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于1984年9月24~27日在广州召开后装放射治疗技术专题会议。全国39个医疗单位的6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李振权院长主持。 会议交流了后装放射治疗技术、高剂量率后装放射反应、后装治疗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和直肠癌的临床经验,并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议初步肯定了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与低剂量率镭疗有相似效果。有下列优点:①工作人员避免放射损伤。②减轻病人上镭的痛苦。③适合门诊治疗,多收治病人。④减少盆腔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23.
子宫颈癌高剂量率^60Co腔内后装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4.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 1 患者 5 0岁。 1997年 8月 ,因“卵巢浆液性囊腺癌Ⅲc期”术后化学治疗 (化疗 )后 2 9个月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入院 ,CT提示小脑蚓部肿瘤。于 1997年 8月19日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脑转移。由于 1997年 11月 2 5日及 1998年 3月 2 6日先后在原肿瘤部位发现直径3cm、2cm病灶 ,均行γ刀治疗 ,中心剂量分别为 45 5Gy、2 4 0Gy ,周边剂量分别为 2 2 8Gy、14 4Gy。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 ,复查CT病灶消失。第 2次手术后化疗采用甲基环已亚硝脲、卡铂每周 1次 ,VM方案 (足叶乙叉甙、丝裂霉素 )每 3周 …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在晚期卵巢上皮癌(AEOC)不同组别中(残留灶≤1cm组、>1cm组)的预后意义。方法 对336例AEOC患者以残癌大小作为分层因素进行腹腔化疗作用的回顾性分析,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残癌≤1cm组有无腹腔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3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065,X^2=7.39);残癌>1cm组的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多因素结果显示,腹腔化疗是AEO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腹腔化疗明显提高了残癌≤1cm组的远期生存期,该结果有待于随机化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6.
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综合治疗和预后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分析上皮性卵巢癌复发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治疗,以期提高复发性卵巢癌的生存率.方法研究组为1998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研究组在二次细胞减灭术后,铂类敏感者选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或CC方案(卡铂+环磷酰胺).铂类耐药者采用TM方案(紫杉醇+丝裂霉素)或VM方案(依托泊苷+丝裂霉素).获得缓解后采用原方案2/3剂量维持治疗,平均4-6次化疗.对盆腔有残存肿瘤病例进行盆腔大野外放射治疗.在化放疗期间穿插选用干扰素、白介素-2.将1986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67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对照组复发后采用以CAP为主的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CR为43.33%、PR为45.00%,均高于对照组的2.99%、7.78%(P=0.000);研究组一年、二年、三年生存率为89.38%、79.69%、71.2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4.58%、40.39%、31.20%(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治疗因素中,首次细胞减灭术后残癌≥1cm、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接受静脉化疗者预后较好.复发治疗因素中,术后接受放疗或二线化疗者预后较好.结论通过二次细胞减灭术、二线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和预后有关的因素有首次细胞减灭术后残癌大小、病理类型、静脉化疗,复发术后接受放疗或二线化疗.  相似文献   
27.
宫颈癌放疗后残癌及中央型复发病例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建云  蔡树模 《肿瘤》1989,9(1):25-26
宫颈癌放疗后肿瘤一直未消失者称为残癌,而肿瘤一度消失后在宫颈又出现同样性质的肿瘤者称为放疗后复发。对这部份病例处理困难,预后甚差,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76年4月~1986年4月共收治宫颈残癌及中央型复发共37例,现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13例绒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治疗方法采用~(60)钴两侧颞野全脑分阶段放射,总剂量为35~40GY/5~6周,并与全身化疗密切配合。本组患者经全脑放射5~7天后,脑部症状基本消退,肿瘤及体征约须2月左右逐渐消失。所有患者随访均在1年以上,11例生存患者中10例恢复正常生活,并能做正常工作或轻便劳动,1例仍有轻瘫。5例已存活5年以上。  相似文献   
29.
介入化疗和放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勤  蔡树模  孙敏  翁练斌  秦瑞娣 《肿瘤》2002,22(3):220-222
目的 通过对 15 7例ⅠB~ⅡB期宫颈癌术前放化疗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术前不同治疗方法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 76例及 81例ⅠB~ⅡB期患者行术前介入化疗及腔内放疗 ,化疗组术前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 ,药物 :顺铂80~ 10 0mg、表阿霉素 70mg、5 氟脲嘧啶 1~ 1.2 5 g。放疗组术前采用192 Ir高剂量率腔内放疗 ,A点剂量 10 0 0~ 2 0 0 0cGy/2~4次共 1~ 2周 ,治疗后 2周左右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术前介入化疗后肿瘤退缩率好于术前放疗者 ;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率亦低于术前放疗者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 (肿瘤直径≥ 4cm)中 ,化疗组及放疗组术后 2年复发率分别为 12 .5 %及 31.9% (P <0 .0 5 ) ,而当宫颈肿瘤直径 <4cm时 ,放疗组及化疗组术后 2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前治疗有效者及无效者术后 2年复发率分别为 13.6 %及 30 .3% (P <0 .0 5 )。结论 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者预后好于术前放疗者 ;术前治疗后肿瘤退缩情况与术后 2年复发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卵巢上皮性癌(EOC)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自1986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25例盆腔病灶隐匿、最初表现均为远处转移灶症状的EO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首发症状为锁骨上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最多见,分别为6例和5例;2个以上部位转移者6例。16例(64%)术后盆腹腔残留灶直径≤1cm。20例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仅有有上淋巴结或胸膜转移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转移患者的19个月(P=0.0264)。结论 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EOC预后较好,特别是仅有锁骨上淋巴结或胸膜转移者,不应放弃积极的手术和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