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针对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应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内源性Survivin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凋亡.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shRNA-survivin1、pshRNA-surv-ivin2和pshRNA-survivin 3并转染BIU-87细胞株,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重组质粒转染BIU-87细胞后,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生长明显受抑.结论膀胱癌细胞高表达Survivin,RNA干扰特异性抑制Survivin表达,可以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2.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8-04/2003-02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进行的骨肿瘤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的患者1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恶性骨肿瘤15例,瘤样病损3例。干预:同种异体骨处理来源于新鲜尸体骨(由云南省肿瘤医院制备、保存)。完整切除肿瘤骨段后,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骨,依次置入远端及近端锁钉,骨接合部植入自体松质骨粒促进骨端愈合,肱骨上端半关节移植,主要行肩袖及三角肌重建;膝关节半关节移植,应重新附丽重要肌肉、韧带。术后外固定4-6周,循序渐进功能锻炼。于术后3,6,12个月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按Mankin评定标准评估(分为优,良,中,差)。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32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根据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本组优7例,良6例,中4例,差1例。6和12个月检查见骨痂和核素浓集逐渐增多,10-14个月生长骨痂可覆盖骨端,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完成替代爬行。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本组患者中无瘤存活16例,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死于原发病变和肺转移。其余患者患肢均无感染、骨不连接、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一例肢体短缩。半关节移植者关节活动稍受限,关节稳定。结论:此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等关节的负重功能,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膀胱镜局部注射肉毒素A治疗逼尿肌反射亢进所致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9例确诊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行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每次剂量300U。术前注意排除伴有膀胱颈梗阻者。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尿能力、剩余尿量、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有无差异,有无肉毒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以及多次注射者有无抗药性产生。结果:9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控尿能力、初尿意膀胱容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剩余尿量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肉毒素A的抗药性产生。结论:膀胱镜引导下逼尿肌内注射肉毒素A是一种微创、简便、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顽固件逼尿肌反射亢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VP3基因、多西紫杉醇各浓度及VP3基因联合多西紫杉醇各浓度对PC-3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VP3,采用基因转染法转染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利用RT-PCR技术检测VP3基因在PC-3细胞株中的表达状况.将多两紫杉醇浓度分为3组,分别为10-8 mol/L、10-7mol/L、 10-6mol/L.应用光镜、HE染色、透射电镜形态学、MTT法、流式细胞仪TUNEL法观察转染重组质粒PcDNA3-VP3单独或联合多西紫杉醇各浓度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影响.结果 VP3基因转染PC-3细胞后在细胞中得到了表达.HE染色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到PC-3细胞的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质粒PcDNA3-VP3,单独应用10-7mol/L以上浓度的多西紫杉醇及转染质粒PcDNA3-VP3联合应用10-8mol/L以上浓度的多西紫杉醇均可使PC-3细胞株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仪TUNAL法检测单独转染质粒PcDNA3-VP3、质粒PcDNA3-VP3联合10-8mol/L浓度组及质粒PcDNA3-VP3联合10-77mol/L浓度组后24h、48h、72h各个时间点上的PC-3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20.31±1.96)%、(41.50±1.03)%、(50.03±3.00)%,(P<0.01):(31.10±0.59)%、(53.10±0.77)%、(68.90±2.66)%(P<0.01);(40.01±0.53)%、(62.23±0.74)%、(75.20±0.53)%(P<0.01).结论 联合10-8mol/L以上浓度的多西紫杉醇能明显增加VP3基因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  相似文献   
55.
古奕冕  李林繁  詹辉  陈国江  周厂保 《医学信息》2010,23(15):2998-2999
目的讨论手术切除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09年12月间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脑AVM。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1天内出现残腔血肿1例,占本组的6.7%,3天内局部脑肿胀2例,占本组的13.3%,以上3例均经加强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而好转。术后患者无再次癫痫发作病例。其余12例(占本组的80.0%)恢复良好,复查DSA均显示脑动静脉畸形已全切除。本组15例随访DSA3年,均无脑动静脉畸形复发病例。结论开颅手术切除是治疗大中型脑AVM的有效手段。在治疗时,应该积极防治正常灌注压突破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通过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7月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158例肾结石的临床资料,结石均位于单侧,单发结石132例,多发结石26例,158例共193枚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0~2.0 cm,(1.4±0.6)cm。使用德国铂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用200μm科医人钬激光光纤碎石。结果术中结石寻及率95.9%(185/193),8例8枚未寻及结石均位于肾下盏。手术时间30~100min,(45.1±10.3)min。无输尿管撕脱、穿孔、尿外渗、肾周脓肿等并发症。Ⅰ期手术碎石成功率89.2%(141/158)(无直径≥4 mm残石)。术后4周复查KUB或CT,结石排净率98.6%(139/141)。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直径1~2 cm肾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可拆卸、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比3D腹腔镜和2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临床疗效,总结LRP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4月于该科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34例,观察组11例行3D LRP,对照组23例行2D LR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术后1个月控尿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3.52±30.47)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50.0%,术后出现4例尿失禁(36.4%),1例尿漏(9.1%),无切缘阳性和尿道狭窄,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72.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4.73±28.65)min,保留勃起功能成功率38.9%,术后出现13例尿失禁(56.5%),4例尿漏(17.4%),1例尿道狭窄(4.3%),2例切缘阳性(8.7%),术后1个月控尿率为60.9%。结论 LRP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3D LRP和2D LRP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新型的3D腹腔镜系统在立体空间感和精细化操作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8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2疗程后观察生活质量的变化,骨痛评分的变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345&;#177;152,对照组为242&;#177;1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4,P&;lt;0.05)。治疗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为6.4&;#177;2.2。对照组为12.3&;#177;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02,P&;lt;0.05)。血清ALP和Ca^2+治疗后治疗组为(90&;#177;15)U/L,(1.00&;#177;0.05)mmol/L,对照组为(160&;#177;20)U/L,(1.06&;#177;0.04)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99。5.06)。肿瘤疗效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254,P&;gt;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是第3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特点,可有效的缓解癌症患者疼痛.增强体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69岁。于2003年1月14日因“B超发现4腹主动脉瘤”收住我院胸心外科,入院后行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右髂总动脉、左骼内动脉、左髂总血管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前患者曾于2002年12月23日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下级一直径2cm啃囊肿,右肾及膀胱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并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体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8例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间歇期使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对照组为单纯化疗。化疗2疗程后观察生活质量的变化,骨痛评分的变化,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为345±152,对照组为242±1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4,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为6.4±2.2,对照组为12.3±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02,P<0.05)。血清ALP和Ca2+治疗后治疗组为(90±15)U/L,(1.00±0.05)mmol/L,对照组为(160±20)U/L,(1.06±0.04)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4.99,5.06)。肿瘤疗效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是第3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治疗和预防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特点,可有效的缓解癌症患者疼痛,增强体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