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0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为全面了解、掌握浙江省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状,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于2005年9月组织开展了全省疾控检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这一诊断指标在41例疑诊PE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在疑诊PE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59%。结论以TTE检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为诊断PE指标,可以明显提高PE检出率,有助于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赵玉杰  王岗  张静静  李佳媚  高雅  闫斌  苏丹 《西部医学》2019,31(12):1862-1862,1870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中冠脉优势型与血管病变数目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危重度预测及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54例为研究对象,行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3组:单支血管病变组(n=465)、双支血管病变组(n=414)和三支血管病变组(n=775)。再根据冠脉优势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右冠优势型(n=1500)、非右冠优势型(左冠优势型和均衡型,n=154)(考虑后两者所占比例偏低,将其合并)。将年龄、性别、吸烟史、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作为协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何种冠脉优势型是冠心病血管病变数目增加的可能危险因素;比较Gensini评分,探讨冠脉优势型和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右冠优势型患三支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是非右冠优势型的1.681倍(OR=1.681;95% CI=1.096~2.579; P=0.017);但右冠优势型患双支血管病变的可能性与非右优势型比较,差异无〖JP2〗统计学意义(OR=1.212; 95%CI=0.781~1.880;P=0.392)。右冠优势型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非右冠优势型(42.3±〖JP〗33.6 vs36.3±29.8,P=0.033)。结论 右冠优势型可能是三支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右冠优势型会导致较严重的血管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在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急诊内科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3.7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治疗依从率97.5%,对照组为71.3%,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而言,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经济负担。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CRKP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结果〓神经外科CRKP感染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普遍较低。感染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操作的例数较多,住院总费用为136 247.45元|非感染组患者费用47 979.24元。CRKP肺部感染经济负担为88 268.21元,CRKP感染延长了神经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22.37 d。结论〓神经外科CRKP感染患者比非感染患者的GCS低,住院天数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治疗过程中采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有创性操作增加了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HEL模式对急诊胸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82例急诊胸痛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SHEL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SHEL组患者采取SHEL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结束后,比较急诊胸痛患者确诊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死亡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对急诊科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SHEL组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急诊科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死亡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EL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急诊胸痛患者与护士纠纷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确诊和急诊科停留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超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11~13+6周的3 248例孕妇行经腹超声检查,测量胎儿NT值,记录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并随访至胎儿出生后6个月.结果不同年龄孕妇的胎儿NT值(F=0.089,P=0.976)及NT增厚率(x2=0.432,P=0.9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NT值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 =559.89,P<0.00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494.27,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增厚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323.28,P<0.00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270.66,P<0.001)明显高于胎儿NT正常组.NT≥3.5 mm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x2=6.46,P=0.011)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x2=9.99,P=0.002)明显高于2.5~3.5 mm组.结论 NT增厚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筛查意义,随着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异常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增高.  相似文献   
18.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自19世纪末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1])。手术会破坏患肢正常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和肌肉,导致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和肢体水肿,导致日常活动能力的降低~([2-3])。术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在恢复患肢功能、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强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目前,临床关于早期功能锻炼的定义、时间、内容、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浙江省非超重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参加2010年浙江省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的10 868名年龄≥18周岁非超重/肥胖居民(BMI<24.0 kg/m2)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血脂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该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1.38%,男性(43.19%)显著高于女性(39.84%)(χ2=12.53,P<0.001);随年龄增长,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降低(趋势χ2=47.61,P<0.001),女性患病率升高(趋势χ2=3.88,P<0.05),<50岁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农村人群患病率(41.49%)略高于城市(41.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慢性病家族史、现在吸烟、现在饮酒、高肉蛋类饮食、烹调使用动物油、体力活动、中心性肥胖和BMI是非超重成年人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省非超重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家族史、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不足、中心性肥胖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6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患者S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4例SADR报告中,新的SADR 15例(14. 42%);60~6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27例,25. 96%);累及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居首(53例,28. 49%),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最多见;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0例,76. 92%);使用率前8位药品中化学治疗药物最多,共19例(47. 50%)。结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与患者年龄、剂型、给药途径相关,需充分发挥专科临床药师的作用,集中监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自身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给药,预防或减少S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