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急性放射性皮炎为放射治疗肿瘤过程中常见的皮肤反应,笔者用虎柏液治疗巨”急性放射性皮炎30例,与常规用药15例进行比较,疗效显著,总结如下。卫临床资料本组45例中,男5例,女40例,平均年龄45岁,治疗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西药组)15例。皮炎发生部位:胸壁、腋窝、颈上。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活血定痛,清热解毒为主,基本方:虎杖、黄柏比例为1.5:1。取生药入4~5倍水浸泡30min,加热煮沸两次,第一次1.5h,第二次60min,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ml含生药1.5g,放冷,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60%,放置24h,取上清液滤过,回收乙…  相似文献   
52.
UHRF1与肿瘤     
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 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UHRF1)是新发现的一种与细胞生长有关的核蛋白基因,参与了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并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放化疗抵抗关系密切,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本文就UHRF1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辅助电子线照射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120个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的临床资料,照射中位总剂量15.0Gy(10.0~30.0Gy),分2~10次照射.RTOG评分标准记录照射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结果 照射结束时,10例患者出现1级急性皮肤反应.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伤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数天愈合.所有患者中位随访56个月(24~95个月),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78.6%,耳垂局部控制率95.7%.均无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照射可有效预防复发,尤其是耳垂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54.
回顾放射治疗中传统(非深度学习)自动分割算法和新近出现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和全卷积网络)算法的临床 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对以强度阈值算法为代表的第一代自动分割技术,以聚类算法为代表的第二代自动分割技术,以基 于图谱库分割算法为代表的第三代自动分割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指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第四代自动分割技术已在鲁棒性、 一致性、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偏差原因无法辨识、影像采集协议不一致、高质量数据集缺乏等局限性, 这些不足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最后探讨了如何针对自动分割软件进行临床调试和质量保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及As2O3与放射线联合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析二者联合对Eca10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As2O3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法观察放射线及As2O3单独及二者联合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直线相关及直线回归拟合出照射组、As2O3组及联合组的直线,计算增敏比(sensitizing enhancement ratio, SER);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联合放射线对Eca10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印记技术观察As2O3联合放射线对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OD)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能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As2O3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As2O3与放射线联合作用于Eca109细胞后,G2/M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明显增加,MnSOD蛋白表达下降,而cyt-C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As2O3可能通过G2/M期阻滞,降低MnSOD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来增强放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食管癌GTV长度、最大直径和体积对放疗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8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北京军区总医院放疗科收治的N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72例,分析GTV长度、最大直径、体积对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GTV长度<5、5~7、>7 cm组甲级率和5年生存率均不同,分别为79%、48%、26%(P=0.003)和69%、46%、22%(P=0.037)。肿瘤最大直径≤3 cm组甲级率和5年生存率高于>3 cm组,分别为56%、33%(P=0.033)和37%、30%(P=0.037)。肿瘤体积≤40 cm3组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高于肿瘤体积>40 cm3组,分别为52%、30%(P=0.059)和41%、27%(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长度是影响近期疗效与预后的主要因素(P=0.005、0.014)。结论 N0期胸段食管癌肿瘤长度、最大直径与体积对放疗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肿瘤长度是影响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采用Octavius体模配合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阵列对HT系统的调强计划实施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对二维矩阵行冠状位和矢状位测量,获取模体中冠状面和矢状面剂量分布。通过HT系统MVCT成像和配准消除床面沉降的影响,确保实现体模和探测器阵列的精确摆位。实施治疗质量保证计划照射后将二维探测器阵列测量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与HT计划系统模体计划计算获得的平面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对1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γ分析法进行HT计划剂量验证。结果 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水平、垂直放置,阈值分别为TH5、TH10、TH20、TH30时,采用3%/2 mm、3%/3 mm、3%/4 mm、3%/5 mm标准的γ参数≤1的平均通过率均>91.7%和93.9%。测量所得剂量分布与计算结果在相应平面的几何分布均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Octavius体模配合PTW Seven29二维探测器阵列用于HT计划验证能获得令人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有约90%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手术[1]。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及改善生存[2-3]。但X线和电子线进行胸壁照射时具有剂量建成效应,皮肤表面产生低剂量区,为使皮肤剂量提高,多采用皮肤填充物进行剂量补偿。临床常用填充物有石蜡、聚苯乙烯和有机玻璃等,其中化学成分为聚苯乙烯的组织补偿胶体凝胶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填充物,密度为1.03~1.05 g/cm3。它与人体密度非常接近,可模拟人体组织与射线的相互作用,且易于塑形能起到补偿人体不规则外轮廓、调整射线剂量分布及提高皮肤及皮下剂量作用[4]。但目前对采用皮肤填充物的时间、厚度、部位,即皮肤剂量应达到多少,尚无一致认识[5-6]。因此,对皮肤填充物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结果进行回顾,旨在为规范使用皮肤填充物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9.
高级别脑胶质瘤(WHO Ⅲ、Ⅳ级胶质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35%~45%。肿瘤没有完整包膜,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放疗和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随着同期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模式的出现以及精确放疗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关于照射范围、术后开始放疗时间、放疗剂量及分割方式等方面问题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HT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肿瘤及OAR的照射剂量与计划剂量的差别,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 对21例采用HT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于CT下定位并勾画靶区及OAR。每次治疗前均进行MVCT扫描,应用MVCT图像在HT的自适应模块上进行剂量重建,得到当次的受照剂量,并模拟出该次无图像引导下的受照剂量;将各单次剂量分布和对应的融合CT图像传输至形变软件MIM6.0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照射剂量。将初始计划定义为Plan-1,图像引导的计划为Plan-2,无图像引导的计划为Plan-3,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三者靶区、OAR的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图像引导下的Plan-2较Plan-1的pGTV、PTV-1的D98分别降低1.16%、2.3%(P=0.025、0.043);左右腮腺体积平均缩小46.0%、46.5%(P=0.000);左右腮腺质心距体中线垂直距离分别缩短6.9%、6.5%(P=0.000);双侧腮腺的V26、Dmean分别升高32.8%和25.2%(P=0.000)。无MVCT引导的Plan-3较Plan-1的pGTV、PTV-1、PTV-2的D98分别降低2.0%、1.9%、2.4%(P=0.001、0.007、0.036);双侧腮腺的V26、Dmean分别升高33.6%、25.3%(P=0.000);脊髓Dmax升高6.9%(P=0.005)。Plan-2中脊髓的D2与Plan-1相近(P=0.392)。结论 鼻咽癌HT过程中双侧腮腺剂量升高,且与腮腺向体中线移位密切相关。图像引导对于靶区剂量获益并不大,但可减少脊髓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