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化疗在肺癌脑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癌患者脑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适合手术或立体放射外科治疗的比率低,单药化疗和联合化疗对脑转移灶能达到与原发灶相近的有效率,全脑放疗(WBRT)合并同时化疗可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2.
患者女 ,5 7岁。因吞咽不适 ,伴异物感 1年 ,发现右颈肿块 3个月 ,于 1996年 12月在当地医院行颈部肿瘤切除术。术中切除“甲状腺及部分肿物” ,当地医院病理报告为“鳃裂部肿瘤变”。术后切口区破溃、流脓 ,吞咽困难加重 ,于 1997年 2月 2 4日收住我院。体格检查 :右颈根部领式切口中央区见直径 1 5cm瘘口 ,溢脓 ,可触及约 4cm× 3cm× 3cm肿块 ,质硬 ,界不清。右梨状窝内侧壁见菜花样肿物约 2cm× 1cm× 1cm大小 ,右杓会厌皱襞肿胀、活动受限 ,未触及其他部位的肿大淋巴结。外院CT示 :右颈椎前肿物 ,侵及下咽、食管 ,气管膜部局限性隆起 …  相似文献   
93.
原发于舌根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于舌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预后因素及治疗结果。方法:39例NHL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以中度恶性的弥漫性大细胞性和弥漫性混合细胞性最多见,分别占33.3%和15.4%,其次为弥漫性免疫母细胞性和外周T细胞性,各占10.3%,根据Ann Ardor分期,Ⅰ期8例,Ⅱ期28例,Ⅲ+Ⅳ期3例,根据1997年AJCC/UICC TNM分期原则,T1期10例,T2期17例,T3期11例,T4期1例,按国际预后指数(IPI)标准,14例有预后不良因素,25例无预后不良因素,Ⅰ期8例中,7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1例综合治疗;Ⅱ期28例中,8例单纯放射治疗,20例综合治疗;Ⅲ-Ⅳ期以化疗为主,结果:5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5%和67.2%,Ⅰ、Ⅱ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2.9%(P>0.0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5%和67.9%(P>0.05)。Ⅱ期病例中,AJCCT1-2、T3-4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8.4%和74.1%(P>0.0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5%和48.6%(P<0.05)。Ⅱ期单纯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6.5%(P>0.05),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6%和68.7%(P>0.05),全组有预后不良因素和无预后不良因素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52.1%(P<0.05),全组有预后不良因素和无预后不良因素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52.1%(P<0.01),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6%和39.7%(P<0.05)。结论:原发于舌根的NHL治疗后预后较好,原发灶大小Ann,Arbor分期及IPI积分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4.
侯海玲  袁智勇  王平  朱莉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1):1241-1243
患者主因“左侧头痛伴鼻堵一个月”入院,临床明确诊断为“鼻咽腺样囊性癌”。半年前曾于外院行普通外照射放疗DT:200cGy/次×17次及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35.6GY,目前局部痛灶复发。入院后给与DDP+THP+FUDR全身化疗一周期,症状缓解不明显。另行局部X-刀治疗,已治疗400cGyr/次×5次,疼痛症状较前略缓解。本次病例讨论将从病理、影像、手术及放化疗等多方面入手,拟在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以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比较少见,患者以女性为多见,肿瘤生长呈明显的侵袭性。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且腺样囊性癌常侵及血管和神经,因此不宜采取手术治疗.而以放疗为首选.其5年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分别为:21%和31%。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辅助化疗配合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PF方案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配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T3,T4)113例。诱导化疗1—2个周期;辅助化疗4—5个周期。放疗开始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和下半颈切线野常规分割照射,少数患者用分次X-刀加量;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量放疗。观察综合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结果放疗结束后1、3、6个月鼻咽部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分别95,5%、98,0%和98,0%;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0%、97.5%和97.5%。3、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3%和77.2%、60.5%和54.2%。早期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和口腔粘膜炎;晚期则主要为口干和颈部纤维化,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诱导化疗+辅助化疗配合放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患者可耐受性好,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6.
3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方法对31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低度恶性12例,中度恶性13例,高度恶性1例,不能分型5例。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9例,Ⅱ期22例。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腺8例,超出甲状腺包膜外18例,5例资料不全。上纵隔受侵犯12例,未受侵19例。国际预后指数(IPI)为0~1的16例,2~3的9例,6例资料不全。术后化疗7例,放疗8例,化疗加放疗10例,6例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OS)、癌症相关生存率(CSS)和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64%、67%和55%。Ⅰ、Ⅱ期5年OS分别为83%、56%(P=0.190),5年CSS分别为83%、60%(P=0.110)。原发肿瘤局限于甲状腺组与超出甲状腺组的5年CSS分别为100%、56%(P=0.040)。治疗前上纵隔受侵组与未受侵组的5年OS、CSS、DFS分别为38%与80%(P=0.020)、38%与85%(P=0.003)、30%与67%(P=0.040)。IPI=0~1的低危组和IPI=2~3的中危组5年OS、CSS分别为75%与42%(P=0.040)、81%与42%(P=0.010)。病理为中高度恶性者14例,3例术后综合治疗者均无瘤存活,术后单一放疗和单化疗的失败率分别为4/7和1/3。结论原发肿瘤是否局限于甲状腺、上纵隔受侵和IPI是原发甲状腺淋巴瘤重要的预后因素;病理为中高度恶性成分者应接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种第6代射波刀(CK-M6)多叶光栅(MLC)模式的日常输出稳定性晨检方法。方法 将20 cm×20 cm×10 cm验证体模(Phantom),经CT扫描后图像传入Precision计划系统,采用Fiducial追踪方式实现加速器输出前端与Phantom表面相对固定位置的高精度对准,设计10 cm×10 cm的MLC照射野且输出200 MU的晨检计划DailyCheck,进行重复性、灵敏度与准确度测量,并采用人工Fixed方式及研究所设计的DailyCheck方式对CK-M6进行1个月连续检测。结果 DailyCheck 10次重复性测量均值为492.28 pC,标准差为0.09,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测量值对系统输出剂量呈线性响应,二者相关系数R2>0.999;当Phantom相对加速器输出前端中心位置的左右/前后方向上具有2 mm位置偏差时,位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等效于1.24 MU 的输出剂量偏差;采用人工Fixed方式及DailyCheck方式连续测量结果均在允许限值内,且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验证体模Fiducial追踪所建立的DailyCheck晨检方式能简便、快捷、精准的实现CK-M6系统MLC模式下输出剂量稳定性的日常检测,可广泛用于临床CK-M6系统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具有高度化疗敏感性,耐药患者不足15%,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诱导化疗无效的局限期SCLC患者放化疗次序和放疗时机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及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的相关性,以探索同期放化疗是否优于序贯放化疗。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初治的67例诱导化疗无效的局限期SCLC,分为同期放化疗组32例与序贯放化疗组35例。94%患者临床分期为III期,6%患者为Ib期-IIb期。25例行脑预防性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PCI)。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组间分类数据行卡方检验。结果全组2年OS、PFS及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 rate, LCR)分别为53.7%、20.9%和58.2%。同期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2年OS分别为37.5%和54.3%(P=0.048)、2年PFS分别为12.5%与28.6%(P=0.149)。同期放化疗组中,13例患者(40.6%)同步化疗方案改为二线化疗方案,19例患者仍为EP或EC方案,二者2年OS分别为53.8%与26.3%(P=0.741)。同期放化疗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多于序贯放化疗组(P=0.031)、3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胃肠道反应有增多的趋势(9.4%vs 0,P=0.176;12.5%vs 2.9%,P=0.318;12.5%vs 2.9%,P=0.109)。PCI与否2年OS分别为56.0%和38.1%(P=0.029)、PFS分别为24%和19%(P=0.012)。结论诱导化疗无效的局限期SCLC可能不宜继续原方案同期放化疗,可以换用二线方案或者进行单纯放疗,由于是回顾性小样本研究,此结论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9.
关勇  袁智勇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19):1021-1024
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Yap1)是Hippo通路的主要效应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其与高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晚、预后差等密切相关。Yap1促进NSCLC的增殖、侵袭及转移,促进了NSCLC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及血管拟态,降低了NSCLC对化疗、放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u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的敏感性。同时,Yap1与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的关系提示了其在NSCLC免疫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应用Yap1抑制剂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减少干细胞活性,恢复药物敏感性。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综述,并探讨Yap1作为治疗靶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诱导化疗后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对比不同诱导化疗方案的治疗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初治170例Ⅱ~Ⅳb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6例,女性44例;Ⅱ期27例,Ⅲ期105例,Ⅳa~b期38例。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3年总生存率、局部区域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2.8%、91.5%、76.7%和69.1%。多因素分析发现,含紫杉醇+顺铂的诱导化疗方案较顺铂+5-氟尿嘧啶疾病进展(HR:1.820,95%CI:1.013~3.271,P=0.045)及远处转移风险(HR:2.240,95%CI:1.017~4.090,P=0.045)显著降低。  结论  含紫杉醇+顺铂的诱导化疗方案较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显著延长鼻咽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