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蟾毒灵抗肝细胞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早期诊治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疗效差,蟾毒灵是蟾酥中抗肿瘤作用最强蟾毒配基,蟾毒灵对人正常细胞没有作用,而对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本文从蟾毒灵抗肝细胞癌生长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论述,说明蟾毒灵在肝细胞癌治疗中重要意义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s)的临床病理特征、CD10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小肠DLBCLs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经Ann Arbor分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结果Ⅰ和Ⅱ期患者15例(62.5%),Ⅲ和Ⅳ期9例(37.5%),Karnofsky状态分析平均为75.5%(40%~100%)。24例患者中,20例(83.30%)行手术治疗,16例(66.7%)接受化疗,无放射治疗患者。在1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的患者中,CD10阳性7例(36.8%),CD10阳性组与CD10阴性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但CD10阳性表达更多在Ⅰ期患者中(P=0.013)。19例患者获随访,平均生存期32.7个月(1~111个月),5例(26.3%)死亡。统计分析显示,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7),而CD10阳性组与CD10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小肠DLBCLs中,Ⅰ、Ⅱ期患者的预后(包括手术和化疗)比Ⅲ、Ⅳ期更好,CD10阳性更多的表达在Ⅰ期淋巴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13.
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实体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前患者原有肿瘤常常已有局部浸润或转移,手术后亦因不能避免癌灶残留而发生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因此,定期联合的传统化疗,或联合其他方法的化疗,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治疗措施。近年,“抗肿瘤血管生成(anti-angiogenesis therapy)”治疗得到了有益的尝试;随着“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现象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IMP-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研究包括45例胆囊癌和1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如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肝脏浸润等一并记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上述病变的TIMP-2蛋白表达。结果:与胆囊息肉相比,胆囊癌TIMP-2表达虽无显著性差异(P=0.29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但在不同Nevin分期、浸润深度、有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肝脏浸润的胆囊癌,其TIMP-2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TIMP-2表达能较准确地反映胆囊癌的生物学特点,可能对胆囊癌的临床分期、浸润转移的估计和病人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 67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将去甲斑蝥素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 SD细胞 ,应用SABC法检测其对GBC SD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和Ki 67表达影响。结果 对照组GBC SD细胞可见核仁或胞核呈不同程度的PCNA或Ki 67棕褐染色 ,PCNA和Ki 67阳性指数分别达 0 .93 2和 0 .964;去甲斑蝥素 (60 μg/ml)作用 48h后 ,PCNA表达和Ki 67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明显减少 ,PCNA和Ki 67阳性指数仅为 0 .3 18和 0 .2 97,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去甲斑蝥素可影响GBC SD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和Ki 67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抑制人原发性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常见而又极其凶险的外科急症,具有并发症重,病死率高的特点. 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阻碍常规治疗策略的建立及该领域临床研究的进展,本文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组织nm23-H1、MMP-9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肠癌nm 23 H1、MMP- 9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ABC方法检测 60 例大肠癌和15例大肠息肉nm 23 H1、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nm 23 H1 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 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年龄及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大肠息肉相比,大肠癌 MMP -9 蛋白表达明显增高,MMP -9表达还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相关(P<0.05);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MMP- 9 蛋白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区分大肠良恶性肿瘤;MMP- 9 和 nm 23 H1 蛋白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对胆色素结石进行家犬体内溶石研究的结果。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经犬胆囊造瘘管或经皮肝穿胆囊插管途径灌注溶石,平均用63.30±9.86小时,胆色素结石大都被溶解,溶石率达76.83±5.16%,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GMOC/BA-EDTA 和复方桔皮油乳剂(P<0.01)。B 超检查证实其能有效地溶解胆色素结石。且灌注溶石前后,犬血 ALT、TB、BUN 无明显改变(P>0.05);病理检查示犬胆囊、胆管、十二指肠、肝、胰、肾组织无明显异常。作者认为,复方甲基叔丁醚—二甲亚砜乳剂在体内亦能有效地溶解胆色素结石;若灌注方法适当,对动物和人体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是胆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胆汁中的蛋白质,尤其是糖蛋白则是参与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胆石和胆汁蛋白在胆石的病因学和溶石治疗研究方面均有其重要性。长期以来,胆石、胆汁蛋白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13年6月诊治的9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同临床分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药物、手术引流、手术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各个分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经过差异性的分期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制定出不同的诊疗方案,对于提高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