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2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638篇
医药卫生   1478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中等增高(20—40mmHg)CT检查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肥胖者骨密度与体重及其他体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肥胖易伴发多种慢性疾病。本文探讨肥胖者体重与体成份(脂肪、肌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临床减重的意义。方法经临床确诊系单纯性肥胖者45例,男17例,女28例。使用美国LunarDPX-L型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测量全身骨、第2~4腰椎、股骨颈骨矿密度(BMD)及体脂肪和肌肉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W/H2)、体重(kg)/身高(m)即W/H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体重平均94.54±17.41kg,BMI33±4.87。女性体重平均124.37±14.0kg,BMI35.41±6.39。男女两性全身BMD与体重相关,分别为r=0.415,P<0.05,r=0.529,P<0.0025。女性体重与脂肪、肌肉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r=0.522,P<0.0025、r=0.612,P<0.005。男性体重与BMI、W/H及全身肌肉量相关,与脂肪组织无明显相关。男女性W/H较BMI相关系数高。男性全身BMD与全身肌肉量正相关r=0.421,P<0.05。女性全身及股骨颈BMD与脂肪量相关r=0.360,P<0.05、r=0.323,P<0.05。女性全身肌肉量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373,P<0.05。结论①肥胖者体重增加,男性以肌肉增加为主,女性脂肪和肌肉都增加;②男性全身骨密度增高与肌肉量增加有关,而女性则主要为脂肪量增加;③女性肌肉、脂肪量与股骨颈BMD密切相关;④体重(kg)/身高(m)比计算体重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总体肥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本人用1%麻黄素滴鼻液加病毒唑、地塞米松滴鼻治疗感冒,疗效良好。1.病例选择:凡1岁以上,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有感冒症状或在流行季节,均可运用。药物配制:1%麻黄素滴鼻液8ml加病毒吐注射液1ml(100mg),加地塞米松1ml(5mg),配成总量10ml的液体,摇均备用。2.用法和注意事项:2~3滴/次反复多次滴鼻,用到症状消失为止,一般2~3d可见效。症状较重可以加用其它药物对症治疗。滴鼻时若能吸入鼻咽部效果更佳。小儿可用05%快麻液配制,减少次数和滴数;以防麻黄素的中枢兴奋作用。因病毒咄有致略的副作用,所以孕妇禁用。3…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常用化妆品对皮肤的损伤情况,作者研究了87例化妆品皮肤损伤的临床特点,并对致病化妆品种类进行了分析。认为染发、洗发、祛斑霜类化妆品易引起急性损伤,但病程短,病因明确,易于诊断。而各种营养霜、护肤霜膏类化妆品多次涂搽后才缓慢致病,病程长,影响因素多,临床诊断需结合化妆品斑贴试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α-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多能干细胞水平引起的恶性克隆疾病。a—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获得血液学缓解,Ph′(十)染色体抑制,延长患者生存期。我院于1996年2月-2001年6月应用a—干扰素、羟基脲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医学服务体系。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体现。由于护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大,联系面广,护理专业人员是医院的基本队伍,护理工作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韦酋亨  蔡拉加 《中国临床康复》2002,6(4):491-491,531
目的 探讨肘部T/Y型骨折外科治疗及其骨折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36例142处肘部骨折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使骨折复位,有效内固定,术后进行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来促进康复。结果 按照肘关节活动度、肌力、工作能力、灵活性和关节疼痛与否为评价标准,随访9-12个月,优良率92%。结论 肘部T/Y型骨折外科治疗后早期主动控制性运动是最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诱导C57小鼠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方法]用基因枪途径给C57小鼠腹部接种含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质粒,24h后在同一部位注射FBL3肿瘤细胞破碎后的上清液,15d后用3×106个FBL3肿瘤细胞皮下接种攻击.[结果]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基因枪途径局部接种含有GMCSF基因的质粒,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具有其科学性和技术性,然而有许多年轻的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知识却了解甚少。加之初为人母,面对新生儿难免措手不及,特别是分娩后的前3天,母乳喂养常常导致新生儿哭闹。  相似文献   
20.
骨折内固定后因不同原因造成固定失败、骨迟缓愈合、骨不连,临床上常见,自1998年至2006年共收集10例,其中9例采取扩创、髓腔减压、植骨、予以牢靠的内固定等治疗,全部得到随访,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