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血清CA19—9对胰腺癌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40例胰腺癌与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115例消化道良性疾患的血清CA19-9的检测,并结合B超、CT检查,评价血清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9-9阳性率为90.0%,均值为196.7±98.8u/Vml,均明星离于肝癌,胃十二指肠癌,结直肠癌,胰腺良性疾患,胆石症和良性梗阻性黄胆(P<0.01);若联合B超、CT、PTC、ERCP检查,胰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100%,并可排除胆系恶性肿瘤。血清CA19-9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明显关系。但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和病情追踪的指标,有助于胰腺癌手术疗效评价与术后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9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8年~ 2 0 0 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 3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下肢丹毒患者 60例 ,入选条件 :(1)无糖尿病 ;(2 )无深静脉功能不全 ;(3 )无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4 )青霉素试验阴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 3 0例 ,男性18例 ,女性  相似文献   
94.
范跃祖  傅锦业  赵泽明  陈春球 《肿瘤》2004,24(4):358-36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NCTD组 (7个浓度梯度组,每组6孔)和对照组(n=6),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术、光学和电子显微镜、SABC法检测NCTD对体外培养GBC-SD细胞的杀伤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和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67表达.结果 NCTD在浓度10 μg/ml、时间6 h时即对GBC-SD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在实验组,流式细胞仪示GBC-SD细胞的G2 M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凋亡率上升;光镜下出现细胞固缩,胞膜突出,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电镜示微绒毛卷缩、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衰退现象和典型凋亡细胞;SABC法检测示PCNA、Ki-67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和阳性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CNA:0.932±0.031 vs 0.318±0.023;Ki-67:0.964±0.092 vs 0.297±0.018;P<0.001).结论 NCTD能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SD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GBC-SD细胞增殖、干扰生长周期、抑制DNA合成代谢、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6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5.
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破裂的诊断及外科的各种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肝破裂诊治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肝破裂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其中手术治疗91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部分肝叶切除、肝周填塞止血或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非手术治疗25例.结果 手术组 治愈83例(其中2例为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死亡8例,其中手术死亡4例;非手术组 治愈25例,均无死亡.全组治愈108例,死亡8例,死亡率7.4%.结论 Ⅰ~Ⅱ级单纯性肝破裂可保守治疗;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伤,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6.
去甲斑蝥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 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NCTD 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MTT、流式细胞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测 NCTD 对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抑制率、细胞周期、凋亡和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NCTD对SGC-7901 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呈剂量- 时间依赖关系.在实验组,流式细胞仪示SGC-7901 细胞的G2 M 期细胞明显增多,S 期细胞减少,凋亡率上升;光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出现细胞固缩,胞膜突出,核碎裂和凋亡小体.结论: NCTD 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GC-7901 细胞增殖、干扰增殖周期、抑制DNA 合成代谢、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及相关基因的干预效应。方法 实验分NCTD组 (7个浓度梯度组 ,每组 6孔 )和对照组 (n =6) ,分别应用四唑盐比色法和链霉素亲合生物素复合物法测定NCTD对体外培养GBC SD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7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分别在浓度 10mg/L、时间 6h时 ,即对GBC SD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 ,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 ;实验组PCNA和Ki 67表达的棕褐染色细胞数和阳性指数 (PCNA :0 .93 2± 0 .0 3 1vs 0 .3 18± 0 .0 2 3 ;Ki 67:0 .964± 0 .0 92vs 0 .2 97± 0 .0 18;n =10 )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NCTD能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的生长和PCNA、Ki 67增殖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是肿瘤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上皮间质转化(transformation of epithelial mesenchymal,EMT)作为肿瘤发生转移的第一步,是一个动态的多基因、多步骤的生物学过程,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研究EMT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控制肿瘤侵袭、转移的有效途径或肿瘤治疗新靶点,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仅就EMT、相关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表达对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Sp1的表达情况,分析该因子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p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5/60),伴有门静脉侵犯和神经侵犯患者Sp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有门静脉侵犯和神经侵犯患者,而Sp1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否伴有十二指肠侵犯及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Sp1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2个月,Sp1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9个月,Sp1阴性组患者生存期长于Sp1阳性组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呈过度表达和活化,Sp1对胰腺导管腺癌侵犯门静脉和胰周神经具有提示作用,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
158例普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 2006年6月-2008年10月普外科病房158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普外科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统和手术切口;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02%),鲍氏不动杆菌(11.26%),铜绿假单胞菌(7.66%),肺炎克雷伯菌(4.50%);革兰阳性球菌中,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62%),屎肠球菌(5.86%)和粪肠球菌(3.15%);革兰阴性杆菌中,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58.82%~100.00%;阿米卡星除对鲍氏不动杆菌外,敏感率>70.00%;头孢哌酮/舒巴坦除铜绿假单胞菌外,敏感率>50.00%;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和84.62%.结论 了解普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抗菌敏感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