0.01),对其它型小阴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层厚MIP与常规CT在显示小圆形阴影肺区数上,对p型阴影有显著差异(χ2=16.7317,P<0.001),对q型阴影有差异(χ2=7.2970,P<0.01),对r型阴影无差异(χ2=0.029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HRCT、MPR和MIP重建技术在显示煤工尘肺小阴影方面有重要价值。MIP具有反映小圆形阴影密集度的效果,是在多层螺旋CT各种成像方式中反映小圆形阴影密集度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全肝容积CT灌注成像(VCTP)中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左叶、右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在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科2012年11月—2014年2月间,经临床、其它检查证实为乙型肝炎的患者26例(肝炎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4例(代偿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22例(失代偿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正常)30例。采用西门子SOMATON Definition AS+128螺旋CT行全肝容积灌注成像,对每组病例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共5个灌注指标进行分析。各组肝脏不同CT灌注参数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肝炎组、代偿组及失代偿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肝右叶、肝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中的BF、BV、PVP值均逐渐减小,HPI却逐渐增加,4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的走势无明显差异。全肝、肝右叶、肝左叶的灌注参数AL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全肝VCTP能反映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脏右叶、左叶灌注参数BF、BV、PVP都是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肝脏右叶、左叶及全肝灌注参数对肝功能的评价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7.
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9-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9-2012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509例,年均报告发病 率为1.96/10万,其中2009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12年最低;高发季节为1-5月,占81.7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年龄分布以≥15岁和<8月龄为多,分别占48.13%和25.34%;8月龄~14岁病例中30.37%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病例发病前7~21 d有医疗机构就诊史者占35.36%。结论 济南市麻疹病例以成人和小月龄婴儿为主,鼓励育龄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1岁以下儿童MCV及时接种率仍需提高;医源性感染已成为麻疹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68.
平阴县某中专学校1名在校学生因咳嗽、不规则发热10d,在学校卫生室按感冒治疗5d未见好转,回家到村卫生室输液治疗仍未见明显好转,于2006年4月3日到平阴县医院就诊。医生疑为肺结核,于当天转至县卫生防疫站结核病防治门诊诊治。查痰见抗酸杆菌+++,确诊为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4月10日,我们对其所在学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9.
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例骨旁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1岁,中位年龄33.5岁。发病部位以股骨下端后方最多见(10/16)。平片显示多数病例为附着于干骺端骨皮质表面的宽基底蘑菇状致密肿块影。4例CT显示于肿块和其下骨皮质间出现狭窄的透亮隙,MRI证实4例骨髓受累及。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旁骨肉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能很好地显示骨髓受累程度。本病应与骨化性肌炎和骨软骨瘤等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肋骨长轴面多平面重组(MPR)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搜集50例经16层螺旋CT常规容积扫描及薄层重建肋骨的病例,均应用曲面MPR和多向调整MPR技术对肋骨进行长轴面重组,并对所有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胸部病例中,在显示肋骨图像质量方面,第3~9肋骨曲面MPR与多向调整MPR模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第1、2、10~12肋骨曲面MPR优于多向调整MPR模式(P<0.05)。在肋骨成像操作时间上,多向调整MPR技术快于曲面MPR技术(P<0.001)。结论曲面MPR、多向调整MPR技术均能获得的肋骨的长轴面图像,而多向调整MPR技术较曲面MPR技术操作简便,是对肋骨更为有效的一种MPR成像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