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目的:观察survivin特异性小干扰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对P53野生型和P53 缺失型肺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分析肺癌细胞中survivin 与 mP53的相关性 。 方法 :以化学合成的survivin siRNA转染 P53野生型肺癌细胞株A549和P53缺失型肺癌细胞株H1299,用MTT 法检测转染前后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半定量 RTPCR 检测转染对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 检测survivin、 PARP、 P21、 P53等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siRNA转染前A549 细胞中survivin表达量明显低于 H1299 细胞(P<0.05)。 Survivin siRNA 转染组两种细胞 survivin 蛋白及 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无关干扰组(P<0.01)。Survivin siRNA 对 A549 和 H129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对H1299细胞的抑制起效晚于A549,且抑制程度低于A549细胞。转染后 A549和 H1299 细胞均有 G1 期比例增加和 S 期比例相应地减少,H1299 细胞的变化更为显著。 A549 细胞有一定比例出现凋亡,PARP 发生了裂解,P53、 P21蛋白表达增加,而H1299 细胞中上述指标的变化却不明显。 结论:P53野生型 A549细胞内源性survivin表达明显低于P53缺失型H1299细胞;抑制survivin能上调P53蛋白表达,其对A549细胞的生长、凋亡和P21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强于H1299细胞;提示survivin与P53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背景与目的:评价紫杉醇对p53缺失型肺癌细胞株H1299的生长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ir法)、流式细胞术观察紫杉醇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H1299细胞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结果:紫杉醇对H1299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P<0.05);在紫杉醇1 nmol/L以上各浓度组,随着紫杉醇浓度的增加,H1299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H1299细胞的生长被阻滞于Gz/M期,在0.1~1 0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P<0.05),其细胞凋亡比例在0.1~10 n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在时间依赖性试验中,10 nmol/L作用时,G2/M期的阻滞于12 h达高峰;1 000 nmol/L作用时于24 h达高峰,延长1 000 nmol/L作用时间,H1299出现异常多倍体现象;凋亡发生呈时间依赖性,但高浓度诱导的凋亡较低浓度出现的时间晚.紫杉醇诱导的凋亡和G2/M期阻滞无相关性(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凋亡与细胞死亡共存现象.结论:紫杉醇可以同时诱导H1299细胞凋亡和死亡,对其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survivin与紫杉醇作用机制可能的关系.方法: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观察紫杉醇作用后,A549细胞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凋亡、survivin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紫杉醇作用12h后,A549细胞才表现出生长抑制,并且这种抑制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P<0.05).不同作用浓度对A549生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同一时间点,紫杉醇浓度越大,细胞存活率越低(P<0.05).时间依赖性实验中,10nM紫杉醇诱导的survivin表达与G2/M期阻滞一样,早在4h即已出现,延长作用时间(48h或更长),表达反而降低,但凋亡所占比例则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P<0.05).浓度依赖性实验中,不同浓度紫杉醇同样表现出有效诱导survivin表达的能力(P>0.05),G2/M期阻滞则呈浓度依赖性特点,凋亡比例于10nM达高峰;survivin表达与G2/M期阻滞、凋亡无相关性(P>0.05).结论:紫杉醇对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紫杉醇诱导的survivin表达与G2/M期阻滞及凋亡的关系可因紫杉醇浓度而不同.时间依赖性实验中,10nM紫杉醇诱导的survivin表达与G2/M期阻滞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凋亡相反,提示有丝分裂生存途径可能是肺癌细胞通过survivin拮抗紫杉醇诱导凋亡的一种重要方式,抑制survivin表达可能成为增加肺癌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并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80例心、脑梗死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有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统计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间间隔 ,在 2月以内的比例均较高 ,心、脑梗死组为 83 3% ,脑、心梗死组为 5 5 3% ,尤其以 2周之内突出 ,心、脑梗死组为 4 5 2 % ,脑、心梗死组为 34 2 %。心、脑梗死组右室心肌梗死伴发率及左室肥大、室壁瘤的比例均高于脑、心梗死组 ,而左室射血分数、入院时的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脑、心梗死组。两组年龄≥ 6 5岁患者住院病死率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老年 (≥ 6 5岁 )可能是心、脑梗死和脑、心梗死预后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争取获得最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活化在海水淹溺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6组:0(对照)、1、3、6、12、24 h组,每组6只动物.海水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 mL/kg海水.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的变化,计算肺通透指数(LPI);以生化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肺病理评分(LPS).结果灌注海水后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 mm Hg 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 h(P<0.01).肺大体标本以灌注后3 h瘀血水肿最严重,体积最大.显微镜下炎症细胞浸润以6~12 h最突出,肺泡间隔宽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各时间点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肺组织NE、MPO、MDA含量,LPI及L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多于3~12 h达高峰.各指标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是SWD-ALI早期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与NE释放协同参与了肺组织损伤.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在SWD-AL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BNP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8例,测定血清BNP浓度、LVEF等指标,分析其水平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F在治疗后明显低于HF在治疗前(P〈0.01)。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对HF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犬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程度的影响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B(SP-A、SP-B)的变化.方法 成年杂交犬24只,按单纯气胸、胸腔注入淡水及海水制备3种犬AU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TNF-α、IL-6、肺组织及血清中SP-A、SP-B含量的变化,实验终点处死动物后行肺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P-B于肺内的表达.结果 海水浸泡组及淡水浸泡组均引起低氧血症,海水组缺氧程度比淡水组严重(P<0.05).2个实验组动物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并且海水组重于淡水组.2个实验组BALF中SP-A、SP-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SP-A、SP-B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肺内SP-B阳性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减少,其灰度值明显弱于对照组,这种改变程度在海水组及淡水组中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引起的肺损伤程度重于淡水浸泡和单纯气胸.  相似文献   
38.
淡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向新西兰兔气管内灌注不同剂量淡水,研究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C)组及F8组,F10组、F12组(分别灌注8、10、12ml/kg淡水).观察各组灌沣前,灌注即刻(0min),灌注后5、30min和1、2、3h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于实验终点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和微血管通透指数的变化.结果 各淡水灌注组在灌注即刻呼吸频率均明显增快,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少许湿啰音;灌注瞬间心率均有少许加快,但与C组及灌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8组和F10组在灌注淡水后MAP变化缓慢,于30min后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F12组在灌注即刻MAP即出现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灌注组动物均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氧合指数、BE值和渗透压下降.F12组自灌注时即出现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并维持1h,与F8、F10组比较更稳定、持久.各灌注组动物的肺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但仅F12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增加(P<0.05).结论 不同剂量淡水灌注均可引起不同程度肺损伤,灌注淡水12ml/kg可以成功建立较为稳定的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39.
40.
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时,中性粒细胞是造成过度性、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中性粒细胞凋亡异常引起的功能和数量上的改变,可能是参与过度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中性粒细胞凋亡涉及到多基因、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深入了解Au时PMN凋亡的规律及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LI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为治疗ALI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