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1 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14年所行1 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探讨我国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特点及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 1987年4月~2001年12月926名患者共1 336个膝关节置换,其中单膝关节置换术516人,双膝同时置换410人820个膝关节.诊断分别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畸形包括内翻、外翻、屈膝挛缩、屈膝骨性强直、屈膝半脱位骨性强直及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多发关节破坏.结果: 有些被文献认为是膝关节表面置换禁忌的严重畸形,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高度屈膝畸形的术后并发症比早期起步阶段明显减少.结论:(1)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病例的难度、传统观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比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2)假体选择必须早定型以便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3)康复对临床效果至关重要,应建立专职康复队伍;(4)假体早日国产化,是推动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较高,精神残疾率也较高。为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进行人为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复发/难治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6年10月至2015年8月确诊的64例复发/难治PCNSL患者的病例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辅助检查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first time,PFS1)≤1年、Karnofsky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 < 70分为影响复发/难治PCNS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FS1≥1年患者中位第二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second time,mPFS2)和中位第二次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f second time,mOS2)分别为19个月和21个月,而PFS1 < 1年患者mPFS2和mOS2分别为10个月和14个月。复发/难治时KPS评分≥70分患者与KPS评分 < 70分患者mPFS2分别为40个月和10个月,mOS2分别为43个月和12个月。另外,单因素分析首次复发/难治PCNSL患者选用含有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方案的mPFS2为18个月,而选用不含HD-MTX化疗方案的mPFS2为1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挽救方案为影响患者PFS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挽救方案含有HD-MTX与不含有HD-MTX组的mOS2分别为23个月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量较小有关。  结论  PFS1≤1年、KPS评分 < 70分是影响复发/难治PCNS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复发/难治PCNSL患者挽救治疗继续给予HD-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能会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4.
殷琴  陈立平  许恒  袁燕  梁栋  申文 《中国临床医学》2023,30(6):1005-1009
目的 探究IFN-α2b联合等渗葡萄糖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干扰素复合等渗葡萄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炎性因子(IL-17、IL-10)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血清IL-17、CRP降低;IL-10、IgM、IgA增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相对传统镇痛液治疗,采用IFN-α2b联合等渗葡萄糖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同时还可以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45.
46.
牵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燕 《颈腰痛杂志》2008,29(2):173-173
我科自2005年3月-2007年6月,采用牵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加巴喷丁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n=6),即空白对照组(N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N组)、假手术+加巴喷丁200 mg ·kg-1·d-1组(SG200组)、骨癌痛+生理盐水组(BN组)、骨癌痛+加巴喷丁50mg·kg-1·d-1组(BG50组)、骨癌痛+加巴喷丁100mg·kg-1·d-1组(BG100组)和骨癌痛+加巴喷丁200mg· kg-1·d-1组(BG200组).从术后第7天起,在保持正常饮水量的前提下,SG200组、BG50组、BG100组和BG200组每天分别按体重将加巴喷丁200mg/kg、50 mg/kg、100 mg/kg、200 mg/kg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饲喂,N组、SN 组和BN组仅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术后1,3,5,7d和8,10,12,14d(分别对应为给药后1,3,5,7d)测定右后肢机械缩足阈值(MWT)和自由行走痛行为评分.结果 术后第7天,骨癌痛大鼠MWT [ (3.78 ±0.38)g]和自由行走痛评分[(0.76 ±0.44)分]与空白对照组[(14.50 ±1.38)g,(0.00±0.00)分]和假手术组[(10.21±0.88)g,(0.00±0.0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续应用加巴喷丁的1周中,SN组和SG200组大鼠行为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G50组与BN组比较,MWT无明显差异(P>0.05),自由行走痛行为评分相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BG100组[(5.35±0.85)g]和BG200组[(5.71±0.72)g]与BN组[(2.61±0.40)g]和BG50组[(3.28±1.15)g]比较,MW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到术后14d,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第8天起,BG100组和BG200组自由行走痛行为评分较BN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到大剂量的加巴喷丁可以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症状,但是随着肿瘤骨破坏的加重,加巴喷丁的止痛作用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8.
金玲  吴震中  靳桂阳  袁燕 《浙江医学》2015,37(23):1928-1930,1957
目的 探讨肝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 130 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 为脂肪肝组(72 例)和正常对照组(58 例),进行肝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得到 12 个定量参数,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关 系,应用 ROC 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 结果 脂肪肝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除峰度、一致性和均等性 3 个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参 数如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区域百分比、复杂度、偏度、对比度、杂乱度、相关性和弹性定量值均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1)。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标准偏差和蓝色区域百分比进入回归方程,绘制 ROC 曲线,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66 和 0.887,选择51.500 和 15.685 作为诊断脂肪肝的临界点,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5.8%和 63.1%、93.1%和 69.0%。 结论 肝组织弥散定量分 析作为一种无创、定量的诊断技术,对于脂肪肝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过表达新型饱食分子蛋白(nesfatin-1)对L6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下游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L6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后,用过表达nesfatin-1的腺相关病毒(AAV)和空载对照腺相关病毒(PC)感染L6细胞,将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空载对照腺相关病毒组(PC组),PC+棕榈酸(PA)组,过表达nesfatin-1组,nesfatin-1+PA组,四组均加入100 nmol/L重组人胰岛素(Insulin),PC+PA组和nesfatin-1+PA组再加入250μmol/L PA处理24 h后收集培养基上清,用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方法测定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用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及其下游信号分子GSK-3β、GLUT-4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PC组比较,过表达nesfatin-1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PC+PA组相比,nesfatin-1+PA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nesfatin-1组相比,nesfatin-1+PA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nesfatin-1可显著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轻胰岛素抵抗,并经PI3K-AKT通路上调下游GSK-3β、GLUT-4的表达。  相似文献   
50.
对唇形科分药花属植物滨藜叶分药花Perovskia atriplicifolia Benth.的干燥全草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经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该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蓟黄素(cirsimaritin,1),鼠尾草素(salvigenin,2),丁香醛(syringaldehyde,3),咖啡酸乙烯酯(vinyl caffeate,4),2α,3α-d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5),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niga-ichigoside F1(2α,3β,19α,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O-β-D-glucopyranoside,7),绢毛榄仁苷(sericoside,8),4-epi-niga-ichigoside F1(2α,3β,19α,24-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ide,9),瓜子金皂苷丁(2α,3β,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0),夏枯草苷(pruvuloside A,11),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12),迷迭香酸甲酯(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13),β-谷甾醇(β-sitosterol,14),胡萝卜苷(daucosterol,15)。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