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白璐  陈志强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83-1588
[目的] 分析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肾脏整合素α3β1表达及足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中药组,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灌胃2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肾组织行光镜观察,分别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IHC)检测肾脏整合素α3(ITGA3)、整合素β1(ITGB1)、W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计算足细胞密度。[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BUN、24hUTP明显下降(P<0.05),ITGA3、ITGB1、WT1 mRNA表达水平及足细胞密度明显上升(P<0.05),干预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基质及系膜细胞明显减少;与厄贝沙坦组比较,中药组24h UTP明显降低(P<0.05),ITGB1 mRNA及足细胞密度明显上升。[结论]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整合素α3β1表达从而减少足细胞脱落相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对妇科断红饮胶囊进行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等定性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妇科断红饮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对妇科断红饮胶囊中的地榆炭、蒲黄炭进行定性鉴别,建立妇科断红饮胶囊的特征图谱,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TLC鉴别方法能特征性地鉴别地榆炭、蒲黄炭,各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分离度良好;建立的特征图谱确定了11个特征峰,并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结论 所建立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完善后的质量标准实现了妇科断红饮胶囊6味药的全处方质量控制,全面提升了其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利胆清微丸治疗慢性胆囊炎湿热蕴结兼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01年4-7月,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试验组服用利胆清微丸3.5g/次,3次/d,同时服用胆宁片模拟剂;对照组服用胆宁片3片/次,3次/d,...  相似文献   
104.
糖尿病引起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其中对肾脏的损害尤为严重,称为糖尿病肾病(糖肾,DN).糖肾最终的结局是尿毒症,临床上糖肾巳经成为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糖肾与其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这种病表现得更为隐匿(沉默杀手).肾脏总是偷偷躲起来暗自"受伤"的个性,耽误了肾脏病早发现、早诊断从而失去了早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本文结合糖肾现状带给我们的思考力求找出一条有效可行的糖肾病人的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方案,避免、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106.
白璐 《中国药房》2012,(44):4174-4175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4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A组)、单纯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B组)、单纯乳果糖(C组)及酚酞片(D组)口服,4周后比较4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且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IBS,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症状改善率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胃肠道黏膜血流量及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 operation,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和电针治疗(electro-acupuncture, EA)组,每组12只。其中ANP组和EA组采用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SO组只穿胰胆管,不注入药物。EA组大鼠于造模后2 h、6 h电针刺激足三里穴,每次时间为30 min。3组分别于造模后12 h、24 h两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用激光多普勒流量计(laser-doppler flowmetry,LDF)测胃及回肠黏膜的血流量,并测血清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PGF1α)水平。结果 ANP组大鼠胃及回肠黏膜血流量较SO组下降,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胃及回肠黏膜血流量较SAP组有所升高,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组大鼠ET-1、NO、ET-1/NO较SO组均升高(P<0.05);电针组与ANP组比较,三者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ET-1在12 h、24 h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O(12 h)、ET-1/NO(24 h)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XB2、6-K-PGF1α、TXB2/6-K-PGF1α均较SO组升高,在12 h、24 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ANP组比较,TXB2、6-K-PGF1α、TXB2/6-K-PGF1α均较ANP组下降,TXB2水平变化在12 h、24 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K-PGF1α(12 h)、TXB2/6-K-PGF1α(24 h)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穴位“足三里”可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胃肠黏膜血流量,其改善胃肠血流状况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ET-1、NO、TXB2、6-K-PGF1α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65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和35例代谢综合征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血浆ET-1和CGRP的含量检测,同步检测血脂和血糖水平,以35例健康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结果:老年男性单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浆ET-1水平明显增高,代谢综合征组ET-1水平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高血压组ET-1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组与代谢综合征组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两组血浆ET-1水平增高与CGRP水平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r=-0.53,P<0.01)。结论: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中ET-1和CGRP表达异常及其关联在其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其缩、舒血管作用失调参与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9.
摘要: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以持续性、进展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伴有肺和气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并进而发展为复杂的多器官结构和功能障碍。它因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现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常见病,认知障碍作为并发症之一,并未得到医患双方的足够关注。本文从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评价手段及防治策略等角度回顾近年研究成果,并对影像医学在认知评价中的价值做了初步探讨。彻底阐明发生机制,寻找特异性靶点分子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必由之路;大力推广临床筛查才能归纳总结针对性神经心理学评价体系并完善量化评分,应用于临床,真正落实“防治结合”,而最终获益于患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分析沈阳市101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101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研究,为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记录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病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影响男女患者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结果:女性不孕的病因在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的患者中均以排卵障碍为主,其次为输卵管病变。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患者在病因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育的病因主要为弱精子症和精液不液化,以及畸精子症,而继发不育的主要病因是弱精子症和畸精子症,以及少精子症。原发不育与继发不育患者在病因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影响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为排卵障碍及输卵管病变,影响男性不育的危险因素为弱精子症及畸精子症。结论:沈阳市不孕不育患者的病因较多,临床上应给予积极的健康宣教以及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不孕不育患者的发病比例,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